大熊貓作為中國特有的國寶,以賣萌聞名世界,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熊貓走過國門,它們憑藉著可愛又蠢萌的形象徵服了外國人。
第一隻熊貓抵達美國時,海倫·凱勒特定坐飛機前往感受一下熊貓的“溫柔”,這隻熊“出國”是因為一次偷盜事件,偷盜熊貓的人叫露絲·哈克尼斯,她還寫了一本《夫人和熊貓》的暢銷書。
日本愛熊貓也是出了名的,《櫻桃小丸子》裡面就有一集參觀熊貓,小丸子更是表示看熊貓是她一生的心願。
日本動物園為了讓日本人看上熊貓,也是煞費苦心,還專門將鱷魚塗成了黑白色,若不是我們見過熊貓,還真上當受騙了,不知道塗色的鱷魚,心理在想些什麼,肯定異常無奈吧!
大熊貓雖然是我國的國寶,但是我們對他的瞭解並不是特別多,只有一些專業人士知道熊貓的前世今生,我們今天就簡單的講解一下大熊貓。
別看大熊貓蠢萌、蠢萌的,它至少在地球上生活了800萬年,這800萬年的滄海桑田,都沒有讓熊貓走向滅絕,而幾十萬年大熊貓進入了極盛時代。
根據化石研究,在大熊貓未退化之前,它屬於劍齒象古生物群,體型巨大,牙齒、爪子都非常鋒利,在同時代當中,很少有大型野獸是它的對手。
在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中,大熊貓淘汰了一個又一個競爭對手,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一隻熊貓,隨著氣候變遷,大熊貓也不得不做出改變,首先氧氣濃度下降,大氣層的突發改變,淘汰了一批體型巨大的動物,熊貓為了生存,也不得不進化體型。
當大氣環境改變時,食物也變得匱乏起來,大熊貓屬於雜食動物,它什麼都吃,這項頑強的活命機能,讓它得以倖存。
雖說它牙齒、爪子都退化了,但好歹還屬於熊科,有科學家測試過,大熊貓的爪子跟解剖刀一樣鋒利,普通動物要是捱上一爪,基本上就殘廢了。
進入上古神話時代,戰鬥力出色的大熊貓成為了戰神蚩尤的坐騎,黃帝也馴化野獸,但不是大熊貓的對手。
大熊貓在古代名字很多,有:銀狗、貊、猛、豹還有竹熊(吃竹子得名),但還有一個最霸氣的名字食鐵獸。
食鐵獸出現在許多上古典籍中,東方朔編寫的《神異經》中有載:南方有獸,名曰齧鐵。
《爾雅·釋獸》對大熊貓的描述更加詳細一點:似熊、小頭、痺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
明代《新齊諧初集》更加詳細:房縣有貘獸,好食銅鐵而不傷人,凡民間犁鋤刀斧之類,見則涎流,食之如腐。
從這些記載來看,我們也可以知道大熊貓可以輕易咬碎鐵塊,這麼強大的咬合力,老虎和獅子都做不到。
獅子是草原之主,一般也碰上中國的大熊貓,但是老虎說不定就碰上了,不過老虎喜歡獨來獨往,在十足的把握下,老虎不會輕易對獵物下手,大熊貓體型本來就巨大,老虎自然對它敬而遠之。
20世紀初,西方世界認識到這種動物後,將其翻譯成“熊貓”,久而久之,這個稱呼就約定俗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