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和環保活動家蕾切爾·卡森所著的《寂靜的春天》開始在《紐約客》雜誌上連載,敲響了人類將因破壞環境而受到大自然懲罰的警世之鐘,也由此拉開了全球環境保護運動的序幕。

半個多世紀過去,中國已經成為對全球生態貢獻最大的國家之一,2019年2月,美國航天局公佈的衛星資料表明,在2000年至2017年間全球綠化面積增加了5%。其中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貢獻比例居全球首位。

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國內也因此催生出一個龐大的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最近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的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冠中生態,股票程式碼:300948)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生態修復能力過硬,業務覆蓋全國70多城

冠中生態成立於2000年8月,前身為青島蘭園綠色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建設業務,具體包括以植被恢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業務,以及部分園林綠化和市政公用等城市環境建設業務。

公司所從事的生態修復業務主要指透過專業技術及裝備,使待修復區域恢復或具備自然環境應有的生態功能和生態結構,並能持續健康演替發展,適用於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或自然生長困難、採用常規的綠化技術方法和手段難以修復和建植植被的地方。比如礦山開採區、尾礦與垃圾堆場、工礦廢棄地、江河海堤(壩)、島礁、各種破損山體或邊坡、風積沙地與荒漠化地區。

針對植被遭受嚴重破壞、採用常規的綠化技術方法難以修復的環境,公司主要依託自主研發的優粒土壤、噴播裝置和團粒噴播植被恢復技術開展業務,根據不同實地情況設計不同的生態修復方案,實現生態受損區域的植被恢復與生態功能重建,達到修復區域內的新建植物群落與原生植被自然融為一體的效果。

比如冠中生態對大理海東新城中心片區起鳳公園南北邊坡的綠化工作,就針對其風化嚴重、構造以泥質粉砂岩為主、節理裂隙發育、遇水易崩塌等特點,採取公司自主研發的優粒土壤和團粒噴播植被恢復技術,快速實現了木本植被覆蓋,提升坡體的保水固土能力,徹底解決水土流失和邊坡綠化的問題。

再如冠中生態對延安寶塔山裸露邊坡的植被恢復工作,針對其坡體陡峭、施工難度較大,且土壤構造為溼陷性黃土的特點,採取優粒土壤層與木本植物相結合的方式,並在施工過程中採用“密封層”技術、混凝土墊層等方法,解決強降水可能導致的坡面表土流失和地基沉降問題,確保永續性的坡面穩固效果,短短兩年,將荒山變成森林。

冠中生態的植被恢復工作沒有或人工痕跡極少,能夠實現植物自然生長,快速重建植被群落,幾乎不用後期人工養護,且恢復效果自然,也不會出現傳統復綠技術採用固坡能力有限的草種導致的一年綠、兩年黃、三年荒的現象。

近20年間,冠中生態在中國的 30 個省市自治區的 70 餘個城市,完成了近千萬平方米的生態修復工作,覆蓋中國全部的五個氣候型別,尤其是在修復難度較大的高原和高山氣候、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區,取得了良好的修復效果,為國內生態修復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此外,隨著業務的發展和規模擴張,冠中生態還具備承接較為大型的複雜的生態修復專案的能力。基於公司植被恢復的技術路線,公司承接的專案向水環境治理和綜合性治理延伸,即區別於單純的植被恢復、水環境治理,透過綜合運用土壤置換、植被重建、景觀提升、生物滯留、水質改善、雨(汙)水疏導等多種生態修復手段,進行的多場景環境治理,使待修復區域在人工干預下形成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生態系統。

技術優勢創造溢價條件,毛利率高於同行業均值

生態修復業務不僅是一項高尚的工作,其盈利能力也不容小覷。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20年6月,冠中生態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9,138.85萬元、32,364.59萬元、27,803.67萬元和16,862.03萬元,年均營收都在2.5億以上。同期淨利潤分別為3,933.08 萬元、5,730.67萬元、6,774.04萬元和4,245.49萬元。

不難看出,雖然公司19年營收較18年有所下降,但其增長趨勢是不容置疑的。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在於冠中生態的業務模式決定了其收入的確認受單個大型專案的影響較大。

2018年,公司承接的濱海大道等重要道路綠化提升工程專案確認收入13,225.41萬元,大幅提升了當期主營業務收入。2019年,該專案確認收入4,560.86萬元,公司也沒有新承接並施工此類大型綜合性專案,所以主營業務收入略有下降。

生態修復專案需要根據待修復區域的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定製化的進行設計及施工,技術門檻較高。正所謂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兒,環境複雜惡劣的修復專案,技術難度要求更高,可以參與競爭的企業更少,能提供相關服務的公司自然擁有更強的議價能力,相對的,其盈利能力也更強。

報告期內,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40.98%、34.13%、43.33%和45.77%,遠高於同行業平均毛利率的31.91%、32.60%、29.48%和29.26%。其中生態修復業務的毛利貢獻率分別為83.20%、89.34%、93.63%及91.23%,佔比維持在較高水平,是公司毛利的主要來源。

冠中生態歷經多年的行業深耕和研發積累,手握多項核心技術,已成長為生態修復領域具有較強技術競爭力的企業,修復效果獲得客戶的廣泛認可,聲譽不斷提升,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大大增強了公司的議價能力。

公司也因此受到政府部門及其授權的或下屬的國有性質主體的青睞,直接承接大型政府投資專案隨之增加。2019年度,公司政府部門及政府投資主體優質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達到 94.91%,客戶結構不斷最佳化。

不過To G類業務一般有個特點,就是政府部門付款的流程比較慢,而這往往會增加公司的應收賬款及票據,報告期各期末,冠中生態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為11,461.08萬元、14,436.58萬元、18,779.80萬元和26,637.03萬元,佔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0.62%、26.49%、27.88%及 37.41%,佔資產總額的比例較高。

好在截止報告期各期末,公司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佔比分別為45.36%、49.42%、39.71% 和31.16%,1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佔比有所下降,公司的回款效率還是有所提高的。

總體來看,1 年以上的應收賬款佔比較高是行業普遍情況,加上政府部門或政府投資主體一般來說償債信用良好,出現壞賬的風險較小,不必過於擔心。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打造一體化生態修復鏈條

生態修護業務對企業的技術要求十分嚴苛,冠中生態聚焦生態修復業務多年,專注於環境複雜、技術難度較高的植被恢復領域,形成了完整的技術理論體系和技術路線,並據此自主研發積累了一系列的生態修復領域的核心技術。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授權發明專利26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在申請發明專利23項。

在發展中,冠中生態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完整的一體化生態修復業務實施鏈條,即獨立完成生態修復業務的技術研發、裝備研製、材料加工與生產、專案的設計、施工與管護等。

公司擁有獨特的優粒土壤製備、團粒噴播工藝、專用噴播機械裝備,並進一步研發了水土流失治理、防沙治沙和汙染土壤治理等多個場景的應用技術。憑藉這些多門類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公司形成了一定技術優勢。

同時,冠中生態運用這些技術,可以根據不同的修復型別進行生態修復工作,尤其是在特殊複雜的區域,如高鹽(高鹼、酸性)尾礦堆場、高海拔地區、乾旱少雨地區、熱帶島礁地區、高陡裸岩邊坡、溼陷性黃土邊坡、海河岸(壩)治理等區域都已成功得到應用。

冠中生態的技術優勢和管理運營經驗分佈在整個鏈條的不同環節,和行業內大多數企業僅專注於施工或者某一個環節相比,具有較為明顯的競爭優勢。

為了保持公司技術的持續競爭力,公司還持續增加研發投入,2017年至2020年6月,冠中生態研發費用分別為 951.50 萬元、1,269.63 萬元、1,320.33 萬元和 684.34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97%、3.92% 、4.75% 和4.06% ,高於行業平均值。公司研究主要圍繞關鍵材料(優粒土壤)、關鍵裝置研製(噴播機)以及生態修復作業工藝的改良提升。目前,公司經政府部門認定組建 了“青島市植被恢復與環境生態治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青島市植被恢復與環境生態治理專家工作站”,為公司的技術優勢提供持續保障。

環境治理需求持續增長,立足生態修復擴充套件優勢

近年來,政府日益重視經濟發展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持續加大對環境治理的力度。十九大報告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為“千年大計”,儘管過去五年來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不僅國內生態環境狀況得到改善,而且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但是我國依然“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生態修復將是長期、持續性的過程。

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11年至2019年,我國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固定資產投資額(不含農戶)規模逐漸上升,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1.27%;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和中研產業研究院資料,我國生態修復行業市場規模也不斷擴大,從2011年1,656億元增長至2019年3,872億元。國民經濟保持持續、中高速的發展,城市化程序的穩步推進以及國家及各級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的日益重視,將共同推動環保行業保持良好的發展前景。

經過長期實踐應用,冠中生態在生態修復領域積累了大量的專案經驗,公司已在北至黑龍江撫遠縣,南至海南省三沙市,東至上海,西至新疆的全國廣泛區域開展了大量的生態修復工程,實施了各種氣候、溫度、溼度、降雨量和海拔條件下的修復專案。尤其是在修復難度較大的高原和高山氣候、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地區,取得了良好的修復效果。

公司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但受場地、裝置等限制,公司研發成果的轉化和產品的生產也受到限制。因此,冠中生態擬投資在未來三年完成“生態修復產品生產基地專案”建設,繼續鞏固和穩步提升植被恢復業務的整體研發水平、裝備工藝水平和施工能力,透過拓展技術應用的深度與廣度,推動植被恢復市場的成熟與細分,提高公司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佔有率,保持公司在行業內的競爭力。同時也向防沙治沙與揚塵治理、高海拔地區生態修復、土壤修復、水域治理等板塊領域進一步拓展,並爭取形成新的利潤增長點。

除此之外,公司還計劃結合已實施專案的示範作用,立足於生態修復業務的良好優勢,擴大銷售團隊,加大現有分(子)公司對東北、西北、西南、東南以及中原地區等幾大區域的市場輻射深度,深挖原有客戶需求並積極開拓新客戶,從資源、政策、資訊等方面引導公司市場開拓工作再上新臺階,進一步細分割槽域、細分市場,形成覆蓋全國的市場推廣和銷售網路。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

近二十年間,冠中生態在一片片裸岩和荒沙荒漠上,培育形成了超過15萬噸的以樹木為主的生物量,這些人工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超過2.55萬噸,每年製造氧氣超過1.8萬噸,每年吸滯粉塵超過3.1萬噸,每年蒸騰水分超過150萬噸,為中國碳中和目標的實現做出積極貢獻。

未來公司將繼續秉承“誠實奮進,協作高效,客戶價值,共同成長”的核心價值觀,藉助全國上下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好形勢,向“成為世界一流生態修復專業化企業”不斷奮進。

3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小說:妻子跪求丈夫借40萬治病被拒,妻子病逝,丈夫看到遺囑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