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開會時說,生三胎還沒有完全放開,讓教職工一定注意。聽到這兒,我禁不住打了一個寒顫,三胎?我和媳婦已經計劃生一個小孩,生二胎,我怕養不起,我媳婦怕生孩子疼,於是一拍即合。辦公室老師也說,咱們小縣城消費低,應該生兩個。
關鍵是,隨著縣城、農村日益萎縮,以後的小孩遲早得往大城市走。我和我媳婦這一代去不了大城市,還能在縣城考個事業單位,勉強混口飯吃,但往後發展,縣城人口大量流失,等小寶寶長大後,小縣城也沒有那麼多的事業編了。
而往大城市走,我們一般人就兩條路,第一上學,第二打工。我本人就是老師,知道學生競爭的白刃化程度,也知道考不上211,在大城市不好混。一個孩子教育投入的成本、時間、精力,那不是我們所能想象的。小孩一旦不聰明,考不上學,註定壓力非常巨大。
歐美國家隨著發展,誕生了大量的城市貧民、流民,以及幾百萬流浪漢。如果說在農村,政府還能扶貧,因為農村的土地房屋都是現成的。但在城市,就得完全按照市場化走了,政府也愛莫能助,它也沒辦法。我的很多同學都透過打工,留在了城市,現在發展都很好,但往後的小孩,要留城市會更難,至於我們在縣城的一代,要指望下一代透過考學進入城市,並且定居,超越我們,那是難上加難。
很多人仍然保持農村思維,多子多福,殊不知,以後農村沒了,人口全部壓縮到城市,就會誕生大量的貧民、流民,因為城市資源是有限的。投胎好的、有能力的、先去的,都會有很大的優勢。但投胎不好的,沒能力的,後去的,就會完全劣勢,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生孩子的原因。
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去城市,企圖下一代超越我們,我和我媳婦沒信心,所以打算只要一個,優生優育優養,全部資源打造,爭取讓他,過的別比我們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