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q

不該忘記的年俗及禁忌

農曆牛年的大年初二,我的老同學,一位退休教師,來到我家。一進院子,他就亮開嗓門嚷道:“老同學,我給你拜年來了!”

我右手拍著他的肩膀,左手順勢拉住了他的右手,一邊示意他進屋,一邊應道:“我看你不是來給我拜年,而是來逛我酒喝的吧!”

他回答說:“有這個意思,並且聽說你家裡有的是好酒,借春節的年味,來你家熱鬧熱鬧,喝幾杯你珍藏的好酒唄?”

我說:“可以,管你一醉方休。”

進了屋,我讓他坐在了客廳的沙發上。他一落座就從茶几上的煙盒裡抽了支芙蓉王的煙,抽了起來。接下來我倆談了現在的過年與年味,又談了童年時代的年味及習俗和禁忌,等。

中午,我留他在我家共進午餐。並且,拿出了二十年陳釀的汾酒,我們倆都喝了個高興。飯後分別之時,他拉著我的手說道:“你現在是咱東原的文化人,我希望你能把咱倆今天談的,東原春節的年俗及傳統文化寫出來,特別是《東原大年初一的習俗與禁忌》,千萬不要把這些好東西,在咱們這一代人的手裡丟了。”

最後我拉著他的手回答說:“好的,我試試看吧!”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們東原人的春節習俗,就是與其它地方有所不同。

小時候聽我娘說: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現在想起來,就是說,臘八飯一吃,好像一天一天的時鐘走得快了似的,人們就要上街溜轉溜轉,見過年用的吃的就往家裡買。

二十三“糖瓜粘”,指的是臘月二十三的祭灶,這一天每家每戶都要打祭灶餅,一部分祭灶餅裡要包上紅糖用來給灶爺灶奶奶上天言好事帶的乾糧。灶爺灶奶奶在天宮見了玉皇大帝,呈報民間的事情,祭灶餅裡的糖,要粘住灶爺灶奶奶的嘴,讓他們在玉皇面前言好事。所以,就有了灶神兩邊貼的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永保平安”。這一天打下的祭灶餅,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這家人,如果今年娶了新媳婦,打下的祭灶餅要是個單數,就證明明年家裡要添丁了。

過了二十三,家家都必須大掃除。春節掃塵的含義是“除塵迎新”,按東原老百姓的說法,“塵”和“陳”同音,“掃塵”為的就是將今年的黴運、衰敗之氣掃出家門。這一習俗背後蘊含的,是東原人除舊迎新的美好期許和願景。

舉行過祭灶後,人們便正式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工作,所以,就有了流傳在我們東原人中間的一句農諺: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到了南宋時期詩人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道:“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也就是說,臘月二十六這一天主要是儲備過年的肉食。這一天,還要把雞、鴨、魚、豬肉、牛肉、羊肉、青菜,都預備齊全,因為那個年代,所有的商店都要在過了初七、初八,才能開門營業的。

臘月二十七,大街上就熱鬧起來了,置年貨,宰年雞。

臘月二十八的民謠是:“二十八,把面發,蒸饃、煮年糕、貼窗花。”製作年糕(油食),既能食用,也可以當作禮品,還能用來款待到訪的親友。年糕更是一種象徵吉利的春節必備佳品。因年糕與“年高”諧音而具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臘月二十九這一天,家家都要到祖上的墳地去祭祖。這一民俗的意思是死如生,它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

大年三十,男女老少都穿起了新衣,表示著新春佳節就要到了,顯示出祥和喜慶的意思,再一個就是貼春聯,大門二門都貼上鮮紅的對聯,屋裡貼好各色的年畫。傍晚的時候,在祖先的牌位前放上各色的獻供,再放上兩碗餃子,燒香、燒紙錢、磕頭、在祖先的牌位前唸誦唸誦過年了,都回家過年了。然後一家人圍著一張大桌子吃團圓飯,吃完飯,燃放煙火。接下來的是,一家人老老少少都在熬年,一直到十二點才肯去睡覺。

家鄉東原這塊,剃頭、洗澡、洗衣服過年,如同大掃除、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做年糕、吃餃子等習俗一樣,是一種辭舊迎新的民俗,也是一種最樸實的過年民俗。

先說“剃頭”現稱為“理髮”,由於這個傳統民俗源遠流長,意為“從頭開始”。這一民俗,寄託著東原人對新一年的希望和期待。再加上傳統的說法中有“正月裡剃頭不吉利,要剃頭必須得等到二月二的龍抬頭才行”之說,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選擇在除夕的前幾天從“頭”做起,剃個頭。並有這個美其名曰的說法“有錢沒錢,剃頭過年”。所以,東原這塊,臘月除夕的前幾天剃頭師傅格外忙碌,而一到正月便要休息整整一個月。

再說“洗澡”過年。這是東原人由來已久的傳統,自有史以來,他們都把“洗澡”當作一件大事來做。洗澡淨身,乾乾淨淨過大年是東原人的一種願望。因而,東原人的傳統民俗中把“洗澡”作為除晦氣,喜迎來年的新春。所以,古時候,東原這塊,有這樣一句諺語:“臘月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也有把臘月二十六洗浴稱為“洗邋遢,迎福祿”的說法。

我的孩童時代,東原這塊洗澡,受條件所限,多是在家裡燒一大堆火,然後燒水洗澡。因此,在這個時間裡,一般白天都是小孩洗,大人們忙完一天的活計,晚上打發孩子們睡下後洗澡。洗完後再換上乾淨的衣服,意為把即將過去一年的晦氣都洗去,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來,它的寓意是把過去的黴運都洗乾淨,在新的一年裡能夠行好運。

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今人們家裡都裝上了熱水器、浴霸,隨時可以洗澡,時間並不限定在臘月二十六,一般都會在除夕前洗個澡。

時至今日,漸行漸遠的年俗,日益式微的傳統,帶走了關於年的種種感受,讓年味愈來愈淡。但過年剃頭、洗澡、洗衣服,卻成了最樸實的過年民俗,歷久彌新。任憑歲月,風雨洗刷,東原人不管是富有貧窮,依然把臘月的剃頭作為“從頭開始”。洗澡、洗衣服才能煥然一新。並且把這三件事作為大事或“盛典”來做,並演化成了所有人約定俗成的習慣。雖然看起來是那麼的不經意、很簡單,但過年的字典裡總不能少了這一點。

對於中華民族而言,還沒有什麼節日能比春節更讓人夢繫魂縈、銘心刻骨,它以其神聖、隆重、喜慶、吉祥的濃郁特色,在人們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節。這無與倫比的厚重情結,在中華民族這個漫長而悠遠的歷史長河裡,就好比一根不會腐朽的紅飄帶,始終維繫華夏兒女繁衍生息;始終連結著老百姓的幸福與苦難。當歲月的鐘聲又一次敲響於年尾歲首之時,年關已經來到人間。增長歡樂氣氛的是孩子,可是,在這神聖的期待裡,我們這些老年人想的卻是關於春節的陳年記憶,也在盤算中尋覓著關於年關的諸多話題,由此衍生出一連串的思索與往事。

隨著我國對外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大,國門的洞開,世界文化的交流,即便也有少數人慢慢地關注起西方的節日來,可是,它卻衝擊不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過大年”。所以,春節依然沒有失去其永恆的光澤。貼春聯、貼“福”字、掛紅燈籠、放鞭炮、禮花、除舊歲、包餃子、一家人圍坐在一張桌子旁,歡歡樂樂吃著團圓飯;紅爐圍坐,張燈結綵而為除夕守歲的場面總是令人倍覺溫馨;揮舞著紅綢、打著腰鼓、扭著秧歌、踩高蹺、跑旱船、跑竹馬、舞龍燈、耍霸王鞭、舞獅子,這些社火從來就沒有冷漠過;除夕夜放的煙火總是讓人感覺溫暖。春節一個古老而悠久的節日,以其極強的民族特色傳承至今,這個節日,是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沒有權力改變它的——佳節。

記憶裡,孩童時代,東原人過年才叫真過年。

大年初一的早上,東原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燒旺火”。也就是說除夕前,每個男人都自覺地砍好多好多的柏樹枝回來,讓那堆沖天的旺火燒不斷檔。青蒼的柏樹枝在火上燒,柏油被燒得流溢位來,火焰便芬芳無比,一家人的鼻翼便都張得徹底,一旦柏枝的香味吸進鼻腔,通體清爽。還有,那柏樹枝燃燒時,會發出吱吱地響聲,就是這吱吱的響聲,便會把一顆顆質樸的心撩撥得不再平靜,那種心跳,是喜悅的心跳,韻律是吉祥的。

柏樹枝燃燒的同時,每一家東原人要做的第二件事是祭奠各路神靈:天地全神、財神、灶神、土地神、門神及自家亡故的先人的在天之靈韻。他的晚輩會在他們的牌位前擺上豐盛的獻供,然後,燒香、磕頭、唸誦、禱告一家人新的一年閤家平安,萬事如意,五穀豐登,招財進寶。然後燃放“開門炮仗”,祭拜祖先後。就要給左鄰右舍送吃開年的第一碗餃子後,一家人才開始吃新年的第一碗餃子。

吃完新年的第一碗餃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長輩拜年。給長輩拜年是很講究的,首先要說的是祝福語,即:在新的一年裡,願你老人家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新年快樂!

給長輩拜年,道罷祝語,拜年的禮儀大多分三種。一是叩拜,晚輩給長輩拜年時,必須行叩拜大禮。二是躬身作揖,俗稱“吉拜”。三是作揖時必須是左手包住右手,千萬不能用右手包左手,因為右手成拳,是攻擊的意思,再一個是長輩睡在床上是不能叩首拜年的,據說你要是給躺在床上的人拜年,會導致長輩整年纏綿於病榻。也不能左右手反過來,這是哀拳,是給死人用的,千萬不能搞錯了。

我的家鄉東原,由於處於晉豫邊界地區,大年初一的禁忌是比較多的,它有十七條禁忌。

第一條禁忌是:這天千萬不能洗衣服,洗頭。習俗認為洗衣服、洗頭需要水,據說水神的生日是新年正月的初一和初二,洗衣服、洗頭,就要得罪水神。更不能往外倒洗衣服、洗頭的髒水。即使洗臉水也要存在家裡,等過了初二往出倒,寓意是財不落地。

第二條禁忌是:不能說不吉利的話。大年初一是一年的開始,是辭舊迎新的日子,說的話意味著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氣象,新的前景,因此,新年的第一天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髒話,要多說吉利的話。

第三條禁忌是:千萬不要打掃衛生。如果實在有必要,要把打掃下的垃圾存放在家裡,或者和洗刷後的髒水用兩個桶分別裝起來,等到初五(破五)這天,才能往外送。但必須在鳴放的炮仗聲中,往外送垃圾(窮灰)。只有如此,一年的財運才會源源不斷地流進家裡。

第四條禁忌是:大年初一,不能吵吵鬧鬧。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洋溢在歡樂的氣氛中,如果在這一天吵吵鬧鬧,一是顯得特別刺耳,二是會讓人覺得你為人處事特別的差,再一個可能會造成全家或與街坊鄰居一整年的不和睦。所以初一千萬不要吵架,不論有什麼問題可以慢慢協商,心平氣和地解決。

第五條禁忌是:早晨,忌叫他人的名字,催人起床,要讓人睡到自然醒。如果你催他人起床,表示著對方一整年可能會一直被人催促著做事情,再一個意思是,這一年會疲於奔命。它的含義是這個年頭沒開好。

第六條禁忌是:早餐忌吃葷。初一早上,萬神聚會,為了向神表示敬意,最好是吃齋。宅和災同音,可消災免禍。

第七條禁忌是:出嫁的閨女大年初一不能回孃家。初一回孃家,意指會把孃家吃窮,特別是孃家有兄弟姐妹的,尤其不能回孃家,他們會罵你的。所以想回孃家,要到初二以後。再一個說法是:嫁出去的閨女已經是婆家的媳婦了,要把心思放在婆家這裡,初一這天婆家也會有很多人來拜年,需要幫忙招待客人,不可以回孃家。

第八條禁忌是:大年初一,不能吃稀飯。因為,在舊社會,只有窮人才吃稀飯。所以,初一要吃乾飯或餃子,這個表示著未來的一年會更加富有。

第九條禁忌是:不要吃藥,大年初一這天,能不吃藥儘量不要吃藥,習俗認為,吃藥意味著一吃一整年,還治不好病。所以,初一不吃藥,最好補品也不要吃。當然患重病者例外。

第十條禁忌是:忌動刀剪和針線,俗語說:“初一動了刀和剪,口舌是非全難免”。即接下來的一整年,可能都會有口角或是非。再一個說法是:初一動了針線,挑了龍筋長針眼”。意思是生下的孩子,眼睛可能會如同針眼一樣小。

第十一條禁忌是:忌劈柴火,老祖宗留下的話是:“初一斧子劈開柴(財),劈開再也回不來”。這個的寓意是:用斧子劈柴,會把一整年的財運劈掉了。

第十二條禁忌是:忌借錢,這天不要向別人借錢,也不要借錢給別人。有這樣的說法:“初一借了別人錢,一年四季靠外援;初一借給別人錢,財產外流整一年”。

第十三條禁忌是:忌向欠你錢的人討債。如果你把錢借給了別人,對方大年三十以前沒有償還與你,大年初一,只有先忍忍啦,習俗認為:“初一跟人追債,不論是追債人,還是被追債人都不吉利。

第十四條禁忌是:忌摔碎東西。大年初一,如果打碎碗、盤、酒具等,習俗認為一年四季不吉利,因此,在做飯洗碗時,一定要小心謹慎。如果是孩子不慎打碎了,當父母的一定要趕快說一句:“歲歲平安”(碎碎平安),就可以化解這一禁忌了。

第十五條禁忌是:忌被別人從你的口袋裡往出掏東西。大年初一,特別是不要讓人從你的口袋裡往出掏東西,這樣做表示整年度的錢財可能會被人掏走,自己的錢包就會一年空空地。

第十六條禁忌是:忌給還沒有起床的人拜年。大年初一這天,去給長輩拜年,如果他還在睡夢中,千萬不要給他拜年。要拜年也得等到他起床後再拜年。習俗認為:給睡夢中的長輩拜年後,長輩會一整年都在病床上躺著。

第十七條禁忌是:忌睡午覺,大年初一的中午,是不能睡午覺的,如果睡午覺,表示一整年都會很懶惰。再一個說法是:大年初一會有很多人到家裡拜年,如果睡午覺,對客人是很失禮的。

說句實話,我們這代人,趕上了好時候。國家支援傳統文化的發展,重視非遺保護,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資源和平臺。我認為老傳統、老習俗和它的禁忌,要有未來,必須走進青年群體,要在年輕人中“活”起來,不能只是侷限於知識的普及,要把這些傳統文化加一深化,讓年輕人喜歡。所以,我們這代人在不斷改變習俗與禁忌的基礎上做到有所載體和拓展,做到民風濃郁,適合民意,既簡單又簡潔。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既有格調,又有現代文化內涵的新年俗與禁忌。因為,時代在發展,要創新地繼承傳統文化,讓傳統文化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去展現它的魅力!

責任編輯 楊志強

作者簡介

席騰華,網名:田野文化,1951年生,垣曲作家協會會員,垣曲縣第十五屆人大代表。一個生長在農村的老農民。喜歡文學,喜歡在文字裡尋找自己的夢想,愛好懷梆戲。曾有《回憶父親》、《大槐樹下》、《警民情深》等發表於《科學導報》和《舜鄉》等報刊。

10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高分古言:禁慾系男主系列《奈何她媚色撩人》《外室》《神仙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