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興起一陣“逃離北上廣”的熱潮,在“打工人”、“社畜”等都市人自嘲的標籤下,藏著的是對城市生活的不滿和無歸屬感,以及對鄉村生活的嚮往和懷念,尤其是在農村環境不斷最佳化,發展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城市已經不在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回到家鄉,建起一棟小小的別墅,把生活的節奏調慢,將生活的品質提高。在山山水水之間,陪父母喝茶閒聊往事,教孩子讀書識字明理,這是越來越多的人付諸實踐的夢想。
然而,回鄉建房縱有千般好,偏偏開頭難上難。多少人回鄉第一步就弄得寸步難行,畢竟建造別墅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每個環節都異常的複雜繁瑣,很多人就在這上面踩了不少坑,結果灰頭土臉把滿腔熱情都給攪沒了。
前期規劃
1、建房前,要提起準備好相關的審批手續,申請完宅基地使用權、建房許可證後方可開工。
2、儘量不要在網上單獨購買設計圖紙。網上幾十塊錢一整套的圖紙,多數為學生習作或者幾十年前的舊圖紙,早就已經不適應於現在的技術環境。一分錢一分貨,按照這樣的圖紙建房,工人很容易面臨無處施工的尷尬處境。
3、圖紙設計階段,一定要秉承一個原則:戶型規劃比外觀重要。只有空間規劃合理才是住宅舒適度的決定要素。農村建房一定要以實用為首要訴求,在實用的基礎上再兼具審美的考慮。
4、前期設計規劃時,要充分考慮農村環境的生活習慣,預留好柴火房、棚舍、工具房等生產性空間,滿足家中老人休閒勞作的需要。
5、提前做好“三通一平”,即通水、通路、通三相電,以及宅基地平整。
6、在選擇施工隊時,一定要要求施工方出具一份合理的工程造價清單。農村建房很多時候是建到哪算到哪,結果各種增項費用層出不窮,導致造價不可控。一份合理的細則清單,能夠有效幫你做好預算把控,這一點非常重要。
地基開挖
7、打地基時要注意地面平整,土質情況均勻,且進入老土層深度不應小於20CM,不能一邊鬆軟一邊硬,這樣才能保持受力平衡。
8、如果隔壁是老房子或高層房屋,相鄰太近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確保相隔的房子不會因為地基開挖而出現傾斜、甚至傾倒的問題。
9、如果地基開挖過程中發現不平整的大坑時,可用架設地梁穿越或從大坑底部填料做基礎的辦法解決,具體視實際情況而定。
主體施工
10、主體施工時,要做好工人管理工作,農村建房工人大都習慣憑經驗做事,做事大膽,導致農村建房事故時有發生,甚至連帶業主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所以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分包關係,劃分好責任歸屬。
11、不要聽信做框架結構的公司吹噓,農村建房最好還是選擇傳統的磚混結構,框架結構不僅造價高,且核心優勢都更適於城市高層建築,不適用於農村自建房。
12、鋼筋、水泥、磚石等主體材料,對於建築安全性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選購這類核心建材的時候一定要堅持正規供貨商的貨源,謹防關係戶推薦的貨品,不要為了面子,失了安全。
13、嚴格把控承重結構的施工標準,承重牆應為240毫米的實心磚牆,空鬥牆不得作為承重牆體。
14、重要建材堆積在施工現場時,要記得下鋪墊板,上部採取防雨措施,四周不得有積水。
15、施工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天氣變化,秉承“晴外雨內”的原則,合理調配工序,保證施工進度。
16、農村建房,一定要拋棄越高越好的思維定式,很多人一建建5、6層,結果多數房間都出於長期空置狀態。從居住體驗等各方面而言,自建房兩至三層半,每層層高在3.2~3.6米左右為最佳。
17、腳手架不要採用木製的,要選擇銅管式的腳手架,木製腳手架承重性、穩定性都不高,容易出現安全問題。
室內裝修
18、裝修時,水電工程是重中之重,材質要好,要做到水平豎直、規範合理。為日後的用電安全、防水防漏做好防範措施。
19、室內做裝飾時,不要一味只求華美,要考慮好本地風俗,很多農村地區還有敬神祭祖的需求,所有在做裝修時要預留好神龕位,以免後期增設破壞房子的整體風格。
20、室內裝修不像主體建造對安全性有較高的要求,對於缺乏審美設計能力的業主來說,最便捷的方式是直接在網上找一些家居圖,選擇自己喜歡的照著抄,只要保持風格統一,基本沒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