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人類早期的航天發展史就是一部血淚史,為了為人類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以及探索外部世界提升基礎科學的實力,當然也有不良的太空競爭的影響,目前一共有22名宇航員為太空事業獻身,還有數百名地面技術人員因故死亡。蘇聯和美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航天競爭,結果造就了一些風險比較大的航天專案,而這些專案是導致宇航員死亡的主要因素。

航天發展基本都遵循著從近地到地球高空軌道乃至深空探測,從小推力到大推力的轉變,因為技術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蘇聯和美國在早期的航天活動中,希望靠航天行業方面的技術展示吸引盟友,以便持續地展開對抗。而這也使美蘇採取了較為激烈的競爭模式,那就是爭取所謂的第一。前蘇聯第一個實現載人飛行和出艙行走,美國就瞄準了第一次月球載人登陸和飛行,而後來前蘇聯重型火箭研究遇挫,於是開始和平號空間站這種可以供宇航員長期太空駐留的航天設施。

早期的火箭並不像如今這麼安全和穩定,再安全的火箭也是透過一次次的飛行任務不斷驗證的。火箭作為脫離地球引力的重要工具,在起飛階段受到地球引力的強烈影響,因此飛船會有劇烈的擺動;在飛船著陸地球的時候,由於大氣的衝擊和電離層的存在,飛船也會激烈的震盪以及數分鐘的訊號失聯。因此早期的載人飛行事故全部發生在起飛或者著陸的階段,一共造成了十多名宇航員的死亡。

目前為載人航天獻身的宇航員總共22名。其中,蘇聯1人在地面實驗中犧牲,美國的哥倫比亞和挑戰者號共14名,每次7名遇難者,美國地面試驗時3名宇航員因為氧氣罐的洩漏被焚燒致死;蘇聯的宇航員遇難事故包括80後、90後比較熟悉的《悲壯兩小時》的主人公科馬洛夫1人, 1971年6月30日蘇聯聯盟11號3人遇難。總數22名宇航員,全部是在起飛、降落或者地面試驗的階段喪生,至今還從未有任何一名宇航員在地球軌道上犧牲。

倒是有很多小動物,諸如猴子、狗、貓、猩猩等大大小小成千上萬的太空實驗動物死在了地球軌道上。在蘇聯和美國開啟載人航天之前,為了驗證太空環境對於生物的影響,科學家們設計了很多專門的艙室,搭載太空實驗動物進入太空。它們是人類探索太空的第一批犧牲者,和人類一樣,這類動物很多都是在火箭起飛或者降落的階段喪生的。世界上第一隻太空動物——流浪狗萊卡就是因為艙體設計缺陷,在起飛階段就因為火箭和大氣摩擦產生的高溫而死亡。

另一方面,宇航員都是精挑細選,起碼身體素質是第一考慮的因素,因此宇航員在進行航太飛行任務的時候,在軌道上突然患重病的機率比較低;而且在空間站等設施中,也配備有生理監測、檢測的儀器裝置,宇航員在軌時有比較健全的健康和安全保證。迄今為止,還未曾有任何一名宇航員,是因為在執行航天飛行任務的時候,在空間站等航天設施中突然感染疾病或者自身原有疾病爆發。如今送一個人上太空,花費的金額甚至相當於一個人體重的黃金,怎麼可能找原本生理或者心理都不健全的人作為宇航員?

但是若是有宇航員在太空的遇難事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分析。若是在艙內突然疾病爆發死亡,那麼在飛船中其實可以處理,早期的航天飛行中,比如空間站中儲備有存裝遺骸的袋子,然後將遺骸放在一個寒冷的地方,回地球的時候帶回就行了;若是宇航員不小心飄離空間站,短時間內一般距離不會很遠,此時還有營救的可能,宇航員也可以拼一把,將宇航服掏個洞漏氣推動,一般的宇航服沒有專門的氣動裝置,只有1984年人類第一次無繩艙外行走時,為宇航員配備了行動式的艙外座椅,具有24個以氦氣為動力的小型推進器,宇航員飛到了距離太空梭100多米外的地方。

其實航天活動除了發射和返回時比較危險,在太空中相對比較安全,此時只要艙體不漏氣、裝置不損壞,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而軌道上航天器執行平穩,基本不會有特別大的裝置損壞,除非是太空垃圾撞擊或者太陽耀斑爆發之類的事件。宇航員在出艙時需要遵守操作規程,而宇航員也透過臍帶繩連線在飛船上,不會發生宇航員突然飄離飛船的事件。

7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有人總懷念過去認為過去哪兒哪兒都好我就想不透過去有那麼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