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為啥一封辭職信能火成這樣?

想來是因為這十多個字,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因為大多數的我們並不能享受到當下的生活與工作中,我們的生活是《旅遊衛視》的flag:身未動,心已遠。

潘超,清華學霸放棄了專業領域,卻想進攻他並不擅長的音樂領域,被甄子丹痛批浪費國家資源、浪費父母栽培。

直到辭職後,經過幾年顛簸,才想明白自己擅長什麼,想要什麼,然後全情投入的去為自己的夢想努力,雖然每天比以前更辛苦,但卻很快樂、很充實,享受其中。

這種狀態與“疏離”相反,是沉浸在當下的生活當中,被稱為“心流”。論語說“四十不惑”,當一個人不被外物迷惑,不被社會價值體系捲入,生活才真正開始。而真正的過自己內心想過的日子的時候,迸發出的熱情和生命力將會遠遠超出疏離的狀態。

教育學者尹建莉曾提到過一個概念叫做“被魔杖點中的孩子”,學習動力極強。這個概念放在這裡再恰當不過了,當一個孩子建立飽滿的內在動機後,又何愁他不會前行?

俗話說“沒有人喜歡搬磚,除非他為自己蓋房子”。多電影的橋段裡,我們也會看到這樣逆襲的英雄,從渾渾噩噩的少年遭遇現實的痛擊或者感受到來自親人深深的愛或者發現自己擁有神奇魔力後,突然頓悟,明白了自己人生的使命,開始自主、飽滿的人生。比如張三丰、蘇乞兒、星仔、魔丸哪吒等等英雄人物,在成長的路徑上無一不印證著三個因素達成後的蓬勃綻放。

而回歸現實,我們不可能製作一個人為的暴擊,而且暴擊也未必就一定能讓人奮起,那麼如何才能給孩子引到自主的狀態中去呢?或者說如何讓人們保持住生命初期的生活熱情呢?我們都知道幼兒在最初的幾年裡對外界有極其強烈的好奇心和學習知識的能力,比如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是抓住一切機會要下地嘗試。而孩子們進入學校後,卻漸漸喪失了學習熱情。

那麼究竟是哪些因素影響了人們的內在生命力?

1969年一個有數學背景的心理學博士德西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叫做索瑪拼圖實驗,幾乎顛覆了傳統心理學對於激勵的理解。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研究員們召集大家參與一個叫做索瑪拼圖的益智遊戲,並給出了不同的條件。第一組進去的人說:只要你們拼出一個圖形,就獎勵一塊錢。一塊美元對於1969年的大學生還是挺有誘惑的。另外一組說:你們只要拼就好了,我們沒有獎勵,就是想看看大家喜不喜歡這個遊戲。

等他們拼完後,研究者製造了一個看似無意的空擋,說:這邊需要整理,請各位去休息室休息下,而休息室裡研究員放了一些雜誌、書,還刻意放著索瑪拼圖。

他們在休息室裡呆了8分鐘,卻發生了令人深刻的現象。給一塊錢獎勵的那一組,在休息的時間裡,根本不會去碰那個拼圖;而另外那些沒有給錢的被研究者,卻繼續興致勃勃地玩那個拼圖。接著他們又做了很多相關的嘗試,例如把獎勵換成懲罰、威脅、競爭等等,這些都會讓參與者把注意力放在結果上,而非拼圖這件事上。

獎勵、懲罰、競爭會破壞人的內在動機,這是很多人的認知盲點,因為在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這樣的方法,例如考試排名、獎狀、競賽等等。而且我們自己也會經常說這樣的話,把作業寫完,我讓你玩一會pad;你期末考到100分,爸爸帶你去旅遊等等,這些我們原以為能夠給予孩子動力的話,其實正在破壞孩子對於學習的原始熱情和快樂能力。

你看,小孩子學習知識,例如學說話,學走路,或者玩玩具,他只是沉浸在事情發生的過程當中,所以她特別投入,特別快樂。

所以再說細節指導的之前,我們先說客觀規律。

周圍經常聽見人抱怨:我家孩子脾氣大的不得了,一說學習就掛臉,再說就摔門,有的甚至跟孩子沒法說話或者孩子乾脆跟家長對罵......這種情況下,家長說再多都無用,其實孩子和大人一樣,沒有好的情緒,是不可能好好學習或者工作的。

而情緒是怎樣來的?情緒的底層邏輯是:A事件——B看法——C情緒。關鍵點:A不會直接導致C,B才會導致C。

而父母做為孩子的引導者,最重要的就是幫孩子建立樂觀、健康的B(看法)的過程。

再回到剛才的問題,大量的古今中外的研究著們把人內在動機的因素歸結為三個主要因素:自主、勝任與聯結,正是幫孩子建立一個對自己的重要看法。我做的事情是我選擇的,而且我能夠勝任,我有我愛的人,也有愛我的人,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此我一直努力學習,熱愛生活。

首先說自主,前面說指責、懲罰、恐嚇、競爭等等太多因素會讓孩子陷入情緒,影響孩子的主動性,那麼什麼才能增強孩子的主動性呢?非常重要、非常好用的一個方法就是:先共情,孩子情緒得到安撫後,再給予選擇。將會大大得提高家長與孩子的合作效率。

《內在動機》中提到一個故事挺有意思的:說他朋友的姑媽是一個老年病患,但是非常的倔強,不按遺囑吃藥,讓很多醫生都為之頭疼,直到後來遇到一個醫生,一句話就讓姑媽按時吃藥了。這位醫生很體貼地說:你在一天裡喜歡什麼時候吃藥,你可以隨便選。醫生用溫和的方式就給了她這麼點權力,她覺得受到了莫大的尊重,並感覺到事情是自己選的,所以主動去執行。從那以後,姑媽天天都自己安排自己的吃藥事情。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話:自己選的路,跪著都要給走完。當我們覺得自己是人生的舵手的時候,往往就很認命、任勞、任怨。

這一點我經常會用到實際的生活中,例如和老大制定學習計劃,我們一起制定內容,一起安排時間,後期如果執行起來有困難,也會討論問題是怎樣產生的,有沒有替代方案;凡有壓力有難度的事情,怕孩子考慮的不周全的時候,總會事先想好一個替代方案,給孩子選擇的空間,讓她感覺一切還是她自己的選擇。她的主動性會多很多。打個簡單的例子,例如用“喜歡倒垃圾還是疊衣服,你選一個”溫和的建議替代“你得倒垃圾,你一點都不愛幹家務事”這樣的指責和命令;你想寫作業前彈琴還是寫完彈琴替代“你今晚必須彈琴,再不彈又生疏了”;“你是想看20分鐘pad還是看30分鐘pad”替代“你只准看半個小時,你太上癮了”,等等.....孩子覺得自己被深深的尊重後,又是自己選擇的,往往很配合的完成事情。

這種方法用到小寶寶身上更是有奇效,例如孩子在看動畫片不肯洗澡、不肯刷牙時,可以試一試是媽媽帶你洗澡還是爸爸帶你洗澡?洗澡要不要放小鴨子?是媽媽幫你刷牙還是自己刷牙?幾乎可以迴避掉很多衝突。但是有時候也會失靈,孩子情緒上來了,大哭大鬧,這裡也有具體的方法,在這裡先不贅述了,等下期我們再來探討。

剛才我們說到共情並給予孩子一些選擇的機會可以增強孩子的自主感覺。但在落實的時候,很多人會誤會說支援自主,是不是由著孩子來,那他豈不是無法無天了?!其實支援自主不等於不設定邊界。

那麼既然不提倡懲罰、責罵,設定了邊界會不會淪為形式呢?《內在動機》作者的朋友及團隊使用一個兒童藝術專案的研究證明:支援自主和設定邊界是可以共存的。

他的實驗是這樣做的,這個兒童藝術專案需要用泥巴。所以等一輪孩子做完之後,桌面會非常凌亂,那麼如何才讓孩子們玩好之後,又整理好環境呢?

一組使用了懲罰控制和獎勵控制方法,例如如果你們弄得亂糟糟的,會怎樣怎樣?又或者說如果你們保持整潔,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這樣的作法是不是很熟悉,因為我們身邊太多使用這些方法的機構,而我們自己也經常會用一用。

然而這樣的方法,效用非常短暫和功利。例如老師一不留神,有人就偷偷使壞。或者一旦沒有獎勵或者獎勵不夠誘人的時候,就有人不遵守。

而另一組孩子使用了“開放性提問的方式進行正向引導”,就是問:知道我們為什麼要把這個地方保持得很乾淨嗎?因為我們後面的小朋友還要用。所以,這是我們學畫畫的人需要學會的一個能力。要保護環境,照顧其他的人。這是咱們團隊所要達成的目標。

這段話裡,用照顧他人、保護環境和共同目標為保持乾淨這件事賦予社會價值和使命。而結果也如同研究者們所想,這群孩子在沒有懲罰、沒有物質獎勵的情況下,把環境保持的相當好。

很多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例如,我們進入廟宇後會覺得肅靜,心生敬畏。道家強調“無為而治”,而這恰恰也是芬蘭教育者的心法。

這樣的頂級教育心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道是無為的,他不是用懲罰去制約,用獎勵去引誘,但“道”有規律,當我們把內在的秩序一件一件安放整齊後,內在的規律自然會約束行為。

當然,我們現階段不可能說要求大環境去掉懲罰或激勵,但在家裡內部、或者一段垂直的關係中例如母子關係、父子關係等等打造一個寧靜、溫馨的小環境還是可以努力的。

2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為何說銷售可以讓你的夢想成真?(建議銷售人員都可以深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