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插隊的時候,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很好理解,大部分知青並非出生在農村,不知道廣闊的自然界隱藏著大量危險。
知青下鄉,天南海北到處都有,往南邊去,會遇到一些有毒的生物,比如雲南的七里蜂,這是一種胡蜂,毒性很強,有人說七里蜂蟄一下能放倒一頭牛,而七里蜂的七里,顧名思義,只要惹了它們,至少追你七里地。
七里蜂對知青來說不算難對付,畢竟你只要不去捅蜂窩,它們也不會群起而攻之,而一些插隊到北方大草原的知青,運氣就沒有那麼好了,因為有一種東西,你不招惹它們,它們還是對你虎視眈眈,這種東西就是草原狼。
老張插隊的地方,在錫林郭勒草原的蘇尼特右旗,那個村子四面環繞著丘陵,正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然後,就在丘陵之後,埋伏著大大小小的狼群。
據他回憶,草原狼很狡猾,它們知道人類飼養家畜,抓住機會就要進村“捕獵”。
村民為了防止野狼禍害家畜,就在自家的豬圈牆上用石灰水畫個圓圈,他們認為這樣的做法可以震懾狼群,而且圓圈越大,作用越大,但實際上,不管圓圈畫多大,還是有很多豬圈被狼掏了。
掏豬窩的狼分兩種,一種使“蠻勁”,一種使“巧勁”。
用“蠻勁”的狼,跳進豬窩後,咬住豬的喉嚨,然後想辦法跳出豬窩,因為豬體重大,這個過程狼很耗力氣,容易被人發現,所以成功率不高。
另有一種狼善於用“巧勁”,它們平常觀察人類放牧,學會了驅趕家畜的手段。這些狼先把豬圈開啟,然後用嘴叼住豬的耳朵,再用自己的大尾巴抽豬的屁股。
豬被人類驅趕慣了,被狼用尾巴一打也就順從地向外走。
後來,狼不僅趕豬,還學會了趕羊。有個村報告說,幾隻狼把生產隊的羊圈開啟,合夥把村裡的幾百只羊趕到了山裡,後來牧民追了一夜,只找到一半。
放牧上百隻羊,牧民都不敢說萬無一失,但野狼能做到,可見它們的狡猾。
70年代時,不光是內蒙古地區,整個北方都面臨“狼患”,從東北一直到甘肅,野狼群神出鬼沒,對人畜危害極大,於是各地組織了各種各樣的“打狼”運動。
以現在人的眼光看,狼是整個動物生態的重要一環,如果狼沒了,兔子、羊、牛就會肆無忌憚地繁殖,草場就會慢慢減少,最後,不僅兔子、羊、牛沒了,草原也會成為沙漠,所以,狼其實擔負著平衡自然的功能。
然而,在那個年代,狼群聲勢浩大,不僅威脅著野生動物、家禽、家畜,對人類也有直接威脅,各地民兵都報告過野狼叼走小孩的現象。
當時由於生產能力不行,人們整日忍飢挨餓,好不容易養大的牲口被狼給叼走了,可以想象出心中的憤怒,如果村裡的孩子被害了,這種憤怒會上升為仇恨,“打狼”也就成了義務。
2004年後因為《狼圖騰》出版而湧起的崇拜“狼性”的熱潮,在老張看來十分不可思議,因為他插隊的村子,沒有人喜歡狼。
70年代時,狼這個詞就像咒語,只要說出口,有些人立刻大腿發抖,感覺周圍肯定埋伏著野狼。傳說野狼偷襲人的時候,先用前肢搭在人的肩上,等到人一扭頭,它們就咬住喉嚨,所有動物,只要喉嚨受傷,喘不上氣,立馬就沒了力氣,只能任憑野狼處置。
掏了豬圈和羊圈的狼,如果跑遠了,人們沒精力去追究,但對於傷了人害了命的狼,人們一定“千里追殺”,有關部門也會發出通緝令。
對狼的通緝跟抓犯人一樣,會描述“犯狼”的特徵,比如說尾巴沒有尖、臉上有抓痕、毛色發白等等。
牧民們追捕被通緝的狼,一是為了報仇,二是可以獲得懸賞,所以,大家都很樂意打狼。
知青們騎馬都不熟練,所以沒法跟上疾馳的打狼隊,只能慢慢跟在後面,從遠處觀看打狼的細節。
草原上的牧民,不僅精壯的漢子馬術嫻熟,連婦女騎馬都很霸氣,他們一拽韁繩,雙腳一夾馬腹,家裡平日裡看似慢悠悠的馬,立刻爆發出驚人的速度,急速向前衝刺。
野兔感受到地面上馬匹奔跑的力量,以為是抓它們,嚇得從洞中竄出,到處亂跑。
有經驗的牧民一眼就能看出狼的蹤跡,根據各種線索劃定一個方圓幾十裡的範圍,狼一般都會在其中躲藏。
這個時候,打狼隊的所有人分散成一個圓圈,間隔一里,從外圍向中心擠壓,等到包圍圈縮小到差不多兩裡地,狼群基本上就躲無可躲,成了打狼隊的囊中之物。
發現野狼後,年輕的牧民先衝上去,對準狼群伸出套馬杆,被套住的狼脖子被勒住,很快就會斷氣。
經過幾番獵殺,狼群開始毛躁,失去了組織,牧民們就拿出棍子,在狼群中馳騁,幾個人連續擊打同一只狼,很快就能將其解決。
狼群越來越小,反抗意識越來越薄弱,有些膽大的牧民就會下馬,走到落單的野狼身邊,他們要施展一種兇險異常的打狼法。
一直被人類圍獵的狼也有火氣,看到有人下了馬,也壯起膽子想要反擊,牧民抓住狼急於反擊的心理,故意把袍子甩出去,引誘狼去咬。
狼只要咬袍子就上當了,牧民立刻一拳打在狼的鼻樑上,輕者吃痛逃跑,重者當場斃命。
用不了多久,一群平日裡囂張跋扈的狼就被解決了。說到底,狼只是動物,它們有狡黠的一面,但畢竟智力有限,在人類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之下,很少有反抗的機會。
狼群為患,這是一個時代現象,到了今天,狼太多的問題一去不復返,正如知青們再也不會下鄉,真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