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回家鄉的火車上我和對面鋪兩位歲數挺大的上海老人聊天,當他們知道我是黑龍江人時,臉上顯出特別親切興奮的樣子和我攀談起來。原來兩位老人家是老知青,年輕時響應毛主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曾經在建三江農場工作過。他們說最近幾年幾乎每年都要回到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看一看,呼吸呼吸那裡的新鮮空氣,看一看那裡的山,喝一喝那裡的水,感受那裡純樸鄉親們給他們帶來的濃濃生活氣息和濃濃的鄉情。

他們滔滔不絕的跟我講了起來。每次回到上海坐在公園長椅上給身體不太好又去不了東北的老知青講現在三江的變化,已記不得有多少人問我了:“你覺得三江現在的變化怎麼樣?”

我立即高興回答:“與我們走時的1975年相比,簡直有天壤之別,實在是太好了!”

這時身邊就有一些年輕人對我們說:再好也趕不上我們上海、深圳,廣州。說實話,他們再往下說我就不太愛聽了。他們對自己的家鄉有特殊的感情,我完全可以理解,但用我的第二故鄉與上廣深作比較,我覺得這話就說的過頭了,連觀點也都是狹隘的。無論以後如何發展,上廣深還都是處在領先地位的,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對第二故鄉的熱愛,也不會因你們挑剔的話語在我心裡降低了它的地位,它一直是許多人嚮往的地方,不然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組團回去旅遊呢,更有那麼多人一生都在那裡努力著奮鬥著。

比如它的城市設施一般的地方就比不上,我每次回去都經常地看到,每個街道都有幾個環衛工人在那裡認真地打掃街道,甚至坐在那裡連磚縫中的小草都一棵棵拔掉,著實令人感動。願我的第二故鄉的許多設施也像上海一樣越來越完善,願人們永遠身體健康,開心快樂幸福!

聽著兩位老人滔滔不絕的講述,感受著他們奔放的激情,他們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代又奮鬥在熱火朝天裡。

是呀,他們的講述讓我的心裡也久久不能平靜。在那片廣袤的三江平原大地上,鍛鍊和成長出太多的優秀的人們。那個年代的三江平原,一馬平川冬季北風刺骨,真是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飛禽走獸隨處見,瞎蜢蚊子忙的歡。

在毛主席的號召下,王震帶領大軍揮師北上,大學生和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號召,前赴後繼開進廣袤的三江大地,春天忙種地,夏季開荒忙,秋天糧入倉,到處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衣食住行都自給自足,真是“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真是“燉燉有肉吃,餐餐喝魚湯”。三江平原被建設的一年比一年好,到處是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景象!

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楊安澤:我們亞裔美國人感到比過去幾年更危險,感覺被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