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這句出自陳湖雄嘴裡的話,紮了無數奮鬥者的心。然而,你沒有看到的是他奮鬥了18年,依然沒有資格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其實,晨光的前世今生就是一個廣東商人陳湖雄、陳湖文兄弟以及姐姐的做成生意的故事。
但,裡面卻包含了很多的不為人知。
01
陳湖雄,1970年出生於廣東汕頭,70年代初的人其實是沒有多少新潮思想的,處於哪個年代,做一份工,掙一分錢,養活自己和家是一個普通孩子的全部目標。
陳湖雄不是那個學習好的孩子,從上學以來一直就是成績倒數的。俗語日,就是不開這一竅。可是往往,學習不好的孩子會有一些奇異的甚至邪門的本事,陳湖雄會賣東西。
初中的時候在鎮上擺攤賣花生,別的孩子賣不掉,他一個小時賣掉全部16斤花生。
放棄學業的陳湖雄,去做了一家底薪50元的文具廠的銷售員。沒想到,居然連續八年成為廠裡的銷售冠軍。一個人賣的文具幾乎相當於廠裡全部銷售額的一半。
這樣的業績,哪個公司都會喜歡和重視。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的驕人業績給了他立足社會的自信。
02
文具,早些時候做得不錯的是韓國和日本。陳湖雄代理了8年的日韓文具。正在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亞洲金融危機致亞洲經濟普遍受影響。進出口貿易受阻。陳湖雄的供貨商們一個個都倒下了。
自己生產自己的筆,陳湖雄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為了吸取韓國的制筆技術,他把設計部門放在了韓國,工廠則建在了老家廣東。
作為一個普通的文具,人口就是一個硬性需求的基數。這個幾乎被每個人都用到的工具,市場之大無需多言。而學生眾多也成了文具這個市場的墊腳石。
中國最大制筆公司——晨光文具成立了。
03
做一個圓珠筆的技術難點在筆頭。就這個0.5毫米直徑的鎢鋼球珠做到大小正好,既不脫落,又不漏墨。還要經受得起30萬次的摩擦。那一臺裝置都要百萬價值以上。
而陳湖雄投入研發和技術的費用從來都不吝嗇。2002年,晨光的K35上架,中國人第一次用上自主研發的按動式中性筆。2004年,中國的筆頭技術和歐美拉平。
創意上,陳湖雄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設計出了很多花樣的外觀,特別是學生用筆,與動畫形象聯絡在一起,起到了很好的興趣引導作用。
這些措施讓晨光文具獲得消費者空前的青睞。
目前,晨光在全國31個省,1600多個城市,有著8萬多家門店。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據說這個數量成為門店最多的品牌,甚至超過中石化和中石油在全國的便利店之和。
在陳湖雄兄妹的打造下,晨光文具成為了當仁不讓的亞洲文具大王。
幾乎每一個讀過書的孩子,每一個成長的中國人,都曾經有與晨光的故事。
04
從文具中尋找和發現以及樹立文化,讓品牌富有文化價值。是晨光成功後的追求。他們聯合人民日報、時尚芭莎、梵高博物館、海賊王等代表不用主題的方方面面,打造出文化創意文具。把文具產業昇華到了一項文化事業。
05
與眾多創業者不同的是,陳湖雄兄妹們完成了一個完美的創業故事。很多人說親兄弟明算賬,而在陳家兄弟姐妹中,真正做到了相互成就,齊心協力。
目前,陳湖雄、陳湖文、姐姐三人都是億萬富翁的身家。並沒有因為在創業和管理的過程中而分道揚鑣。
從陳湖雄的身上,我們還看到了他類似於馬雲的低學歷成功,類似於董明珠的擅長銷售這些點。或許,一個人的能力除了那點運氣之外,還真的是一個綜合。
而於陳家三姐弟來說,如果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捷徑,那就是用最笨的方法,用最長的時間,堅持把一件事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