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位女生透過網路,告別了自己,選擇了自殺。
起因是父母摔了她的遊戲機,更深層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她沒有過普通人應該過得生活,比如到了一定的年齡,要相親、要結婚……
有資料顯示,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青少年死於自殺。平均每分鐘就有2人死於自殺,還有8人自殺未遂。比上個世紀,青少年自殺率提高了60%。
冰冷冷的資料後面,是無數悲慟萬分的家庭。逝者已逝,活著的人卻只能在煎熬、悔恨以及追憶中度日如年。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個影片中,一個男生的媽媽大約是氣急,在孩子的學校對孩子大打出手,男孩猶豫片刻後,從教學樓一躍而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同樣作為家長,看到這個影片的時候,心不由自主地揪在了一起,眼淚也開始在眼眶中打轉,這不是矯情,而是一條鮮活的生命,上一秒鐘還充滿朝氣的孩子啊!
我不敢想象他的母親將會在怎樣的煎熬和悔恨中度過此後餘生的每一天!
而這些悲劇,並非不可逆轉。畢竟,人生哪有處處鮮花,人生何處沒有挫折?
正視挫折、直面失敗、能夠自我調節,才是孩子最需要擁有的能力之一,這就是逆商的培養!
逆商理論創始人,保羅.史託茲博士把逆商劃分為4個部分。
1、掌控感(Control)控制感是指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信念控制能力。關鍵詞是:自信!
在逆境面前,擁有自信的人,才會不懼怕挫折的挑戰。
對孩子來講,自信心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透過面對一次次的失敗,又一次次的調整自我之後,逐步建立起來的。而這個過程中,家長勇於放手、適當幫助和及時讚賞,就是孩子建立信心的關鍵。
2、擔當力(Ownership)通常人們陷入逆境的起因可以分為內因和外因兩種。
因內因陷入逆境的人,會沮喪地認為都是自己的錯,自己註定要失敗的情緒中無可自拔。
因外因陷入逆境的人,會推卸責任的抱怨時機的不成熟,事前的計劃不周全等等怨天尤人。
往往,沉浸在“怪自己”的狀態,會讓自己更加消極;而“怪別人”的狀態,又會讓自己充滿怨憤,這些都是於事無補的。
而事實上,只有能夠清楚地認識到自己陷入逆境的起因,並能夠勇敢地面對一切,及時有效的採取補救措施,才能夠最快速的從逆境中爬起來。不是嗎?
對於孩子來講,經歷一次考試的失敗、一次比賽的失利、一次受委屈的經歷,一次不公平的待遇,其實在成長的路上真的很正常,正視它,想辦法改變它,或者提升自己,才是有效的決定。
逃避、退縮、膽怯,都會於事無補,只能讓自己沉浸在情緒中無可自拔,甚至走向絕境。
3、影響度(Each)陷入逆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範圍。
高逆商者,往往能夠有效的控制逆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或者將其降到最小範圍。
對於孩子來講,在前面面對失敗挫折,他們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悲傷沮喪、無所適從。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能夠巧妙地撥雲見日,讓孩子看到希望,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能夠知道要如何面對。
能力是可以訓練的。有些孩子經不起失敗,往往是因為家長更見不得孩子的失敗,從而讓孩子壓力倍增的必然結局。事實上,很多成功人士並不是學校裡的尖子生,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
只要能夠好好地走自己的路,能夠掌控自己的情緒,能夠正視所有的成敗得失,才能夠真正擁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4、持續性(Endurance)山雨欲來風滿樓,往往比暴風雨更讓人心情緊張的是風雨來臨之前的電閃雷鳴,狂風肆虐。因為這個過程是未知的,是持續的,是讓人無法判定時間的。
所以,有些人會崩潰在黎明前最為黑暗的那個片刻的時光。
而對於孩子來講,擁有一個安全的庇護港,會讓他們心生安定,直視風雨。因為他們篤定,自己是安全的,是在愛的懷抱中被庇護的。
孩子的這個庇護港,就是父母營造的家、父母所給予的愛啊!
只要孩子能夠堅信,無論自己經歷什麼,家永遠都是他們身後寧靜的歸宿。他們就會擁有頂風冒雨的勇氣,擁有披荊斬棘的能力。
前段時間紛紛揚揚的貨拉拉女孩身亡案,終於真相大白。
網路上眾說紛紜,更多的是對兩位普通人因一時之氣而導致的這種結局的唏噓。活著也許真的不容易,也許僅僅是想要多掙一塊錢,也許僅僅是想要爭取一分鐘的時間……
沒有回頭路,沒有假如!倘若能夠回到那天晚上,假如這位女生不置一時之氣,假如這位司機態度能夠平和一些,假如……
但是無論如何,結局已定,蒼白又無力。
追根究底,在人生中的關鍵時刻,甚至是命懸一線的時候,能夠按下暫停鍵的,一定是瞬間的從容、豁達、睿智和冷靜,而這些就是培養逆商的重要性:
能夠讓自己在面對逆境時,快速地找到黑暗中的那抹光,讓自己、讓別人都能夠看到希望,都能夠得到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