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巨量引擎資訊流賬戶,不管推廣目的是什麼,都分為了三大階段:資料收集階段、穩定投放階段、計劃衰減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最佳化技巧,今天我們先來聊聊第一個階段,也就是學習期的分析與最佳化方法。
資料收集階段(學習期)
資料分析階段又分為了冷啟動期和建模期,前0-5個轉化期間為冷啟動期,決定計劃是否繼續投放。因為第6個轉化之後就有賠付了。
所以前5個轉化是最困難的,如果前5個能夠快速拿到的話,後期起量就容易了。
6-20個轉化期間為建模期,決定著計劃後期效果,因為這時候有賠付機制,基本上也不會再調整賬戶了。
如何快速渡過冷啟動期?(0-5個轉化)
首先要沐浴更衣,焚香洗手再搭建賬戶
最佳化師們,你們相信玄學嗎?
不對不對,重新來!
1、多計劃衝量
首先要多建幾個計劃(10-20個),再分批次開啟(每次3-6個),擇優而取,留下展點消、轉化量比較大的計劃;
觀察3-6個小時之後,把展現量少、轉化成本高、幹消費不轉化的計劃暫停掉。
2、高價搶量
新建1-3個計劃,初始價格在最高承受成本上浮20%左右,20%就行,不能再高了!再高的話前期就算起量,後期也會很難降價、控制成本。
同時搭配使用新的創意素材,或者別的賬戶中跑得較好的素材,一旦分開賬戶就不用考慮互相競爭了,所以新建的素材不會對原來的賬戶有影響。
有的最佳化師會有擔憂:扒別人的素材會不會不太好呀?
其實當你這樣想的時候,說不定競爭對手正在電腦前面樂呵呵的用你的素材呢。
這兩個方法理論上大家都懂,可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又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最常見的一個就是:怎麼判定這個計劃要不要繼續跑啊!
看來做最佳化師還真不能有選擇恐懼症...
不過沒關係,柯楠老師給出一些建議來給大家參考:
1、如果符合賠付規則,那就不用擔心了,等待賠付就好了。
2、如果不夠賠付條件,我們要看開始投放高峰時段3個小時/普通時段6個小時內是否能有正常速率的曝光。
怎麼樣算正常速率呢?
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用反推法來算,舉個例子:
賬戶一天預算是5000,一個線索的成本是100塊錢,那麼能帶來50個轉化,
當然,我這裡的機率只是假設,大家根據自己實際情況來計算就好。
3、看一看消費到出價的2倍左右是否有轉化,這只是針對只消費沒轉化的,可以把消費適當放寬一些,如果還沒有轉化就暫停計劃。
4、如果前5個轉化成本超過出價的2倍,那這個計劃就可以直接不要了。
另外,冷啟動期內建議大家不要做大的調整(只在賠付要求的操作內小幅度修改)
成本超過要求的,直接新建計劃重新投放就好,如果冷啟動期沒有較快的轉化量,後期來了轉化也是“詐屍”的情況,所以說不用過多的糾結,靈活掌握就好~
學習期分為冷啟動期和建模期,說完冷啟動期,我們再來說下建模期。
建模期成本高原因分析(6-20個轉化)
在正常情況下,賬戶一天來7個轉化是最好的,這樣3天就可以快速平穩的度過學習期。
但很多人會發現,第一天已經6個轉化以上了,滿心歡喜覺得這次穩了,第二天成本卻突然變高,好像賬戶給自己開了個玩笑。
其實成本高大部分是因為這三個原因:
1、推廣時段不連續或者第二天時段在冷啟動期沒有投放,系統需要重新探索新的時段流量。
同樣的。
舉個例子:計劃是下午2點新建開啟投放的,第一天效果不錯,第二天是從上午9點開始投放,一方面是時段不連續,另一方面是因為上午這個時段之前沒跑過,需要重新探索。
就算是24小時投放,第一天投放時段跟第二天也肯定是有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是遇到節假日等流量波動的時期,另外排期廣告上午搶量嚴重,基本上每個使用者每天第一次開啟APP顯示的都是排期廣告。
如果第二天成本高,大家也不要忙著調整,等賠付就好了,有很大機率到下午、晚上成本就正常了。
2、冷啟動期時間過長
這種情況是第一天沒夠6個轉化的,就按照冷啟動期的最佳化方法調整就行。
3、冷啟動期帶來轉化不具備代表性
建模期降成本的方法
1、計劃前期建議全時段投放
原因上面已經分析了,全時段投放一定是最穩定的。
2、後續時段或第二天成本高
如果投放期內總成本合適,就持續投放,看看效果。
如果投放期內總成本高過出價,但在賠付規則內,就等待賠付,不做調整。
不在賠付期內,就新建計劃重新跑。
今日知識總結:
1、資料收集階段(學習期)分為冷啟動期(0-5個轉化)和建模期(6-20個轉化)。
2、想要快速渡過冷啟動期可以多建計劃、高價搶量。
3、判定要不要關計劃可以用反推法看是否有正常曝光率,成本過高直接暫停。
4、建模期成本突然變高不用擔心,成本合適就繼續投放,太高的話可以等待賠付,不在賠付期內就新建計劃重新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