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煥英火了。
她讓我們又回到了八十年代,那個平靜而又激情燃燒的歲月。一場運動剛剛平息,人們擺脫了長期以來的緊張感,新的體制正在建立起來,青年人突然發現,世界上有那麼多未知的領域等待著他們去探索。
一切都是那麼新鮮而有活力,甚至連李煥英自己,都熱烈地憧憬著未來。
可賈玲不那麼認為。
在她眼裡,讓媽媽過上幸福生活,只有一個辦法:讓她嫁給廠長家的公子哥,然後,就什麼都有了。而在現實中,李煥英未來的丈夫,就是一名再普通不過的工人,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
那就是1981年和2021年的差別,四十年過去了,讓中國女性感到幸福的辦法,居然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
一
正如某位大V所說的,80年代的最大特點是,讓它之所以成為80年代的那些條件,都在流星般地消失。國營單位、福利分房、託兒所、集體食堂......那些在影片中構成人們生活最主要部分的內容,都在80年代進入歷史的記憶中。女性不再以謀取體制內的工作作為最大追求,現在,最要緊的是,找一戶好人家,好人家最最要緊的標準是: “條件”要好。給女性帶來自豪感的,不再是單位發的三八紅旗手獎狀,而是賈玲和李煥英孃兒兩那拉風的跑車。
事情是怎麼變成這樣的?
二
據歷史學家考證,人類在原始社會末期,曾出現了“母系社會”這種社會形態,氏族和部落中以女性為尊。原因在於:在以採摘和狩獵活動作為主要生活方式的時期,女性以其細心、靈巧的特點在採摘方面具有優勢,而男人從事的狩獵活動往往成功率很低。由於在生存活動中佔據了優勢地位,女性也就取得了較高的社會地位。
然而,一旦原始人類開始以種植業為生,男性的體力優勢便體現出來,母系社會便開始向父系社會轉變。此時,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帶來了私有財產,理所當然地出現了由男性繼承財產的社會習慣。這又進一步固化了男性的社會地位。
三
但是,迄今為止,並沒有任何科學研究證明,男性一定比女性聰明。也就是說,在腦力勞動方面,男性並不天然具有優勢。換句話說,從理論上來看,體力勞動的重要性越是下降,現代經濟和科學技術越是發達,男女不平等的根基越是會動搖。
但是,由於私有財產制度和男性繼承傳統的存在,女性在現代社會得以解放的程度,在不同國別和民族,存在著巨大差距。
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前三十年,由於基本廢除了生產資料私有制,根除了男女不平等的社會源頭,加之法律普及和得力的宣傳工作,中國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女人能頂半邊天,幾乎成為社會共識。那個時代,湧現出了太多的女英雄,向秀麗、申玉蘭、郭鳳蓮、草原小姐妹......不誇張的說,現時代的中國女性,仍然繼承了那個時代寶貴的精神遺產。
但是,隨著商品經濟的復甦、資本力量的增強,女性社會地位不可避免地下降。而與此同時,一些裹挾著封建沉渣的觀念捲土重來:三從四德、女子無才、男主外女主內,不一而足。
悲哀的是,歧視女性更甚的是女性本身。從來就沒有媽媽埋怨女兒沒給自己生個外孫,只有婆婆埋怨媳婦沒給帶來孫子的。
四
女性解放當然不是一蹴而就的,男女問題也從來不是一個人道主義的問題。女性解放所依靠的,恐怕不是女權主義的“鬥爭”,在很多時候,試圖抹平男女先天生理差別的努力,往往淪為笑柄。真正讓男女平等的工作,就是真正地讓整個人類獲得平等的工作。也許,只有在商品、貨幣、財產、繼承這些觀念隨著生產力發展而最終消亡的時候,男女才能迴歸完全由先天條件決定的“自然分工”,而這種自然分工,又是一種在掌握了自身命運前提下的“自覺分工”。在那個時候,李煥英才能夠自由地選擇,讓自己如何幸福。
最後,錄毛主席詞《為女民兵題照》: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妝愛武裝。
寫於2021年三八婦女節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