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後被我國的傳統文化所融合,形成了我國特色的佛教文化,又經過歷代高僧的共同努力,得以讓我國的佛教文化真正的傳承下來,甚至享譽海內外,讓更多的人瞭解到我國獨特的佛教文化。
當然了,佛教文化能夠傳承下來,並得到了發展,離不開歷代高僧的護持,他們不僅弘法利生、建寺安僧,而且還注重對佛教人才的培養,對佛緣深厚、一心修行的出家人,可謂是重點培養,讓他們擔當起傳承佛法的使命,走向弘法利生之路,以此讓人們正信佛法。
正是歷代高僧為佛教儲備了人才,才得以讓佛教文化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和傳播,所以這些佛教人才雖然看著年輕,但是他們精通佛法,更是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走向了弘法利生之路,而寂源法師就是其中一位。
寂源法師慧根深厚,在13歲時,因緣具足,得以出家修行,後更是得到佛教高僧的指點,成為其傳人,在23歲時,更是眾望所歸,成為了寺院的住持,由於他面相清秀,更是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最年輕的寺院住持。
那麼是什麼樣的因緣,讓寂源法師在13歲選擇出家為僧呢?讓我們一起來走進他的人生歷程,來見證一下他出家的因緣。
與佛結緣、對佛經愛不釋手寂源法師在1990年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的一戶普通人家。
在他剛出生時,家人的內心可謂是無比的開心和快樂,當親人把他抱在懷裡時,看到他長得白白胖胖的,小模樣甚是招人喜愛,不仔細察看,還以為是個女子。
當家人高興勁才緩過來的時候,發現他沒有哭聲,此時的家人,認為他會不會有問題,便仔細地去檢視,當親人看他時,他竟然微微一笑,就是這個微笑,讓家人的擔憂一掃而過,認為他與別人與眾不同,說不定以後還會有一番作為。
就這樣,一家人幸福地生活著,隨著時間慢慢地流逝,親人發現,他不像其他同齡人一樣,一點也不活潑、調皮,反而比較文靜,但是親人也沒有多想,認為他還是孩子,長大後就會好了。
就這樣,到了他8歲時,有一次出去玩,在草叢裡發現了一本佛經,當時的他並不知道這是什麼,只是單純地認為這是一本書,出於好奇,他拿在手上,進行翻閱,雖然當時他識字不多,可是他內心有一種莫名的親近,最後索性帶回家去,等以後有時間在看。
有一次,他閒著沒事,便開啟來看,當他看到裡面的高僧影象時,內心十分的歡喜,而且還想以後成為這樣的人物。
於是,當他識字多時,開始慢慢閱讀,此時的腦海中,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最後,家人發現他看佛經,為了斷除他心中的念想,便給他拿走,並告訴他,要好好上學,只有這樣,才能不辜負父母的期望。
雖然親人拿走了他的書,但是他揹著家人去讀相關的書籍,以至於愛不釋手,而親人看到後,便不再過問,認為他如此喜愛佛經,說不定,他與佛結緣呢?
出家修行、得高僧指點,並繼承其法脈到了13歲時,寂源法師認為自己的因緣成熟,便來到了貴陽市黔明古寺,禮妙樂法師剃度出家。
出家後,寂源法師非但沒有厭倦這種清苦的生活,反而如魚得水,認為這裡才是自己人生的歸宿,更是持戒修行。
到了15歲時,寂源法師進入江西佛學院本科班學習,而他知道這次機遇難求,所以他一心修行,每當有疑惑時,更是主動去請教老師,為此還得到了他們的認可,認為他是佛教不可多得的人才,對他可謂是非常器重。
在佛學院學習期間,寂源法師可謂是用心領悟佛法,這一切被當時的佛教高僧——一誠長老看在眼中,隨後更是收寂源法師為弟子,並傳其法脈,成為了臨濟宗第四十六代傳人。
振興道場,成為年輕的住持寂源法師得到名師的指點後,對佛法的領悟可謂是異於常人,再加上他慧根深厚,經過幾年的修行,可謂是精通佛法。
雖然他精通佛法,但是他時刻牢記師父的教誨,更是把弘法利生當作自己的家務和使命,到了2013年,寂源法師來到了遵義市湄潭西來庵,看到這裡破敗不堪,便想重建此寺院。
因為,在寂源法師心中認為,西來庵不僅是一座佛教寺院(“大錯法師”的道場),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這裡有古代文人雅客留下的足跡,同時還是國立浙江大學的臨時地,這種文化傳承不該在此中斷。
於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西來庵得以重建,而寂源法師更是成為了這裡的住持,此時的他才23歲,對於佛門來說,23歲就成為了寺院住持,可謂是一件幸事,標誌著年輕一代的佛教人才,將會肩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同時也會把佛教“利樂有情”的傳統發展和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