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充滿奇幻色彩的“鎖龍井”,真的有蛟龍嗎?

誕生於殷商時期的“井”,歷經3000多年的滄海桑田,時至今日依然和老百姓的生活相關。雖然南北存在著地域、文化、語言差異性,但在“井”這件事物上卻達成了高度統一,因為在自來水走入生活之前,人類和牲畜吃水都離不開“井”。

但“井”最初的作用卻是灌溉農田,這主要源於商周時期的“井田制”,可見井和田是相互依存的事物。隨著“井”的功能拓展,除了可以用來當做灌溉農田的工具之外,也是農村百姓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大基建。

雖然水井看起來比較普通,而且井沿和圍欄多以石頭堆砌而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幾千年的發展中,早已經形成了別具一格“井文化”。而且應該也有很多和水井有關的傳說,故此才衍生出了不同形式的“井”,並融入了華夏文明體系之中。

自古以來有不少井因山水、城市而聞名,也因歷史名人而被永載史冊,但也有一些地方和名人,正因為和井扯上了關係,才會被載入史冊並流傳於市井、街坊。甚至在民間鬼怪傳說中,水井或枯井是陰氣聚集之地,所以很容易成為妖魔鬼怪的棲身之處。

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港劇殭屍片、鬼片橫行的時代,“井”被渲染成了陰森、恐怖之物,一旦靠近水井便會被水鬼拉入井中,導致很多人對井都浮想聯翩,或驚駭的要命。

不過,每一口古井真的都有一個不同的故事,也都散發著不同年代、地域的文化氣息。

歷史文化名井之“名人井”

我國有不少從歷史文化中走出來的名井,即使到了現代社會依然受人追捧。這些井一般都和歷史名人,或一段離奇的故事息息相關。古代歷史中從來都不乏名人,而和他們緊密相連的井文化,鑄就了一段又一段的千古絕唱。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很多人,尤其是“當壚賣酒”更是成為了一段佳話。當年,文君和司馬相如私奔到成都,因生活無以為繼,只能返回臨邛,為了能讓司馬相如安心讀書,卓文君放下身段,開設酒肆,而當年二人寓所庭院中的那口井,則被稱為文君井。

相傳位於北省興山縣城南寶坪村的“昭君井”,曾是當年王昭君汲水的水井,將這口井和昭君出塞聯絡在一起,人文歷史價值倍增;而“薛濤井”則是唐代女詩人薛濤制箋的水井,當時,“薛濤箋”曾名噪一時,雖然已經過去1000多年了,但薛濤井卻依然清澈見底。

據史料記載“灌嬰井”又名瑞井、浪井,西漢名將灌嬰率領大軍駐紮於,江西省九江市長江北岸時所鑿,英雄已然故去但這口井卻穿越了2000多年。在眾多古代“名人井”中,最著名的恐怕非“珍妃井”莫屬。

珍妃是光緒帝最寵愛的妃子,她接受過新式的教育,經常為光緒帝獻計獻策。由於光緒帝寵溺到她居然敢跟太后老佛爺叫板的地步,所以慈禧對珍妃恨之入骨。1900年八國聯軍侵佔北京,慈禧太后帶領光緒帝倉惶離京,臨行時命太監崔玉貴將珍妃推入故宮內的一座水井之中。這口水井就是現在的“珍妃井”。

這五口極具人文色彩的古井,每一口井都擁有一個獨一無二的故事,正因為它們和名人有太多交集,所以才會成為現代人爭相瞻仰的名井。

但要談起近些年最為知名的古代名井,很多人都會想到這口被賦予了神話色彩的古井——鎖龍井。

玄之又玄的“鎖龍井”

雖然每當談及“鎖龍井”,大家就會想到位於北京北新橋的鎖龍井,殊不知鎖龍井可謂遍佈全國各地。北京的鎖龍井或許由於增添了很多近現代故事背景,因而更具神秘色彩,但位於其他地區的鎖龍井也毫不遜色,都流傳著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和傳說。

早在上古時期由於經常爆發洪水,所以古代先民一直都奔忙於治理洪水。相傳舜帝曾派遣大禹之父鯀治水,但因他治水不利而被斬首。大禹接過了父親的接力棒繼續治水,相傳最早的鎖龍井故事,就和大禹治水有著密切的關係。

在神話傳說“禹王鎖蛟”中,大禹為了懲治危害人間的蛟龍,歷經多次大戰終於制服了導致人間洪水氾濫的蛟龍,並將其鎖在一口水井中。而這口水井目前位於禹州城區西大街,禹王廟山門之外古鈞臺街路東有一眼水井,就是傳說中的“禹王鎖蛟井”。

這應該是有關“鎖龍井”最早的傳說,既然是上古時期,意味著永遠不會被考證到,所以“禹王鎖蛟井”也只能當做傳說來聽。

除此之外山東的“舜井”也是“鎖龍井”,但井中的龍也是蛟龍,可見上古時期的“鎖龍”事件也夠頻繁的。

除了這些被大家熟知的“鎖龍井”之外,雲南也有關於“鎖龍井”的傳說。“昆明鎖龍井”位於市中心東西寺塔之間,據說這口井經常發生詭異的事情;而南京倉巷“鎖龍井”,則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據說當年朱元璋定都金陵之後,一日在宮中踱步突然發現牆上有影子,定睛一看原來是兩條八爪金龍在打架。雖然朱元璋貴為天子,但也從來沒見過這種架勢,心中不禁產生了一個疑慮,難道這預示著有人要奪我大明江山?

後來朱元璋將這件事情告訴了號稱“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宰相劉伯溫。聽聞此事之後,劉伯溫告訴皇帝,可以用七十二地煞之法鎮住這條金龍,而地煞指的就是水井。後來朱元璋在八爪金龍巷,以及附近的八個巷子裡,命人挖掘了七十二口水井。

想要奪取明朝江山的金龍身上,從此被釘上七十二枚地釘,如此一番操作之後老朱還覺得不放心,於是又在安品街挖了一口百丈深的水井,並在水井中放入了一條長不可測的鐵鏈,他認為這樣就可以鎖住金龍,把八爪金龍巷改成倉巷,即“龍在倉地不得出”,鎖龍井一說不脛而走。

其實,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鎖龍井和傳說不計其數,但最為著名的就是北京北新橋鎖龍井。本地居民見怪不怪,不見得多喜歡傳播這種“舊聞”兼“奇聞”,網路上有關這座橋和這口井的傳說倒是有鼻子有眼,甚至有很多段子已經被傳得神乎其神,許多人甚至信以為真,來北京不惜專門來探訪北新橋。

北京北新橋“鎖龍井”

坊間關於北京這口鎖龍井的傳說,各種版本一應俱全。北新橋位於北京東直門內大街與雍和宮大街交匯處附近,北新橋雖然名字叫“橋”,可實際上原來卻並沒有橋,只因為這裡有一個著名的鎖龍井傳說,所以後來才在此地修建了一個微型橋即北新橋。

關於這座橋和鎖龍井的傳說,在當地傳得沸沸揚揚,據說前些年北京地鐵五號線施工至此,想要將這口井拆除以便於施工,可是當工人拉拽井中的鐵鎖時,連續拉拽了幾百米之後,依然沒有拉到鐵鎖的盡頭,並且鎖龍井中還散發出了腥臭味和一陣陣空曠的怒吼。

而且當時拉拽鐵鎖的工人,回家之後都“大病了一場”,再之後這個傳說被添油加醋傳成了地鐵“被迫”繞道而修,才算息事寧人,並在此地設立了北新橋站。

關於北新橋和鎖龍井的傳說,流傳甚廣的就是劉伯溫“井底鎖蛟”。

龍作為華夏民族的精神圖騰,它的特點一直都是神龍見尾不見首,無論是古代神話故事,還是珍貴的畫冊和皇家御用物品上,都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龍的形象。但卻沒有人親眼看見過龍,就更不用談追尋龍的蹤影了。

劉伯溫“井底鎖蛟”

傳說中大明王朝剛建立的初期,有一年龍王因為供奉的香火不夠旺盛,於是震怒併發誓要天降大雨淹北京城。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傳說中,龍的主要職責就是打雷布雨,過去各地都建有規模較大的龍王廟,目的就是祈求龍王爺能讓年景風調雨順。

朱元璋在夢中得知了這個訊息,於是召見宰相劉伯溫共同商討應對之策。劉伯溫曾自稱半個諸葛亮,智謀方面沒的說,他在得知此事之後開始佈陣,運用畢生所學法術並用一根被下了符咒的鐵鎖將惡龍鎖在一口深井中。

龍王肯定心生怨恨啊,它怒問劉伯溫:“什麼時候才能放我出去?”

劉伯溫將它鎖在井底的那一瞬間,就從來沒有想過要放過它。於是劉伯溫便假意逢迎說:“過一段時間橋需要重新修葺,屆時就是你重獲自由之日。”

為了不讓這條蛟龍重新危害北京城,於是劉伯溫下令此地永不修橋,而且還命人在井上修了一座嶽王廟,併為此地取名為“北新橋”。自此這條厲害人間的蛟龍,再也沒有重見天日的機會了,而北京城也因此風調雨順、天下太平。

其實,這只是民間的一個傳說而已,劉伯溫雖然以足智多謀見長,並且輔助朱元璋奪得了天下,並且也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事,但騙騙人的能耐固然是有,要說他制服了想要發洪水淹沒北京城的蛟龍,這種說法確實有一點玄之又玄。

但很多人依然對此深信不疑,尤其是對鎖龍的鐵鎖倍感興趣。而且關於這個鐵鎖鏈也有很多傳說,相傳當年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時候,當軍隊進入北京城之後,天色大變,位於北新橋的鎖龍井發出了陣陣瘮人的吼叫。

日本人對此非常感興趣,於是派兵仗著膽子來到了鎖龍井旁,並且揚言要把鎖龍井中的鐵鎖拉出來,可是拉啊拉啊,過了許久依然沒有看到鐵鎖鏈的盡頭。並且在拉動鐵鎖鏈的過程中,鎖龍井中不斷翻湧出發黑的井水,這種井水的味道極為難聞。

見此情景,日本人被嚇得大驚失色,於是拋下鐵鎖鏈逃之夭夭。更為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條鐵索竟然自顧自地重新回到了井中,當鐵鎖鏈全部進入井裡之後,鎖龍井便不再冒出黑水,而且開始重新恢復到了往日的模樣。

“鎖龍井” 神奇現‍象背後的科學解釋

不少人都想弄清楚這其中的原因和奧秘,並且因此而產生了很多猜想。

唯物主義和科學思想告訴我們,鎖龍井中並不可能有蛟龍,也不會像傳說中的那樣興風作浪。之所以會出現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原因就在於這口井的底部,可能有一些地下河暗相通。

對地理知識有一定理解的人都知道,世界上的大江大河都交匯於海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無論是鎖龍井還是其他水井的底部,其實,都可能會和河流、溪水、海洋相通,每當雨季到來之時地下河水位就會上漲,而和地下河相通的井水就會發生變化。

由於鎖龍井底部的地下河水流湍急,並且其空間十分空曠,所以當地下河水流咆哮之時,就會不斷撞擊井壁而發出聲響,這種聲音和傳說中的龍吟十分類似,所以人們才會認為鎖龍井底有龍的存在。

雖然用科學思維進行解釋之後,鎖龍井的神秘之處似乎大有被削弱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任何自然現象,或早或晚,都可以用科學去合理而又完美的解釋。鎖龍井作為一口口流傳了千百年的古井,縱然和舜帝、大禹、劉伯溫以及蛟龍、日本人、地鐵線扯上了關係,卻依然只是一口口有年份的水井而已。

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已經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傳說中華人文初祖黃帝就是由龍幻化而成,他率領華夏兒女開創了一片新天地。古代社會中的君王由此堅持將自己視為龍的化身,所以才會以天子自居。

華夏兒女自認為是龍的傳人,自然會對龍格外尊崇,但時至今日有誰親眼見過龍的模樣?也沒拍下一張龍的照片,更沒有一點龍的遺骸與蹤跡,和龍相關的傳說故事倒是比比皆是,一個比一個神乎其神。

如果換一個角度去思考鎖龍井傳說的始末,我們可以發現原來這正是祖先對龍的崇拜而衍生出來的一種圖騰文化與精神象徵。如此迷人的故事口耳相傳,又不斷演繹,甚至隨著歲月與時俱進,這種延續本是就讓人沉醉,真相如何,反倒一點也不重要了。

4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她的101種生活|馬文婷:時間洗練選擇,進退方得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