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些遺憾,後悔之前的自己怎麼沒有把事情做好,把生活過好。而那些成功的人,只會享受當下的快樂和幸福,從前的過往只是當作一種體驗。這就是成功者和失敗者的區別。
其實想要從失敗中走出來並不難,曾國藩曾經透露過,世間所有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一個字,做到了自然就能翻身,那就是“熟”。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賣油翁》中有一個故事:康肅公陳堯諮擅長射箭,經常對自己的本領誇誇其談。有一天,一個賣油的老翁看到陳堯諮射箭十有九中,就微微點了點頭。陳堯諮就問老翁:“我箭法厲害嗎?”老翁說:“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是熟悉罷了。”
陳堯諮聽了很生氣,覺得這個老頭什麼都不懂,就在這裡亂說。老翁看他不服氣,就說:“我倒油的經驗可以解釋這個道理。”說著,就把一個葫蘆放在地上,把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上,慢慢地用油杓舀油注入葫蘆裡,油從錢孔注入而錢卻沒有溼。之後油翁收起葫蘆,說:“我亦無他,唯手熟爾。”
天下萬事萬物,想要做得好,都要經過千百遍的練習。
曾國藩在年輕的時候發生過一件趣事,他在家背書,結果家裡來了小偷。小偷原想等曾國藩背完書,睡著了,再去偷東西。結果等到半夜還沒有等到他背完,反反覆覆都是同一篇文章。實在受不了的小偷直接跳了出來,指著曾國藩大罵:“你這個笨蛋,背了這麼久還背不下來,還讀什麼書!”說著就流利地背出了那篇文章,之後揚長而去。
而曾國藩為什麼明知自己資質不佳,卻還是堅持讀書,就是因為他相信,如果把一篇文章讀熟了,讀爛了,自然就能背下來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也是一樣的道理。
曾國藩不管做任何事,必定堅持一個“熟”字,要求自己一點一點精進,務必讓每一個點都瞭然於胸,斷不會追求短時間內的效果。他常常勸誡弟弟們說:“凡天下庶事百技,皆先立定規模,後求精熟。即人之所以為聖人,亦是先立規模,後求精熟。”
意思是,天下各行各業,都是先定目標,然後在這個追求目標的過程中不斷熟練,達到精通的地步,普通人想要成為聖人,也是一樣的道理。
所謂“熟能生巧”,只有熟悉了一個行業或工作,才會有更深層次的瞭解,最後才會成為精通的人。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一生做官為人都受到老百姓的稱讚,他做官講究的是以德做官,他做人,講究的人人佩服!現在很多人一直想要成功,卻沒有辦法,不如多學學曾國藩的“熟”字訣。
古人曾用一副對聯,寫出了曾國藩難以企及的人生高度:“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社會上也流傳著“立業不讀曾國藩,閱盡詩書也枉然”的讚頌。
晚年時曾國藩覆盤了自己的一生,將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都加以總結,被後人寫進了《曾國藩全書》裡,這本書非常全面地介紹了曾國藩,從學習、工作、生活、慾望、事業等方面,寫出了給後人的一生箴言,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一個成功的人,不得不看曾國藩,學習他的處世之道,任正非曾經說過:“曾國藩的書信是我經商的戰略指導”,希望曾國藩也能成為你的戰略指導,為你的人生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