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在航天領域,我們提出了“新型舉國體制”,如今不光是從無到有,還取得了從有到好、到更好的持續進步。

其實,在航天領域裡或多或少都要有國家介入,或者說“舉國體制”的影子,比如說美國曾經有過,可是90年代經歷了大批公司倒閉的陣痛,日本有過,印度也想搞似乎都不成功。那麼,我們在“新型舉國體制”有哪些了不起的優勢呢?一、怎麼來理解航天事業的“新型舉國體制”?

根據檔案,危機哦們可以看到:

新型舉國體制是以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為根本目標,透過科學統籌、集中力量、最佳化機制、協同攻關,在國家重大科技專案組織實施過程中集中協調配置資源、有效發揮資源效益。

總結起來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舉國之力、舉人民之力,更容易去攻克那些在世界上都被稱之為難題的問題。

要知道,科技其實是兩個詞,包含“科學(研究)”和“技術(實現)”,兩者不能混同,“科學研究”是對一個問題多方尋求答案,而“技術實現”是採用所有可行要素達成目標。

航天因為是高新科技,發展隨時需要“科學研究”跟進“技術實現”,而舉國體制的優勢在於“技術實現”,即“集中力量做大事”,就像的當年造原子彈一樣。

另外,這裡面還有三個小標題是:“與市場機制充分結合”、“與開放的世界緊密聯絡”和“統籌考慮經濟性和應用性“。

簡而言之就是:

一方面透過資金引導、政策扶持,科創板上市等,鼓勵民營大幅進入商業航天領域,推動一批民營商業航天企業快速發展,早日達到spaceX水平。另一方面針對尖端的,短期沒有商業回報的方向,則是繼續由國有企業、國家資本推動。二、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一:可控的預算

一談到“航天事業”或者“舉國體制”,總有人懷有一種“入不敷出”、“投入龐大”,甚至拿“勞民傷財”來說事。

實際上,在當前發展階段,我們對於航空航天事業的投入並沒有很多人想象得那麼大,航天領域真正的“氪金大戶”是美國,如下圖:

可以看出,在“航天預算/投入”領域,美國人真算“一家獨大”,超過後面5個國家(歐洲+俄羅斯+中國+日本+印度)總和。

在這種情況下,新型舉國體制能夠發揮“預算的可控性”,這裡面有兩層含義:

一是透過反覆論證,綜合自身能力並分析別人走過的路制定合理技術路線,通常不會好高騖遠,也不至於保守,出來的東西不一定是頂級的,但是堪用,卻是隻用人家幾分之一的預算,獲得80%的能力。二是航天事業各級科研機構會非常認真地對待預算,和其它發達國家視預算為獲取更多預算的槓桿式花錢法,有著天壤之別。換句話說就是:制定多少預算,就花多少錢,往往還有結餘。

比如,美國的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NASA在1996年的預算是5億美元,建造的是8米口徑NGST,2002到2003年又改成6米以控制成本,但仍追加預算到8.25億美元,其實如成本控制好,預算規劃合理,這麼多錢是很寬裕的。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算是人類歷史上最具挑戰性空間望遠鏡專案,多花錢可理解,但這從側面暴露了NASA的預算控制能力差,對專案困難估計不足。

反觀中國航天超級專案,比如重型運載火箭長征九號的研製,儘管它還沒正式立項,過去幾年裡在走一個叫做“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階段研製立項”的階段。這個階段於2016年6月批覆,總經費15億人民幣,研製週期54個月。區區15億人民幣需要分佈在12個關鍵專案,而且12大項又細分940個小項,思考下每一個小項能獲多少經費。

另外這個專案研製中的目標定在了預算84%,必須儘量往這個上面靠,可最後花錢情況如何呢?截至研製週期最後六個月前,一共花掉了11.37億人民幣,僅僅佔預算的75.8%,簡直是節省得不能再節省了。三、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二:驚人的“投入-產出比”

中國航天事業拿著並不充裕的預算與投入,一面是彌補早期的技術差距,一面還要兼顧前沿新興的技術與需求,卻總是能夠憑藉相對有限的資源做出自己的成績。

美國NASA太空預算超過200億美元都不算稀奇,常年動輒百億美元的投入預算,即使歷代總統對航天領域興趣不同,但最終拿到預算從來都不“少”,無論是絕對數量還是預算佔比。

而中國航天,在“預算”層面不算是“富裕”的,無論是投入金額或比例,大約只有美國NASA的10%,在預算佔比不足NASA的20%,在GDP佔比不如NASA的25%。

記得2017年,中國航天預算還不到歐洲的50%,甚至曾一度低於俄羅斯的年投入,就是常年被一些人嘲諷“GDP只等於廣東一個省”的俄羅斯,都還拿得出不低於中國航天的投入。

即使如此,這些紙面上的“預算”數字並不能完全衡量中國航天的成績和實力,中國航天總是在受限的預算中發揮極高的“投入-產出比”:

2020年,就算面對全球疫情爆發,中國航天成績和進展仍然舉世矚目。比如:

嫦娥五號取樣,探月工程重大突破,這也是中國航天史上里程碑式的突破;

北斗系統完成,衛星導航里程碑意義的專案,全天候、全覆蓋、高精度;

天問一號發射,已經是世界該領域世界前二的存在+首次完成“繞-落-巡”。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基礎性航天成果,都是為航天未來“鋪路””成績,比如高分專項工程(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完成、長征五號B火箭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可達20噸以上等等。

可以看出,這裡沒有多花哨的概念,但是真的各個都有重要意義,說是成績一點都不過分。

你不要忘了,這一切進展都是建立在每年20億美元預算基礎上以及2020年疫情情況下,我們在航天這種“燒錢”領域中,成績相比於預算數字的“產出比”真的太可怕了,這一切就是建立在“計劃性”、“紀律性”以及“執行力”的新型舉國體制基礎上。最後的話:航天是太空時代的高鐵,新型舉國體制有成本優勢,投入能得到保證

航天領域,以中國目前發展階段而言,產業化尚未完全完成,商業化方興未艾,風險高短期收益幾乎看不到,全靠市場資本注入,且這種“大科學專案”動輒10年起步,沒有穩定的政策支援,根本完不成。

俗話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今我們能實現嫦娥奔月、天問探火,這跨越過億公里的距離,那是在這種新型舉國體制下,無數航天工作者一步一個腳印走下來的。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我的錦衣衛大人105:陸繹跟今夏同寢,醒後竟然不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