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自2010年以來,太空經濟規模已經增長超過70% 。

根據太空基金(Space Foundation)釋出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受到了冠狀病毒的影響,但是2019年全球太空經濟持續增長,達到了4238億美元。

這其中,商業化太空收入佔總太空活動的79%

據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估計,到2030年商業太空市場將達到1.4萬億美元。

這意味著以往由政府主導的航天活動,今後將更多地被私營企業替代。

提到航天界的私營企業,很多人就只知道馬斯克的SpaceX,一方面是馬斯克本人的名人效應,比如宣稱在2050年之前實現火星移民;一方面則是其自身的技術,比如開創了可以重複使用的推進火箭等。

但是盯上商業太空領域的億萬富翁可不止馬斯克一個,比如前段時間被他擠下世界首富寶座的貝索斯,從亞馬遜退休後也聲稱會將更多精力放到自己創立的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上。

太空是塊大蛋糕,尤其是太空旅行

商業太空經濟包括的範圍很多,包括太空裝置、火箭推進器、太空服務和運輸等等。

2018年,全球航天工業價值3600億美元,預計複合年增長率為5.6% ,這個數字到2026年預計將達到5580億美元,航天工業的商業收入也將達到3368.9億美元。

根據統計,去年全球航天工業中,

太空裝置市場:3690億美元太空推進市場:67億美元全球太空製造業、服務和運輸市場:15.4億美元

不過光有市場沒用,從商業角度來說,要刺激一項可行的投資,這個市場需要一個可擴充套件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以及一個遊戲規劃和一個新的角度

也就是說,需要一個新的可以講下去的故事。

現在,私營公司講的最多的故事則是一個近似科幻的場景——太空旅行,而在太空旅行的故事中,扮演主角的則是一個誘人的概念——可重用性

在以往,可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中只有太空梭,而助推太空梭進入太空的是裝滿燃料的火箭,在脫離之後就被拋棄,落入大海或者飄散在太空中,也就是說,這個可重複使用發射系統並不完全。

隨著SpaceX則給可重複使用發射系統加上了新的概念——可重複使用火箭,其商業價值立馬就受到了廣泛關注。

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表示,如果能夠做到像飛機般可重複使用的火箭,那麼進入太空的成本將減少多達100倍。這無疑給商業航天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據估計,到2030年,太空旅遊業的規模將達到230億美元

億萬富翁才能玩的遊戲?

說到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就不得不提到獵鷹9號運載火箭。

2015年12月21日,在協助將11顆Orbcomm OG-2商業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之後,獵鷹9號運載火箭成為了歷史上第一枚投入實用的可多次重複使用一級助推器的液體燃料運載火箭

雖然在投入實用上SpaceX是第一個,但是在同年的11月23日,成功發射的新雪帕德火箭是第一架透過卡爾曼線進入太空的垂直起飛/著陸(VTOL)亞軌道火箭,然後用降落傘成功降落。

新雪帕德火箭屬於藍色起源公司,由世界首富、亞馬遜公司創始人傑弗裡·貝索斯於2000年創辦。

除了SpaceX和藍色起源,已經開發出原型機的私營企業還有一家,名叫“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他的創始人同樣是一個億萬富翁,英國維珍集團董事長理查德·布蘭森

從SpaceX、藍色起源、維珍銀河來看,似乎只有財力雄厚的億萬富翁才能玩得起私人航天這種非常燒錢的遊戲,但是這就意味著小一些的企業就沒有希望嗎?

事實也並非如此,作為沒有那麼雄厚財力的私營航天初創公司,起步可以先從單項或幾項技術研發入手,爭取獲得第一步投資,而不是上來就想發個大火箭。

比如紐西蘭的Rocket Lab公司,其創始人是從未上過大學的工程師彼得 · 貝克

Rocket Lab專注於開發更快和低成本的有效載荷部署,在獲得了1.4億美元的投資後,如今已經成功幫客戶將衛星送入軌道實現商業化了

目前美國和歐洲的大多數太空初創企業都是由私人資助的,僅2020年一年,私人對航天公司的投資就創下了89億美元的年度新紀錄,其中美國佔據主導地位,近84%的資金流向了美國公司。

私營航天展開的新型太空競賽

以往,“太空競賽”指的是冷戰期間美國跟蘇聯在太空領域的過度競爭。

從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開始,到1975年美國登上月球進入白熱化,雙方在你追我趕的過程中,也極大地推動了航天事業的發展。

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太空競賽也就告一段落,美國也就漸漸縮減了太空活動的規模。

卡納維拉爾角空間軍基地自1950年來陸續建造的47個發射場截止2008年只有四個還保持活躍,並且只有兩個將在未來使用。

這就給了私營航天公司成長的機會。2020年獵鷹9號火箭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搭載四名宇航員飛向國際空間站執行任務

“這標誌著……有史以來第一次私營部門實體具備商業能力,可以安全可靠地將人們運送到太空。”美國宇航局商業太空開發主管菲爾·麥卡里斯特(Phil McAlister)在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時說。

這次發射也意味著未來NASA的宇航員以及其他有足夠資金實力的人不用再完全依賴政府經營的太空梭,透過私人公司的火箭發射也可以進入太空,並且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使得載人航天的成本也有所降低——從9000萬美元降低到5500萬美元。

但是在馬斯克的設想中,這只是他太空版圖的第一塊,按照他的時間表,SpaceX 計劃在2024年將人類送往火星,並在2050年之前建立一個可以自我維護的人類殖民城市。

同樣是世界首富的貝索斯也不甘示弱,2019年5月,傑夫·貝索斯公佈了藍色起源的太空願景,並計劃在2024年實施一個名為“藍月”登月計劃。

步伐稍慢的維珍銀河也在2019年2月22日首次嘗試了載運乘客測試,由太空船二號搭載太空船“團結號”,以接力方式,將“團結號”送上了海拔89.9公里的高空。

這似乎預示著私營航天企業之間的新型太空競賽正在形成,並且參加的“選手”還在增多。

比如來自中國的私營航天企業。儘管中國私營航天雖起步不久,但隨著2014來了中國國務院釋出的一份檔案首次明確提到了私營航天產業,目前也已有幾家公司在不同創新層面取得了成功,彼此之間競爭也很激烈。

在2018年,藍箭航天(LandSpace)的朱雀一號首次發射但第三級異常最終未能入軌,中國第一枚真正意義上的民營火箭於是被星際榮耀的“雙曲線一號S”拿下,該火箭2018年4月5日在海南發射場成功升空。

據首屆文昌國際航空航天論壇在會上表示,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國商業航天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60家

遺憾的是,目前中國還沒有像馬斯克或貝索斯那樣的把資金和激情投向前瞻性航天企業的科技大佬。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站出來支援該行業發展:“我希望政府能給私企更多支援,尤其是在民用航天領域。”李彥宏後來還對媒體說,他夢想著看到中國也出現一位私人太空探索的領軍人物,或者叫中國的馬斯克,並領導一家中國的SpaceX。

但是李彥宏本人有多大的航天志向不得而知,儘管他的資金實力也很雄厚——其身價超過149億美元。

8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小說:女婿最終答應岳母的條件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