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紅外線定義及分類
紅外線的工業及產品應用
紅外線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一.紅外線定義及分類
1.定義
3.分類
紅外線(Infrared,IR)是頻率介於與之間的,波長在760nm()~1mm(毫米)之間。它是頻率比紅光低的不可見光。藉助光學裝置,我們可以感受到紅外線,通常紅外線攝像機接收到紅外線後會將其轉化為可見的綠光。
高於(0K,即-273.15℃)的物質都可以產生紅外線。現代物理學稱之為熱。醫用紅外線可分為兩類:近紅外線與。含熱能,太陽的熱量主要透過紅外線傳到地球。
近紅外線(NIR Near Infra-red): 2.5μm ~ 0.7μm
中紅外線(MIR Middle Infra-red): 25μm ~ 2.5μm
遠紅外線(FIR Far Infra-red): 500μm ~ 25μm
極遠紅外線: 1000μm ~ 15μm
一.紅外線定義及分類
4.物理特性
有熱效應
紅外線頻率較低(頻率由低到高排序依次為:、微波、紅外線、)
紅外線只能穿透到原子、分子的間隙,會使原子、分子的振動加快、間距拉大,即增加熱運動能量,從宏觀上看,物質在融化、在沸騰、在,但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原子、分子本身)並沒有發生改變,這就是紅外線的熱效應
資料傳輸(目前技術已淘汰,由藍芽代替)
紅外:速度, 57600K/bps~19200K/bps(對準、直接、0-10米,單對單)
藍芽:1.1Mb/s~2.1Mb/s或更高(10米傳輸,加強後可達100米,可以繞彎、不對準、不在同一房間, 連結數目可達7個, 同時區分硬體)
穿透雲霧能力強
波傳播有一特點, 波長小於障礙物,波將會被反射、折射或吸收; 波長大於障礙物,波繞過障礙物繼續傳播。由於紅外線波長(0.78μm-1000μm)較長, 大於雲霧中小水滴的尺寸, 可以繞過它們傳播, 因而穿透性較好。不過波長接近可見光的近紅外線(波長較短的紅外線), 穿透雲霧能力就不太好
二.紅外線的工業及產品應用
1.應用分類
紅外線探測(自身不產生紅外線)
利用自然外物均可發散紅外線的特性, 進行檢測的裝置產品。如測溫儀,夜視儀, 紅外成像儀,紅外智慧高速球等。
紅外線控制(自身產生紅外線)
利用紅外線的資料訊號可傳輸性及熱效應,進行無線控制或高溫殺菌的產品。如電視遙控器, 汽車鑰匙, 紅外滑鼠, 紅外來鍵盤,接種用消毒器, 光波爐等。
醫用(自身產生紅外線 近紅外線(0.76-15 μm) 、中波長紅外線、遠紅外線(1.5-400 μm))
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特性,作用到人體真皮層、內部器官、骨骼、神經。可使用在風溼關節炎,、腸炎、胃
炎, 神經炎,痙攣性麻痺,挫傷,凍傷創面,慢性靜脈炎,術後粘連,神經性皮炎,等。如美容儀、光浴機、紅外線輻射治療儀等。
三.紅外線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1.危害
紅外線是一種, 對人體可造成高溫傷害。較強的紅外線可造成面板傷害, 其情況與燙傷相似, 最初是灼痛, 然後造成燒傷。
由於眼球含有較多的液體, 對紅外線吸收較強, 因而一定強度的紅外線直接照射眼睛時可引起白內障。白內障的產生與短波紅外線的作用有關;波長大於1.5微米的紅外線不引起白內障。一定區域間波長的紅外線長期直接接觸,也會引起面板彈性缺失,導致面板衰老。
三.紅外線的危害及防護措施
2.防護措施
裝置
採用改革工藝, 如透過機械化、自動化, 工人遠離紅外線源。能密閉的紅外線源採用隔絕裝置, 不能密閉的採取隔熱措施。反射性隔熱措施有鋁箔、玻璃或鋼板製成的屏障, 應有最大光反射率, 表面光潔, 可拋光或塗反光材料。吸熱性隔熱措施有水藻、石棉板、玻璃棉板等, 以表面粗糙為宜, 有一定厚度, 以增強吸熱效率。
作業人員(崗前人員需健康檢查, 禁止有眼疾、面板病或紅外線過敏者從事該作業)
(1)封閉光源和光路。
(2)加強個人防護, 避免直接裸眼觀看強光源。強紅外輻射作業人員要常規佩戴合適的防護眼鏡, 鏡片內含有
氧化亞鐵及GRB無色鏡, 能有效地吸收90%以上的紅外光譜。
(3)採用遠距離隔離和材料隔離防護, 高溫作業時穿白色的防護衣帽。
(4)加強衛生教育, 開展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