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現在的80和90後,都經歷過那個不算富裕,卻人情味兒十足的年代。

那時候還小,家裡物質條件差,吃飯時間到,我們每人領一套碗筷。有時候和小夥伴跑到院子一邊玩兒一邊吃。玩兒的起勁,一不小心,碗就打碎了。那時候的碗多是瓷質的,一摔就碎。家裡的碗也是有數的幾個,摔壞一個,肯定要捱罵。那時候就感覺自己像犯了天大的錯誤,不敢和父母親說。

現在物質條件好了,除了瓷質碗,還有塑膠碗、不鏽鋼碗,超市裡一買一大摞。而我們也長大了,再也不是那個冒失的小孩,再不會摔壞碗了。即便摔壞碗,也不再是天大的事。但天大的事,令人沮喪的事,卻沒有遠離,只是換了一副面孔,另有其事。

小時候愛玩兒過家家,尤其愛扮姻緣。那時候以為,結婚是那樣一件簡單,又理所當然的事。“結婚”以後,我們兩個小孩開始做飯,你拔小草,我撿石頭,假裝切菜做飯,忙得不亦樂乎。

長大後才明白,小孩兒最愛扮姻緣,但最不能兒戲的也是姻緣。

小時候,我們和鄰居關係好。誰家吃個稀罕的,餃子啦、炸糕啦,總會惦記著老鄰居。趁著還熱乎,滿滿盛一碗,怕涼了,在碗上面再扣上另一隻碗。一聲熱情的吆喝,一抬手就能從那不高的牆頭遞過去。

如今,我們都成了城裡人。對門鄰居住了好多年,見面都不知道叫啥名。前段時間,由於疫情沒能回家過年,一個北漂獨居女孩洗澡被困衛生間達30小時,期間有鄰居路過,聽到呼救卻因猜疑是否為真最終未能施以援手,幸虧一個小夥子機靈,這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她救出。在這30個小時裡,她不停敲衛生間的水管子,但鄰居們卻未曾關注,未曾留意。那句老話“遠親不如近鄰”似乎正被時代遺忘,被城市的樓群割裂。

小時候,破了的東西,總要拿來修。衣服破了,媽媽就在燈下縫縫補補。衣服不多,縫好了第二天還要穿。收音機壞了,爸爸就把它“大卸八塊”,認真研究,找到“病根兒”,再裝好的時候,月亮初上,倦鳥歸巢。工廠叔叔下班來家裡串門兒,大家又能開開心心地邊嘮嗑邊聽廣播了。

現在,東西壞了,都愛換新的。我們好像對身邊的事物失去了耐心,失去了那種願意用一個下午細細拆解和了解它的耐心。很多時候,我們在充當一個忙碌的行者。太陽昇起,也意味著開始了忙碌的一天,家、地鐵、公司。身邊的人、物,或者一段關係出現問題,我們不願停下來將其“拆解”,仔細尋找其中緣由,寧願一棄了之,再去尋找新的。

子愷先生的畫,筆法簡單,畫面古樸,最重要的是透著一股濃濃的人情味。它向我們昭示,曾有一代人那樣活過。但願忙碌的我們,在這個飛快的世界裡,能夠偶爾抽一點空,靜坐,燃起一支菸,盛上一盤果,看看桌上升騰的煙氣、望望窗外別緻的風景,摸摸自己內心的理想。

有時候,這個世界越快,我們越是要慢下來。因為慢下來才能觀察,慢下來才能品味,慢下來才能思考,才能回味,才能更好地出發,更好地走好下一段路。

11
最新評論
  • 美國"TikTok難民"湧入小紅書,背後的故事與挑戰
  • 怕了宜家了,這波好物推薦,我先磕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