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重溫了一部經典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電影裡面,女主問了殺手裡昂這麼一個問題,讓我沉默深思了許久。

當電影中女主遭遇自己父母毆打之後,她問里昂:“生活是否永遠艱辛?還是僅僅童年才如此?”里昂卻只是淡淡回答道:“總是如此。”

是啊,不論是稚嫩的童年時代,還是到現如今的長大成人,每個人在生存的過程中都勢必會感受到生活的重擔。

因此,當我們為現實所逼迫,就不免會心生感慨:人生為何如此苦不堪言?究竟是自己命中無福?還是上天在給予自己磨礪和考驗?

關於這些人生問題的解答,其實早些時候,佛門高僧星雲法師就給出了很好的解釋。

大師坎坷的一生可謂是人生苦楚最真實的寫照:童年時便揹負喪父之痛;中年時舉步維艱地在佛光山開山建設;晚年時飽受病痛折磨,還要蒙受世俗謗佛之舉等等。

然而在面對這些常人所不能忍的苦楚時,星雲大師卻絲毫沒有自悲自憫,反倒是動心忍性,“轉煩惱為菩提,化痛苦為歡樂”。

那麼,相較於常人而言,星雲大師究竟是如何看待人生苦難的呢?他又是如何轉化苦難,並借之來昇華自己,最終讓苦成為人生的增上緣的呢?

對此星雲法師是這般解釋的,接下來我們便一起遵循法師的開示,去探求破除人生苦楚的密匙吧。相信看完之後,你便會對人生有一個全新的認知了。

01人生為何這麼苦?原來,苦是人生實相

為何星雲法師能夠從容應對人生的蕭瑟苦楚呢?不為其他,只因為法師認識到:人生喜樂是偶然,唯獨苦澀是實相。苦是人間的實相,很多人認識不到這點。

星雲法師把人間疾苦分為八種:分別是生、老、病、死,愛、恨、別離、求不得。這八苦便是人生皆苦的本質,也是一切苦難的根源。

生老病死不難理解,它是人身肉體機能的更替規律。在這個變化裡面,我們會感到無助,因為無法左右事物的變化,所以就感到很辛苦。

愛、恨、別離、求不得也是苦,這四種苦則源於內心。因為和他人生恨,所以相見之時,內心就會起嗔意,是苦。

愛上一個人,卻不敢表白,逐漸患有相思之疾,是苦;和親人、愛人、友人,相忘於江湖,有別離的傷感,是苦;心中慾望太重,想這個、想那個,求不到的也是苦。

由此可見,每個人生來就是要在苦海中自渡的,任誰也無法脫離其中,獨善其身。

唯有當我們認識到苦澀是人生常態之時,我們才會更加了解生命的真相。也正是因為痛苦,我們才能更加透徹地瞭解到自己內心所想,以及自己所熱衷的生活方式是什麼。

就好比看透了生老病死的真相,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那麼執著於生死問題時,所產生的痛苦也就會因此消減。

同理,內心看淡一切世俗名利,有了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自在灑脫,沒有對貧瘠生活的恐懼擔憂,那麼即便是在苦難相伴的紅塵中,同樣也可以體會到深切的歡樂。

因此,痛苦是人生常態,關鍵還是在於自己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生活中的痛苦。

向外看,生活自然不會專門為難你一個人;向內看,痛苦在於你自己,走出苦難枷鎖、尋找歡樂出口,也在於你自己。

02苦,是人生的增上緣,吃苦,才能精進

星雲法師說:“遭逢苦難是人生的常態,卻也是每個人精進自身最好的契機所在。”

成功的人生註定要和痛苦相伴相隨,通往巔峰的每一步都勢必如履薄冰,寸步難移;但也正因如此,苦盡之後,方可安享香醇的甘甜。

畢竟不苦,永遠是弱者的專利;唯有將苦視作人生的增上緣,這才是強者身上最顯著的標籤。

“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想必不用多說,戰國時期的卓越政治家蘇秦,年輕時人微言輕,走到哪裡都不受待見重視。甚至回到家裡,還要備受妻子父母的譏蔑。

在嚐遍人情冷暖,看透世態炎涼之後,蘇秦幡然醒悟。於是痛下決心,發憤讀書,誓要做出一番豐功偉業。

至此之後,蘇秦每日都要讀書讀到深夜,睏倦疲乏之時,錐子戳傷和頭髮牽扯的劇痛都會使他振作精神,繼續苦讀。

所幸皇天不負有心人,蘇秦因為自身的努力,最終讓他成為身兼六國宰相的大政治家。事後不僅家人改變了對他的態度,就連當初不認同他的王侯,也都紛紛向之投以敬意。

從蘇秦的故事中我們不難得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對於不甘言敗的人而言,生活的苦澀,永遠不會成為讓他們向現實低頭的理由。

相反,這些常人難以忍受的辛酸,只會不斷磨礪他們的意志,成為他們成長道路上的墊腳石、增上緣。

所以說,人生皆苦固然沒錯,卻也同樣需要我們學會苦中作樂,自行超脫。生命中一切不適不順,其實都是對人生最有益的修煉,是對靈魂最深刻的探索。

人在困苦時,方知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人在困苦時,方知浮華外在和內心何求;人在困苦時,方知靈魂的高尚所在。

只有在徹底經受苦難洗禮之後,方能見證更加強大,更加完美的自己。

03把吃苦當成吃補,用委屈撐大自己的心量

那麼說到這裡可能就有朋友會問了,面對一切違逆遭遇,只要照例全收,來者不拒,就能夠換來人生的成就嗎?非也。

星雲法師說過:“吃苦不是兒戲,首先就是要發心‘大而端正’。”

何謂發心“大而端正”?說白了就是要甘願吃苦,要把吃苦當成吃補,用好的心態去接納生活中的一切煎熬。

相信真正長時間堅持過跑步的人都會明白一種感覺,那就是:跑步,絕對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事情。

既然選擇了這項運動,就必須要對它心生歡喜,不能斷斷續續,更不能去厭倦跑步時身體上所感受到的乏力疲憊。

如果事後很久不跑步的話,再一次接觸長跑,腿就會特別特別痠痛。可能接下來長時間內都無法再次運動,如此一來,過往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徹底地付諸東流了。

事實上,吃苦也就是一場人生的長跑。既然選擇了用吃苦的方式來成就自己的人生,那麼在整個過程中就必須要學會堅持,學會去接納途中所遇到的種種不適。

特別是當一個人心生委屈之時,我們難免會倦怠,會心生嗔怒。但無論世界怎麼變化,生活給我們多麼大的打擊,都請記住,吃苦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面對委屈,我們要學會在受委屈的過程中吃補,他人造業作孽,是他人無德;在對方的“鞭撻”下,我們可以學會包容,學會用委屈來撐大自己的心量。

如此一來,即便是壞的行為也能帶來好的影響。越是主動吃苦,甘於吃苦,付出的代價就越小,而收穫卻越大。

所以說,對於生活,我們再如何不滿意現狀,都還請用忍辱的心境去面對,如果你不選擇苦一陣子,也許就真的只能苦一輩子。

人生就是如此,耐得住寂寞才撐得起繁華,該奮鬥的時候不要選擇安逸,該吃苦的時候不去選擇逃脫。

相信選擇,篤定自己,有如此心性加持,未來才會有“撥雲見日,終見青天”的美好時刻。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永珍,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34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讀書隨筆:《我就是這般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