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是一本我二刷的小說。第一次閱讀是在2018年,最近又翻出來,是因為看到了電視劇,又想起了這本書。

看過小說很久了,看到電視劇的一瞬間,就回憶起當時對小說的喜歡。但是電視劇看了幾集後,就發現自己一如既往地對劇沒耐心,索性又看了一遍書。

唯有愛情,未沾算計

電視劇是很好看的,但我幾乎沒有完整看過一個電視劇,這個劇也一樣。但是透過劇,我非常明顯的感覺到我喜歡小說中的男主,他機關算盡,算計無數人,唯有他的嫿嫿,他們的愛情,沒有沾染算計。

從剛開始班嫿覺得二人八竿子打不著,到班家姐弟埋寶被容瑕撞見的尷尬,再到容瑕在朝堂為班嫿鞭打沈探花發言。這大概算得上是一個好的開始,畢竟男主的行為從一開始就避開了“追妻火葬場”。

也不知道他的愛是從何時開始發芽的,但從它發芽開始就接受著主人的精心澆灌。我一度覺得,可能是見色起意而後一往情深,但若真是這樣,那麼容瑕在那麼小的時候就記住班嫿,然後在心裡惦記到現在,就覺得……有些不當人。

應當不是吧,可能是慧眼如炬,一眼就透過表象看到了靈魂!畢竟嘛,容瑕是一個君子。

說容瑕是一個君子,也確實,但他絕對不是一個迂腐的君子。他不因著名聲躲避班家眾人,不拘於習俗而陪著班嫿回家過年,放掉規矩在登基為帝時執班嫿之手受人朝拜,他敢將寵愛明晃晃的告訴所有人。他的愛光明正大,也不拘小節。

班嫿呢?班嫿是一個會愛自己的女人,她愛的力量是從內往外的。所以,她受得住他的愛,也給得起自己的愛。

班嫿從小就是家裡的寶,錦衣玉食、千嬌百寵,也得皇家青眼。她從不委屈自己,喜歡什麼就穿什麼,喜歡打扮成什麼樣子就打扮成什麼樣子,管別人說什麼,自己喜歡就好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吧,三次被退婚又怎樣?她班嫿依然是最美的女人,依然配得上容瑕。愛情裡,合該沒有低人一等。

我同樣沒有看出來,班嫿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容瑕的,但這份喜歡當是從出現就被放縱著,任其自由生長。大概班嫿這裡真的是見色起意吧,畢竟“長得好看的男人,總是值得讓人多看兩眼的”。

班嫿總是像這樣坦然,但同樣很透徹。嫁為人婦,便是人婦,她不會真的嬌蠻任性地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從未想過讓容瑕陪她在孃家裡過年、比如放縱前朝皇室。

雖說班嫿答應嫁給容瑕算是隨性之舉,可之後她便將他放在了心上,給足了關心,也給足了支援。“患難與共”一詞非常的水到渠成,天家更替的選擇也似乎不用猶豫,或有其它考量,但更多的是一腔真心。

鮮活溫熱地活著

班嫿、容瑕的愛情之外,班嫿的家是我第二個喜歡的點,是真正的和和美美。

爹孃的愛情、姐弟的親情、對祖母的敬和孝,等等等等,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個家是連在一起的,每個人的心裡都記掛著彼此。

祖母離世時的悲傷、班淮遇險時嫿嫿的驚怒、班嫿出嫁時班恆揹著她出門,這三個場景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裡。讓我看到一個班家:分明有著高門大戶的貴氣,卻也有著農家小院的溫馨;有著紈絝本絝的不著邊際,卻也有著界限原則的約束;有著糊塗人糊塗到底的既視感,卻也有著自保周全的精明……

班嫿長在這樣的班家,也是這樣一個簡單到然人覺得一眼就能看穿,但又複雜到讓人如何也看不全的人。但不論怎樣,她是實實在在的鮮活、溫熱。

拘於禮數、受制於利益而刻板冷漠的家庭在京城比比皆是,謹小慎微以至於丟了自己個性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這本就是這樣一個世界,有太多的人牽強的活著,在多思多慮中變得麻木。

太多人沒有選擇的權利,怎樣活著永遠排在活著的身後。這樣來看,班嫿在夢中看到自己死去,卻更關注死地美不美,實在是灑脫。

不必落井下石

在這本書裡,我喜歡容瑕和班嫿的愛情,喜歡班家的親情,但更喜歡班嫿這個人,或者說班家這群人,實在是赤誠也通透的很。

恃寵而驕的人家太多了,但班家恃寵但卻沒有驕到哪裡去,舉家上下對自己的定位非常清楚。無實權就是無實權,是紈絝就是紈絝,受天家青眼那就是受天家青眼,那些虛的都不費心費力地去裝。真實的讓人感覺他們對人總是坦誠的。

不過確實如此,惠王去世,在這麼一個勢力的城裡,唯有班家真心實意的擺著路祭,唯有班嫿真心實意的道珍重。過往的矛盾摩擦怎麼都比不上“逝者為大”,若是計較著那些事情而落井下石,班家的赤誠就打了折扣。

別人求助上門,幫不幫自然都看個人,班家尤是這樣。哪怕是皇帝吩咐打了的人,別人都避之不及,但求到班家,班家卻伸出了援手。不是敢冒犯皇帝,只是願意救人罷了,沒有那麼多彎彎繞繞,只是做事。

這麼一想,班家倒是很大氣。不是送容瑕珍藏孤本的那種大氣,而是能容人的那種大氣,而班嫿,算是完整擁有了這份大氣。

班嫿和謝婉諭、石飛仙的矛盾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但是班嫿依舊鞭打了碎嘴編排謝婉諭的人,依舊在石飛仙遠走苦寒之地時送去銀錢衣物。有很多時候,矛盾不可避免,但因為這點兒矛盾就改變了自己處事的原則,也是不值得。

同班嫿、石飛仙的恩怨兩消一樣,整個故事的結局也讓人唏噓。愛情是足夠完美的,讓人感慨的是皇家和班家的情誼,是皇后、公主和班嫿的情誼,是人心亦是人之常情。大概,真實就要有不完美。

好了,就不多說了,“愛嫿之心,日月可鑑”!

-END-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揭秘100塊怎樣健康又營養的度過一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