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導演庫布里克曾說,在剪輯臺上可時時發現剪輯的魅力所在,拍攝的整個過程和一件作品的成敗與否,最後都透過剪輯師來完成,由此可見剪輯工作的重要性。但在學習影視剪輯後期專業的大軍中,不乏一些學生過於偏重技術,而忽略理論積累的現象。
01
《眨眼之間》
書籍介紹:
作者沃爾特·默奇早年在南加大學習電影技術期間與弗朗西斯·科波拉和喬治·盧卡斯相識,成為科波拉在舊金山成立的Zoetrope電影公司早期骨幹之一,也是新好萊塢運動中最為知名的音響設計師和剪輯師之一。他曾剪輯或擔任混錄工作的作品有《現代啟示錄》、《教父2》、《教父3》、《布拉格之戀》、《人鬼情未了》等,1977和1980年,他憑藉為影片《英國病人》和《現代啟示錄》作出的創造性貢獻兩度獲得奧斯卡獎。
02
《魅力剪輯》
書籍介紹:
全書由電影剪輯歷史和電影剪輯實踐出發,對剪輯思維和剪輯技巧進行細緻梳理。“情節走勢結構圖”、“跳切”、“省略”、“多重蒙太奇”、“立體剪輯”等諸概念與章節非常值得觀看。
本書作者周新霞是公認的行家裡手,但作為幕後工作人員,她還不為大多數所瞭解。她是中國電影集團公司一級剪輯師、中國電影剪輯學會常務副會長、北京電影學院客座教授,剪輯的影片《大閱兵》《四十不惑》《日日夜夜》都曾獲得過國內國際各大電影節大獎。
03
《電影剪輯技巧》
書籍介紹:
本書由卡雷爾·賴茲和蓋文·米勒聯合編著,原版書籍於1968年出版,直到2008年被翻譯成中文,書中所舉例項大多為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的作品。作者對於世界各地電影界的新“學派”,對於影片剪輯方面的新方法作了研究和報道,特別是概括地總結了新浪潮派電影和個性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書中還提到了特呂弗、戈達爾、雷乃和安東尼奧尼四位著名導演,並比較詳盡地討論了他們四種不同的電影風格。
本書不僅是提供給專業剪輯工作人員使用的學習參考書,同時也可以提供給電影導演和編劇在業務的探討中作一些有益的參考。透過本書,大家不僅可以瞭解一些電影專業知識,也可以進一步瞭解現代電影的發展趨向。
04
《影視剪輯》
影片介紹:
本書作者聶如欣是國內知名學者,曾在北京電影學院和德國科隆媒介藝術學院等高校學習,曾擔任影視劇導演、編劇和剪輯工作。他在書中的論述和講解多以當代電影為例,選擇了人們所熟悉和了解的影片,並且一改過去的教材在技術介紹方面的滯後性,介紹了很多剪輯方面的新方法、新理論,對於當代電影學習者、研究者來說尤為重要。
這是一本說得透徹、看得明白、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影視剪輯教材,適用於電影學專業的學生,以及電影業餘愛好者閱讀。從內容的與時俱程序度、觀點的獨特性方面,《影視剪輯》可謂是眾多同類書中的佼佼者。
05
《頂級電影剪輯大師訪談》
書籍介紹:
本書獨家採訪了17 位世界頂尖電影剪輯大師,包括中國的廖慶松、張叔平,美國的安妮·考特斯、理查德·馬克思等人,他們從個人經驗和專業角度分享了對剪輯過的電影、合作過的導演以及不斷改變的工作媒介的看法。本書收錄了大量珍貴的電影劇照,生動地向讀者展現了那些經典電影情節編輯創作中的故事。
本書適合所有電影愛好者和電影行業的從業人員,尤其是那些想成為優秀剪輯師的人閱讀。剪輯師豐富的剪輯經驗和對電影敘事藝術的理解將會使讀者從剪輯這門減法藝術中學到更多的精髓。
06
《實用影視剪輯技巧》
書籍介紹:
本書是2006年出版的剪輯類書籍,裡面詳細介紹了剪輯的性質,任務,學習方法,尤其是對蒙太奇的理解可謂深刻而獨到,並總結了一整套具體操作的規律和方法。此外書中引用的片例多為紅色題材的老片子,還有其他剪輯書籍沒有的戲曲的剪輯,從中可以窺見業界前輩是運用剪輯的技巧。
作者傅正義是國內著名剪輯師,被譽為“中國第一剪”,由他參與剪輯的影視作品多為大家耳熟能詳,如《紅樓夢》、《三國演義》、《四世同堂》和《焦裕祿》等。傅正義對影視剪輯理論與實踐進行大膽探索,提出“剪出戲來”的主張以及影視片剪輯的三大因素理論,即動作因素、造型因素、時空因素要有機地結合起來。在處理影視片的節奏上,他既作“加法”,也作“減法”,因而他剪輯的影視片在節奏上都準確流暢,富有創造性和藝術表現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剪輯風格。
07
《電影靈魂深度的溝通者—廖慶松》
書籍介紹:
本書作者廖慶松被尊稱為臺灣新電影保姆”,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幾乎和臺灣每一位重要的導演都合作過,尤其是和侯孝賢合作近四十年,一起成長,若要懂侯孝賢,不妨讀讀慶松。由廖慶松操刀剪輯的電影超過70部,他的經歷,被形容為“就像是一本臺灣藝術電影史”。該書採用訪談的形式展開,讀者能從隻字片語中捕捉廖慶松在工作中的態度、溝通力和剪輯思想。
08
《剪輯之道》
書籍介紹:
布克獎得主,《英國病人》原著作者邁克爾·翁達傑和三次斬獲奧斯卡的剪輯大師沃爾特·默奇的交談實錄,全文記述了默奇剪輯《教父》《對話》《現代啟示錄》《英國病人》等重量級影片的創作心得。在這些對話中,默奇的剪輯觀念、電影觀念乃至整體的藝術觀念表現得淋漓盡致。跟隨其創作軌跡,可以看到他以及同時代的科波拉、盧卡斯這群有才氣的電影大師,如何從獨立製作起步,成立反好萊塢的西洋鏡公司,再創作出《現代啟示錄》這樣的里程碑作品。
書中還談到了文學、音樂乃至易經、夢境等與創作息息相關的“題外話”。無論是電影製作者、影迷還是小說家等其他藝術工作者,或許都能從中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09
《看不見的剪輯》
書籍介紹:
本書透過分析經典影片《畢業生》、《唐人街》、《後窗》、《法國販毒網》、《十二怒漢》、《體熱》、《一夜狂歡》和《虎豹小霸王》等片中的剪下點截圖,詳細探究了轉場的使用、動勢的建置、音樂與動作的契合、為演員表演和攝影角度查缺補漏等剪輯技巧,將剪輯師如何巧手慧心地操控觀眾的觀片期待,又如何設定各種“圈套”來引誘我們對故事的發展欲罷不能,揭示得一覽無餘。
作者鮑比·奧斯廷是長居紐約的剪輯師,其丈夫為好萊塢傳奇剪輯師山姆·奧斯廷(代表作《唐人街》《畢業生》)。2002年,她與丈夫合著了講述剪輯工作的著作Cut to the Chase,該書廣受讚譽。
10
《剪輯的語法(插圖修訂第2版)》
書籍介紹:
這是一本簡明直觀的基礎剪輯教程,對剪輯六要素——資訊、動機、鏡頭構圖、攝影機角度、連貫、聲音做了細緻入微的介紹,能夠幫助新手剪輯師建立剪輯的流程和系統,重新審視自己的作品,改善剪輯技巧。
作者總結出四十六條常用的剪輯原則,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各類剪輯技巧和方法並最終用於實戰。全書圖文並茂、案例豐富,深入淺出地展開每一個剪輯話題,便於翻查、容易上手,是每位電影愛好者、剪輯初學者和從業者的必備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