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9日報道,巴西的新冠死亡人數超過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在總統博索納羅混亂的領導下,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早已屈服於否認主義、混亂無序、冷漠、享樂主義和江湖醫術——26.6萬多人因此喪命。問題是,巴西的疫情防控失敗是否會構成國際威脅,損害其他國家來之不易的成果。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上週表示:“如果巴西不認真對待,那麼它將繼續影響那裡的所有鄰國。這不只是巴西的問題。它關乎整個拉丁美洲,甚至更遙遠的地方。”
報道稱,巴西已成為新冠病毒P.1變種的嚴重滋生地,P.1變種首先在亞馬遜雨林中被發現,現已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二十多個國家中出現。P.1變種更具傳染性,並且可能讓一些新冠康復患者再次感染。P.1變種於1月初開始在亞馬遜城市馬瑙斯傳播,然後席捲南部。上週晚些時候,研究機構Fiocruz宣佈,包括P.1變種在內的“值得關注的變種病毒”已經在所研究的8個州中的6個州占主導地位。
巴西新冠病毒觀測站的生物數學家羅伯託·克萊恩克爾(Roberto Kraenkel)說:“這些資訊就像一顆原子彈。我對發現的(變異)水平感到驚訝。媒體不明白這意味著什麼。所有值得關注的變種都更具傳染性……這意味著疫情進入加速階段。一場災難。”
報道稱,巴西各地的科學家對未來幾周的情況深表悲觀。大多數州ICU病房的使用率至少為80%,有些州則高得多。為了在全國範圍內尋找醫院資源,有的病人被迫從一個州轉移到另一個州,有時要跋涉數百英里。在沒有呼吸機的情況下,護士們只能手動給感染患者的肺部打氣。公墓沒有地方下葬。冷藏集裝箱等在醫院外接收屍體。全國各地的人都死在家裡,無法得到治療。
這種情況對巴西和世界都是不可預測的。當病毒在人群中傳播時,它們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變異。新冠病毒已經感染了全世界超過1.17億人,產生了無數的變異。
科學家們表示,在免疫力不斷增強的社群,失控的疫情會產生更危險的變種。世界上毒性最強的變種之一出現在馬瑙斯這個受打擊最嚴重的城市之一絕非巧合。
華盛頓沙賓疫苗研究所(Sabin)應用流行病學副所長丹尼斯·加勒特(Denise Garrett)說:“如果不是所有國家都控制了疫情,那麼沒有一個國家是安全的。在像巴西這樣沒有限制、防疫政策寬鬆的國家,確實是變種病毒的溫床。”衛生分析人士表示,最好辦法就是採取更嚴格的防疫措施。然後迅速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運動
但在巴西,這似乎都不太可能發生。巴西沒有國家層面的協調性。由於疫苗短缺和政治內訌,疫苗推廣工作停滯不前。這讓巴西陷入混亂:每個城市、每個州、每個巴西人都有自己的主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乎沒有科學家認為巴西有能力阻止這場“大屠殺”。
報道稱,巴西地域遼闊、又有多元化和不平等。疫情總是難以控制。但考慮到它的內在優勢——年輕的人口、溫暖的氣候、全國性的疫苗接種計劃、全民保健,起初外界有理由相信巴西會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但事實並非如此,而且現在的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糟。博索納羅一開始就淡化疫情的風險,反感基本的衛生措施,對疫苗持懷疑態度並宣傳“奇蹟療法”,這讓他在世界領導人中“與眾不同”。
隨著全國各地的疫苗劑量用盡,巴西政府一再縮減預期進口的疫苗數量,博索納羅宣佈,他將派遣一個高階官員代表團前往以色列,調查一種未經測試的鼻腔噴霧劑。博索納羅上週宣稱:“它甚至看起來是一種神奇的產品”。
然而,當每日死亡人數創下歷史新高、衛生系統瀕臨崩潰、地方官員宣佈施行緊急限制措施時,博索納羅大發雷霆,還譴責對商業活動的限制。他在戈亞斯州對聽眾說:“別再大驚小怪和抱怨了,人們還要哭多久?人們還要在家裡呆多久,關閉一切?沒人能再忍下去了。”
《巴西環球報》的專欄作家貝爾納多-梅洛-弗朗哥(Bernardo Mello Franco)說:“博索納羅的話令人震驚,而且反科學。但他們正在影響相當一部分的巴西人。他們正在破壞健康措施,煽動人們違反措施,稱待在家的人是一群懦夫。”
巴西著名醫生德拉齊奧•瓦雷拉(drazio Varella)在《時代》雜誌上寫道:“我預料到在疫情期間巴西的情況會很困難,但我從未想過我們會生活在如此殘酷的鬥爭中,有政黨、大規模集會,還有那些不關心自己家人生命的人在傳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