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無論失敗,還是成功,都是釋放我們全部潛力的最終要素。

01

失敗是最大的成功

在早期發展階段,火箭往往會爆炸、偏離航線或者以別的方式爆炸,作為登月先鋒發射的火箭也不例外。

對於新興事物,我們允許失敗的存在,並且透過不斷的失敗累計經驗,為未來的成功打下基礎。

“快速失敗、經常失敗、向前失敗”的口號,一度在矽谷風靡。

但是這種對失敗毫不在乎的態度,令大多數火箭科學家感到憤怒。在火箭科學中,失敗可能意味著喪失生命,還可能讓納稅人損失數億美元的資金。

對於我們每一個人,我們會害怕失敗。

失敗意味著我們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周圍的人會對自己失望。為了躲避失敗,我們會與我們想要做的事情保持一定的距離,漸漸地,我們會離自己想要的東西越來越遠。

若要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我們需要重新定義自己與失敗之間的麻煩關係。

快速失敗不僅不適用於火箭科學,在其他領域也是錯誤的。當我們處在這樣的狀態時,我們並不會從錯誤中吸取教訓,錯誤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

當失敗的原因歸咎於外部因素時,我們也會失去了改變自己的理由,為錯誤的再次發生埋下了伏筆。

快速失敗不是目的,快速學習才是目的。

我們應該慶祝自己從失敗中獲得了教訓,而不是慶祝失敗本身。馬斯克的火箭試飛已經連續失敗三次了,大家都處於低谷。堅持、放棄,十字路口上的選擇永遠不會容易。

但馬斯克在前面三次的失敗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對機器進行改進,對相關部件進行迭代,終會是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開局不一定要盛大,只要結局完美就行。

短期看似失敗的事物,當至於時間的長河中,就會發生逆轉。只有量變後才會有質變,突破性技術往往有一個進化的過程,它不是革命性的。

輸入,遠比輸出重要。

為了提升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能力,NASA會在一份名為“飛行規則”的檔案中羅列了人類在航天飛行中犯過的錯誤。

不斷地輸入,是一個持久的過程。

外行人專注於獲得成功並期望得到短期結果,專業人士則耐得住寂寞,眼光長遠,並優先考慮輸入,不追求短期回報。長期的輸入及不斷調整,下一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無論何時,我們都不應該害怕面對因為錯誤帶來的失敗,逃避並不會否認錯誤已經發生。與其假裝它們不存在,倒不如先承認自己犯了錯。失敗猶如一隻臭蟲,在成功到來之前,它不會逃離我們的系統。

02

成功是最大的失敗

如果沒有失敗,自滿的情緒會慢慢地湧上來,慶祝成功和慶祝失敗是一樣危險的。

在成功之下隱藏的小錯誤,如果沒有及時被發現,小錯誤可能會像滾雪球般變成最大的災難,正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挑戰者”號在失事17年後,“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重返大氣層時發生爆炸,機上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碎片散落範圍達5000多平方千米。

“哥倫比亞”號的失事,正是把意料之中的泡沫脫落變成可以接受的風險,但也是這樣的可接受風險,再一次造成了機毀人亡。

雖然在“哥倫比亞”號失事前的其他發射出現過類似的情況,卻沒有意外產生。之前的每一次成功成為披著羊皮的狼,破壞了表象和現實之間的關係。

天欲滅之,必先捧之。

古人早已為我們寫下警告,但我們對此總會視而不見,當災難真正來臨的時候,悔之晚矣。

滿招損,謙受益。為了防止自滿情緒,需要偶爾要給自己潑潑冷水。“你必須打亂自己的節奏,”史蒂夫·福布斯說,“否則別人會代勞的。”

在航空術語中,會用“未遂事故”一詞來描述那些本來要發生撞擊、結果轉危為安的事件。這樣的事情不免會讓人們產生僥倖的心理。

僥倖之下,其實還會存在大量違規的行為,就像之前提到的泡沫脫落,就像我們平時闖紅燈,九次的僥倖,可能在第十次會讓所有的事物毀於一旦。

研究表明,當人們瞭解到某些未遂事故之後,做決策時會比那些不知道這些事件的人更加冒險。在火箭科學中,關注未遂事故尤為重要。

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將這些未遂事故產生的資料進行收集,並作相應的分析,會降低後期事故發生風險的機率。

因此,火箭科學家提出了“事前驗屍法”,即在採取行動前,比如火箭發射前,合同簽訂前,我們還不知道事情的結果的時候,我們可以進行一次思想實驗。

假設專案已經失敗,然後我們退後一步問自己:“哪裡出了問題?”透過生動描繪災難性的場面,我們找到潛在問題並決定如何避免問題發生。

“事前驗屍法”透過假設一個失敗的結果,然後要求參與的人員提出失敗的原因。慢慢地,該方法成為表達異議的有效方式,為那些敢於表達真實批評意見和向上傳遞資訊的人提供了心理安全。

我們一直都在追求安全,就像在“挑戰者”號設定的保護機制,避免事故的發生。

從心理來講,這樣的安全措施降低了我們對安全防範的意識,在某種程度上,人們的行為變得比安全措施到位之前更加不安全。

這並不是說我們不要放置這些安全裝置,而是在有了這些安全裝置後,抵抗風險的意識也不能減少。就像我們在乘車時還是需要繫好安全帶,綠燈過馬路時也還是要關注周邊的交通情況。

13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雜談:作家蕭伯納被人當面罵劇本寫得差,他不生氣反而向那人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