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規”不離“入矩”之宗
用滿紅皮的和田白玉子料創作是玉雕行業的一個難題,往往很難創造出超過玉石本身價值的作品;同時用來表達傳統哲理內涵應該是難上加難了。如何鑑賞本作,聶子翔和田紅皮白玉子料《出規入矩》把件,可以從這個難題入手。從表面上看,如何用好這張紅皮是關鍵?更難的是如何將“出規入矩”這個傳統內涵當代化?從藝術上講,解決上述難題的方法只有“創新”一個辦法。
傳統與創新
仔細觀察作品,有兩個特點:一是沒有雕琢人物的面容,從四隻手的安排可以看出一對男女相互擁抱,女士有頭部,男士則隱去。二是男士手裡拿著矩尺,女士手裡拿著圓規,顯然是直奔“出規入矩”這個主題了。
《伏羲女媧交媾圖》
從東漢石刻《伏羲女媧交媾圖》、結合天文考古可知,規矩不是簡單的作為畫方圓的圓規和矩尺,而是指天畫地、開天闢地、天人合一的神聖象徵,因為規矩作為神物和通神的象徵早在遠古就已經形成。之後規矩成為了圭臬、法則的代名詞,也就有了循規蹈矩、規規矩矩、中規中矩、重規疊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等內涵。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其純粹者入矩,踳駁者出規”中體現“出規”是超出法度和準則的意思,與“入矩”為相反的內涵。隨著藝術創作的需要,才有了出規入矩之說,不能讓規矩框死藝術創作,類似於孔子“隨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境界。
明代項元汴跋懷素書法《苦筍帖》就用了“出規入矩”一詞,類似元代趙孟頫對懷素書法那種雖千變萬化,卻未越法度的評價。似乎“出規入矩”有了創新用法,而這種用法本身就詮釋了“出規入矩”。
規與矩本來應該是表達兩個相對或相反內涵的統一,單論規指圓,可以發展為圓融、圓通、靈活和創新這種“出規”情況;矩指方,可以理解為方正、規則,原則性和傳統,是靈活性與原則性的統一,傳統與創新的統一。
用男女合體雕塑手法,表達“規矩”還是“出規入矩”首先是強調整體性。聯想到《伏羲女媧交媾圖》,除了男女結合繁衍人類之外,持規指天,持矩指地,人居中間,天人合一是更大的內涵。
油畫《吻》
本作不見五官,不是五官無足輕重,而是突出男女的一體化、突出四隻手的寓意。突出“四手”摟抱表達愛情的手法,可以在西方表現主義藝術大師蒙克的油畫《吻》、現代主義雕塑大師布朗庫西的石雕《吻》中找到。前者將男女接吻的兩張臉合為一體,表達了愛的融合,同樣用四隻手相互擁抱作為藝術語言;後者更是將男女相擁接吻的兩嘴、兩眼組成了一體化的象徵性圖案,也突出四臂交叉相抱的原始表現方式。
因此,本作的藝術表達手法是有借鑑,又有創新的。另外,把男性的頭隱藏起來,女性的頭在外,也隱含了出規與入矩。
所以本作造形方面突出了四手、借用伏羲女媧圖的規矩之外,更重要的是構成一體化的意象。“入矩”就是要學習傳統,保留傳統;“出規”是用傳統表達當下,超越傳統;一體化就是繼承與創新的不可分割性,併兼具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創作思路,形成了當代化的玉雕生面。
布朗庫西的石雕《吻》
出規與入矩
紅髮不是外國人才有的嗎?在這個意境下顯然不是,可以與“發”字聯絡起來。簡體“發”字是“發”和“髪”兩字簡化合二為一的。除了頭髮(髪)外還有發散、發自內心之發(發),是“出規”的藝術語言。紅,紅紅紅火火,也與發散有關,也可以代表頭腦風暴。玉石肉與皮的關係,包含有內外、邊界的內涵,與主題也密切相關,涉及到“首德次符”的玉學傳統。其中“德”代表了正氣、品質,是不能違背的,可以理解為“入矩”;紅皮是“符”,相對於內裡的白玉可以靈活、發揮,就是上面分析的“發”的內涵,可以理解為“出規”。
另外,玉雕就是要表達玉石,利用玉文化來表達思想,而作品形式可以多樣,語言可以豐富,但不能離開玉本體,否則就不是玉雕了。所以,本作出規入矩的主題,還詮釋和深化了首德次符的玉學原則。
其次,從顏色和形體看,也符合了作品主題。紅色屬火、炎上,具有發散、發揮的特點,與雕琢的頭髮物象相吻合;白色屬金,收斂,無論形體還是內涵,都成為紅皮的強大支撐,也強化了“出規入矩”這個主題內涵。
從外形看,可以分為不雕的原皮與雕琢的部分。原皮具有邊界、底線的內涵,雕琢的地方作為發揮的成分。頭髮發散出去了,不是無形無蹤的,不是飄忽不定的,還是有形的,有邊界的,是圍繞著白玉這個“本”、那個“矩”而動的。
最後,從玉德的應用看,除了沒有違背外,還有幾點是強化和創新的。規矩可以理解為禮的範疇,禮卻出自矩,出自天道,也就是這個“入矩”。所以“入矩”強化了禮樂之德。作品無論是“出規”還是“入矩”,都必須要體現玉的絜德,一種法度,就像懷素的書法,雖然出神入化,但萬變不離其宗一樣。另外,在和田紅皮白玉子料創作方面,需要有“破”這塊玉的勇氣和點化這塊玉的智德,文首提到紅皮白玉子料價格昂貴,不易雕琢,必須衝破行業陳規陋習,必須敢於創新,這印證了玉的勇德和智德。治好了這塊玉,當然體現出“可以知中”的義德。這個“中”在遠古也是依託“矩”所得。無論如何,萬變這個“出規”不離“入矩”這個祖宗。
《出規入矩 絜之方也》
韓非子說:“萬物莫不有規矩。”世間萬物都有其規矩法度。人沒有規矩就會陷入困境,家庭沒有規矩就會衰敗,國家沒有規矩就會滅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有時又不能太墨守成規,循規蹈矩,這樣就不能創新,且阻礙了萬物進步。就如同玉雕作品,人物、動物一定要規規矩矩的造形,形象一定要非常逼真,一定要滿滿的工藝才叫玉雕,一定是福祿壽喜才是好題材……如果都守這樣的“規矩”,那玉雕行業則會停滯不前。
所以說規矩是道是法度而不是條條框框。這讓我聯想到許慎玉五德中的“絜”德。玉雕作品的道是傳遞“真善美”,而不是某題材某造形以及工藝的粗與精。下面就用聶子翔老師的《出規入矩》玉雕把件來說說如何推陳出新的。
一、 造形
貌一看造形有點疑惑,雕的人物卻沒有五官開相,一個女人的上半身,突出的是四隻手?仔細觀察,發現是一男一女相擁相融,女子手持圓規,男子手持矩尺,點出規矩意象。一男一女,一剛一柔,一明一暗,一圓一方,一天一地……全是陰陽之道,也很耐看。再來看這造形陽中有陰,陰中有陽,而陰陽平衡乃是天下大道,皆是規矩。
從外形看兩人相融相合,似乎分不清,但只有拿著規和矩的兩隻手清晰可見,似乎在警醒大家,什麼融合都可以,只有規矩和法度必須清晰;兩個人合力向內,體現在融合,也就是入矩;四手在外,要放開手腳,那就是出規;並且每個人一手拿規矩,一手來創造。
二、 材料
作品的材料是和田紅皮白玉子料,料子的珍貴性不用多說。玉皮為符,玉肉為德,看玉與看人一樣都是要首德次符。大面積的紅皮光素無紋,有人感嘆太可惜了,怎麼沒有雕點啥呢?
其實仔細看作者還是很巧妙地利用了這張漂亮的紅皮,順著料形的弧面,是像瀑布一樣從頭頂傾瀉而下的秀髮。發散、奔放的秀髮象徵著思(絲)如泉湧,這也是“出規”的體現。紅皮部分熱情奔放,白玉部分含蓄內斂,兩者結合相得益彰,白玉的收與紅皮的放也點出了“出規入矩”的主題。皮色的應用看似“無”,但做到了“無中生有”。
三、 主題
行話說:“玉雕必有意,有意必吉祥”。很多玉雕作品名不是升官發財就是福祿壽喜,覺得這樣才能討個好彩。這件作品既然題材為“男女”“陰陽”那完全可以叫“百年好合”“和諧”之類的名字。為什麼一定是《出規入矩》呢?
其實名字是整件作品的靈魂,表達主題要講究藝術手法。名字除了要與題材呼應外,不能太直白,要有高度,要給人思考的空間。雖然造形物象是男女,用男女合雕來表達超越男女之事,才是好作品。從藝術的角度看叫作有“空間”“想象的空間”也就是藝術的空間。萬事能出規入矩,就男女相處而言,既要有原則、傳統美德,又要有靈活、創新;既能用心合力、分工協作,又能相互支撐、互為表裡,難道還不能百年好合嘛,說不定還能像這塊玉那樣內裡豐富,外表紅火。
出規入矩是循規蹈矩的升級版,作品對當下的玉雕行業很有啟示。我們要傳統、我們要規矩,但不能墨守成規,要引入古今中外的藝術形式,表達當下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和人文需求。同時,不管如何變、如何表達,玉雕就得守住玉德、就是要繼承玉本體。在我看來,作品《出規入矩》的內涵就是玉之絜德的當代化。所以說“出規入矩,絜之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