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面對需要擔當起責任的大事或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總是採取推卸責任或逃避的態度,如此怯懦,如何承擔生命重託?格局大的人,總能挺起脊樑勇敢地面對一切。這樣的人,擁有高深的修養和品性,擁有博大的胸懷和氣度,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總會有“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的寵辱不驚和淡定自若;這樣的人,總是比一個小格局的人的運氣好得多,他的人生篇章也註定精彩絕倫。
楊佳出生於1963年,29歲之前,她一直過得很順利。她15歲就考上鄭州大學英語系,19歲開始教授大學二年級的英語精讀課,23歲從中科院研究生院畢業後留院任教。但天有不測風雲,1992年,正值人生最璀璨階段的她,卻患上了一種叫做“黃斑變性”的眼疾。原本五彩斑斕的世界在她的眼前,由霧濛濛到白花花,直到完全黑暗。然而愛學習的楊佳並沒有放棄,她用超乎常人的毅力開始學習盲文。
患病後,她隨身攜帶一個袖珍型的小錄音機,比如記個電話號碼,就用錄音機錄下來。失明之後,她依然能寫出漂亮的板書,她貼在黑板上的左手是在悄悄估計字的大小,好配合寫字的右手。為了這幾行板書,她不知在家裡練了多少遍,在房門上、在硬紙板上,讓自己慢慢感覺以往所忽略的身體律動,來協調左右手之間的搭配。語音教室裡,平面操作檯上的各種按鈕也被她貼上了一小塊一小塊的膠布,作為記號。
楊佳說:“我從沒覺得自己與其他人有什麼不同,站到講臺上我就是個老師,我和其他老師一樣,學生要學東西,我把自己所知道的教給他們。”
楊佳以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在工作上的出色成績,先後被評為中科院“十佳”和2000年度的第四屆北京“十大傑出青年”。
她說:“每個人的路都是不一樣的,但都應該有一種強烈的生存慾望,不管遇到多大的坎坷都應該堅強地走下去。人生雖然會碰到很多困難,甚至可能陷入絕望的境地,但是,最困惑時往往最能領悟人生的真諦。而當你走出某一段經歷後再回頭看,也許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隨之而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