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諾貝爾獎是以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名字命名的世界頂級獎項。該獎設立於1895年,用於對全球範圍內在基礎科學研究、文學創作以及和平事業發展上做出卓越貢獻的人進行表彰獎勵。

起初,該獎項包括五個領域,分別是“物理、化學、生理或醫藥、文學以及和平事業”,後來又增加包括了一個“經濟學”。

諾貝爾早年靠發明炸藥起家,利用手中的炸藥專利授權企業生產,短時間內迅速積累了大量財富。到了1895年,其個人財富總值大約為980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數十億美元。

我國著名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一段話,大意就是——“火藥是中國發明的,中國人用它來製作煙花爆竹,西方人卻用它來製作槍炮”。其意是說,中國人玩物喪志,整天吃吃喝喝、玩玩樂樂,只鑽研“玩樂”技術,西方人則注重技術在生產中的應用。

諾貝爾大概是聽到了這句話,誤解了魯迅的意思,以為對方是在批判自己。當意識到自己的得意發明給戰爭殺戮帶來更具威力的武器後,他後悔不跌,想為自己造成的惡果彌補點什麼,經過一番思索,決定使用畢生積蓄設立一個獎項,以鼓舞人類的科學探索精神,促進科技、醫藥、文學以及和平事業進步,加快全人類邁進新時代的步伐。

從獎項設定上不難看出,為推動全人類進步,諾貝爾是操碎了心。不僅要人類增強對自然的開發能力、獲取更多物質,而且要重視文學創作、保持精神富裕。除此以外,還要研發醫藥、保護健康,發展和平事業、維護世界和平。

總而言之一句話,就是透過這個獎項的設立,不但讓人類吃得飽穿得暖,還要心情愉悅、身體健康,不要打架,要懂得以和為貴、和氣生財,共享文明進步的成果。

諾貝爾獎的魅力,到底有多大呢?

就連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都參與到和平獎的角逐中,哪怕他在任內發動了對利比亞、敘利亞的戰爭。不過從時間上來看,奧巴馬是在2009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2011年才做掉卡扎菲,2014年決心痛扁敘利亞。看來為了諾貝爾和平獎,奧巴馬還是挺能忍的。

在這一點上,奧巴馬的繼任者“川建國”同志,就有點不高興了。他在媒體上對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喊了幾次話,卻都被無視了,氣得建國同志差點就要發動一場戰爭,以證明自己之前確實是一個“愛好和平人士”,自己為了人類的和平事業,也是忍了好久的。

對於任何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人來說,該獎項都足以成為自己人生旅途中最偉大的成就。

根據諾貝爾的設想,諾貝爾獎的獎金應能保證一個大學教授在20年不領薪水的情況下,仍可以心無旁騖地繼續他的研究工作。因此,一百多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物價不斷提高,總體上諾貝爾獎的獎金也一路水漲船高。

1901年,諾貝爾獎單項獎金為15萬瑞典克朗,到了2020年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00萬美元,換算成人民幣就是670萬元。相當於諾貝爾給每位獲得者都在北京五環附近準備了一套130平的大房子。驚不驚喜?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要想獲得這套房子,其實也沒那麼容易,起碼你得保證自己能憑一己之力獲得這個獎項,沒有其他同事從獎金中分出一杯羹。

諾貝爾獎讓人著迷的地方,可不止這一點。除去獎金,獎項獲得帶來的巨大名聲,才是一筆更大的無形財富。

只要頭頂諾貝爾獎獲得者的光環,可以這麼說:如果你是一個科研工作者,那麼全球任何一所頂級大學和研究院,都可以立馬去報到了,從此過上“升職加薪、當上CEO、迎娶白富美”的快意生活;如果你是一位作家,那麼你在老家扔了幾十年的土坯房,一夜之間就會成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時候經常玩泥巴的菜園子,也會被新做的籬笆圍起來,再插上一個“禁止踩踏”的提示牌。

舉個例子。在遙遠的拉丁美洲,有一個叫“哥倫比亞”的國家。大多數人認識這個國家,可能並不是由於它的“奶奶綠寶石”和被吹捧為人間至味的“豬皮玉米餅”,還有動不動就跟政府幹架的“黑幫”,而是這裡誕生了一位享譽全球的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和他寫的一部小說“百年孤獨”。(對,聽這名字就有種想要與孤獨長相廝守的衝動。)

經過一百二十六年的傳承,截至2020年,諾貝爾獎已對全球包括組織機構在內的955人次進行了榮譽授予。獲獎者中,以經濟研究領域最多,累計達到86人次。在獲獎者國家排名中,美國以381人位居第一,英國以132人屈居第二,德國以108人排名第三,法國以69人排名第四,瑞典和日本分別以37和21人次排名第五、第六。

中國總共有2人獲得諾貝爾獎,分別是2012年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青蒿素研究專家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總體上來看,諾貝爾獎得主基本都來自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發達國家獲獎數量佔到了獎項授予總數的95%以上。這一結果,符合近代以來世界科學發展的歷史和全球國家科技實力排名現狀。

眾所周知,現代科學的發源地是近代歐洲。實驗科學理念的確立,極大地推動了歐洲在科學技術上的進步。隨後蒸汽機和電力的發明應用,使得歐洲先於其他大洲進入工業化和電氣化時代,在生產技術上確立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優勢,並透過擴大生產和資源掠奪,積累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奠定了近兩百年來歐美國家對其他國家的領先地位。

在強大綜合國力和良好科研底蘊的支援下,歐美國家的科研環境比其他國家優渥不少,科研人員的生活福利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使得科學家在眾多學科基礎研究領域擁有數十年如一日的鑽研底氣。

以當前的科研實力,中國可以稱得上是全球科研大國,但是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與歐美髮達國家相比,還是存在較大差距。這一點從本土科學家至今只有屠呦呦一人獲得諾貝爾獎,便可以看出。

屠呦呦專攻青蒿素治療瘧疾的研究經歷,也告訴我們“長期堅持”在基礎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沒有數十年如一日甘坐科研冷板凳的決心和耐心,註定難以在基礎科研上取得重大的理論突破,獲得諾貝爾獎也就無從談起。

中國社會具有強烈的諾貝爾獎情節,已經是世人皆知的事實。這些年,眼看我們的鄰居日本在諾獎評選上連續榜上有名,在世代相傳的民族對抗情緒作用下,國民對於我國在諾貝爾獎獲得上輸給日本很不痛快。

然而,拋開對諾貝爾獎的情結,坐下來冷靜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樣一個事實——從諾貝獎的評價體系和標準上來看,獲得諾貝爾獎次數的多少,並不完全與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完全對等,更代表不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其本身只是從側面反應出一個國家科研環境、氛圍好壞和基礎科學研究能力強弱而已。

而且,諾貝爾獎授予的科研成果都是公益性和開放性的,全球社會都可以自由獲取,並且其中很多成果短期內並不具備應用價值。也就是說,諾貝爾獎對於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提升並沒有部分人認為的“黑科技”效果。

所以,縱觀新中國成立70年曆史,中國獲得的諾貝獎數量在全球主要國家中排名墊底,但是國家的綜合科技實力卻很強大,在關係到大國競爭的主要技術領域都取得了不錯的發展成果,比如航空航天、載人深潛、高鐵和大飛機研製、5G通訊等。

或許只有冷靜看待諾貝爾獎的意義,重點關注它對一個國家科研體系和環境的衡量價值,而不把它與科研能力、成果全部掛鉤,中國全社會才能對中國的科研體系和所取得成果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在中美對抗由隱晦轉為直接並惡化中國面臨的整個國際環境的背景下,我們寧可在晶片、光刻機、航空發動機、工業設計軟體和高效能材料等關乎國家經濟發展和國防安全的技術領域取得突破,也可以不要諾貝爾獎這種被過譽的獎項。

5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他憑藉會畫水彩插畫月薪過萬,送你上百款水彩筆刷和水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