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01

最近在看亦舒的《我的前半生》原著,發現原著和電視劇比起來更寫實,特別看子君離婚的這段,有種特別現實的感覺。

亦舒不愧是亦舒,真的把子君離婚心態的變化寫得細緻而又真實。

在原著中子君的設定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女兒安兒已經12歲,小兒子平兒剛8歲。

子君的丈夫也不叫陳俊生而叫史涓生,是一位醫生,早年在醫院上班,近幾年來自己開診所,掙的錢不少,一家子靠他生活,過得不錯。

子君嫁給做醫生的丈夫後便一直未工作,在家生兒育女,做起生活優渥的全職太太,家裡還有兩個傭人幫忙,平時進出都有司機。

子君很滿足如今的生活,有錢有閒,不用起早貪黑的工作,平日裡除了照顧孩子,就是購購物、美美容、和唐晶吃吃飯。

02

如果不是涓生突然提出離婚,子君這輩子的生活大概就是照顧一雙兒女和丈夫,在全職太太的道路上慢慢老去。

可偏偏事與願違,丈夫涓生毫無徵兆地在某天同她提出離婚,並且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立即收拾行李,離開了家。

事情來得太突然,讓子君不能接受,她非常不明白自己為這個家盡心盡力的,最終怎麼會落得被離婚的下場。

就像原著中描寫的:我沒有做錯什麼呀,家裡大大小的事從不要涓生擔心,他只需拿家用回來,要什麼有什麼,買房子裝修他從來沒操過心,都由我來奔波,到外地旅行,飛機票行李一應由我負責,孩子找名校,他父母生日擺壽宴,也都有我策劃,我做錯了什麼。

03

子君更想不到的是,為什麼涓生離婚會如此決絕,她一直認為自己為丈夫生兒育女,特別是生了兒子平兒之後,她醫生太太的位置算是坐穩了,涓生看在孩子的面子上怎麼也不會拋棄她。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心理,子君在涓生提出離婚後,為了挽留婚姻說出孩子們都這麼大了,你看在他們的面上這樣的話。

子君乞求丈夫能看在她為他生兒育女的份上,且孩子們都大的份上能夠不與自己離婚。

很顯然在這場婚姻裡面,子君把孩子看成了自己籌碼,就像她對妹妹子群說的那樣:我為他生兒育女。

在子君看來孩子就是她婚姻的護身符,只要有了孩子,特別是兒子平兒,她就不會被拋棄,可很顯然事與願違了,她最終還是被拋棄了。

04

實際上聰明的女人都知道,孩子從來不是護身符,要想婚姻穩固,單單有了孩子可真不行,還得用心的經營。

子君吃虧就在於她沒有用心的去經營婚姻,忽略了丈夫,就連大女兒都說媽媽在生了弟弟平兒之後,眼中只有平兒,沒有旁人。

原著中有這樣的描寫:

涓生:你在幹什麼?

子君:看小說。

涓生:誰的小說?

子君:魯迅的《傷逝》,男女主角的名字跟我倆的一樣。

涓生嘆口氣:我跟你說過這是巧合?

子君詫異:你跟我說過《傷逝》?

“你忘了,子君,你無心裝載,你幾時聽過我說話?

也正是這一次對話,讓子君意識到這場婚姻的破裂她也有錯,她沒有用心的經營。

05

當然我們女人在婚姻裡面除了要用心經營婚姻之外,更要做的是不過多地依賴丈夫,哪怕是全職,也不能把自己的生活全部依賴於丈夫。

子君在被拋棄之初,驚慌失措,無法接受,甚至乞求丈夫看在孩子的面上能夠不離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子君在這場婚姻裡失去了生存的能力。

就像子君自己說的那樣,這麼多年來她所有的一切都是丈夫給的,離婚不單單是失去感情,而是失去一切。

如果子君是像唐晶那樣的女強人,她會像今天這樣如此懼怕離婚嗎?很大程度不會。

子君如此懼怕離婚是因為她不知道自己離婚之後該怎麼去生活,該怎麼養活自己,畢竟這些年都是丈夫養著自己。

女人永遠不要把自己的人生放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哪怕這個人是自己的丈夫都不能。

06

我們不管在何時都得有獨自養活自己的能力,就算為了家庭全職,也不能像子君那樣失去生存能力。

看多很多非常勵志的全職媽媽,她們雖然在家,可不過是換了一個工作的場所而已,她們在帶孩子之餘,會用自己的一些小技能去掙錢。

我認識一個特別會做甜品的女人,在家裡做私房甜點,在孩子睡了之後,做蛋糕掙錢,如今已有自己的工作室。

我還知道一個女人,因為帶孩子全職後,堅持學習寫作,如今每個月寫作的收入不比上班少。

我還看到一些女人,用心學習理財知識,把家裡的資產打理得井井有條。

也許有些人會說女人幹嘛這麼辛苦幹嘛,帶孩子還得想著掙錢,可是我們辛苦一些,不就是為自己攢了一份底氣嗎?

讓我們不管什麼時候,離開了誰,都可以獨立地去生活,這是多麼有安全感的人生啊。

1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春天裡,讓我們都來種植一棵樹,朗讀一首與樹木有關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