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想過這些問題:什麼是人?人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認為你是一個完整的人嗎?
從生物學角度,這並不難回答;那如果從哲學層面來看呢?
這是一個讓哲學家頭疼的問題。
法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他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這本書裡,給了一個自己的答案,他認為:
「人除了自己認為的那樣以外,什麼都不是。這就是存在主義的第一原則。」
這就是薩特對人的定義,從存在主義角度出發的定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整個人類社會里,滿目是衰敗的廢墟,遍聞是絕望的哭喊,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學說應運而生。儘管尼采宣稱作為造物主的上帝已死,可人還存在呀,人到底是什麼?
以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者於是提出:人的「存在先於本質」。
這個世界,首先要有人的存在、露面、出場,然後他才能給自己下定義,把自己推向未來。可是,決定論並不存在,被拋入於世的人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心中充滿了痛苦。
人應當如何自處呢?
薩特給出的答案是:自由選擇。
在薩特看來,人在面對何種環境,做出何種選擇,採取何種行動,活出何種人生,都是完全自由的。因為,「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他能夠自由地塑造自己,自由地選擇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不過,當他憑藉自由意志做出選擇的時候,就必須承擔起可能造成的後果,對自己做出的一切行為負責,更要對所有人主動負責。
我們可以看一個例子,薩特的話劇《死無葬身之地》就體現著他的思想。二戰期間,幾名法國抵抗運動游擊隊員被捕,他們面臨的選擇是,生或死。生,意味著背叛;死,卻實現自我的價值,類似於孟子所謂的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話劇《死無葬身之地》劇照
那麼,他們各自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和行動?
在嚴刑拷打下,卡諾里給法西斯合作分子設下一個迷魂陣;索比埃擔心自己被逼招供,於是跳樓自殺。15歲的弗朗索瓦膽怯於選擇和責任,戰友們便幫他做出選擇,將他掐死。而弗朗索瓦的姐姐呂茜處於掙扎中時,昂利講出「60個信任過你的人星期二會像老鼠一樣地死掉。要他們還是要他,你選擇吧?」呂茜終究做出了以抵抗事業為重的抉擇。
薩特認為,他們都選擇了為正義而獻身,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起責任,在這個積極的過程中,人便自己造就了自己。
從這一點來說,薩特反對康德的觀點,也就是人是目的。薩特認為,存在主義的人道主義還標誌著一種超越性意義。人必須在自身之外,從始至終地尋求解放自己或特殊理想的目標,才能在物化橫流中恢復人的尊嚴,真正實現人之為人。
請記住,
「你是自由的人,那就去選擇吧——也就是說,去創造(invent)。」
這個世界上沒有天賜的奇蹟,這就是存在主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