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還是要簡化模型,因為前面說了,學太複雜的東西就是容易讓人學不下去的。而我希望有更多人懂得更多能夠幫助我們學會唱歌,把聲音變得更好的知識。儘量讓學習的情況控制在舒適區和學習區之間並且拓展舒適區是最好的。舒適區這個詞我第一次是在林宥嘉的一個採訪節目聽到的,真是微妙。
說了太多開場白我們開始吧。關於真空中的球形雞這個段子大家在知乎也可以搜到,我不做展開,本文的這個模型有點像真空中的球形雞,也就是說有點脫離實際不夠嚴謹,但是我的本意是為了讓大家大概瞭解自己的聲帶和周邊的肌肉是怎麼運作的,所以我們別管第一段那五對肌肉好了,我把模型簡化成四個勢力:大腦,聲帶,甲杓肌和環甲肌。再進一步簡化,普通人的甲杓肌和環甲肌是這樣的:
如果要讓這兩隻狗子做個自我介紹的話,甲杓肌是用冷淡熊配嘟嘟的聲音說話的,因為甲杓肌主導用力讓聲帶發聲的模式就是我們用真聲音色,發中低音的樣子。而環甲肌的感覺就是:
大家好,要不要來我的環甲妙妙屋?(刻在DNA裡的開場白······)
不能再說了,不然西方最強法務部要來了。
這個音色也很直觀地告訴大家,環甲肌主導用力讓聲帶發聲的模式是我們用假聲音色,發中高音的樣子。而傳說中的混聲就是兩塊肌肉協調一起跟聲帶工作的結果。
但是實際上很多人真假聲是斷層的,因為平常的發聲習慣(特指大部分男性和部分女性,男低音和男中音為主,以及部分習慣掛咽腔的女聲)和有點糾結的觀念(糾結於想要唱高音的時候維持真聲音色這類觀念)導致甲杓肌渾身胸肌,環甲肌弱的就像cheemse只能躲在一邊嚶嚶嚶。這種力量的落差理所當然的結果就是,很多人唱歌真聲很真但是發不高,假聲有的人可以發很高,但是很虛很不穩定(因為肌肉力量不夠),而在換聲區呢各種破音不穩定喊叫搖晃不定等等,因為兩隻狗子在打架,而且很多時候是甲杓肌打贏了變成了喊叫音色,為了大音量氣息跟不上就靠擠嗓子的力量去補,所以很快嗓子就啞了。
偶爾環甲肌打贏了的情況也是因為大腦出來當和事佬,說現在是要唱高音甲杓肌你要當副手,環甲肌要主導聲帶發聲。
所以說想要發出和諧的音色,不再真假聲斷層就要鍛鍊環甲肌,讓環甲肌能跟甲杓肌對拳,勢均力敵你才能發出好聽的混聲,甲杓肌是白金之星那環甲肌就應該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