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一度的諾獎評選周。誰曾想這個瑞典的地方性獎項,居然在歲月的洗禮下已然長成了參天大樹——諾獎早已成為所有人心目中的聖地!
翻開諾獎的歷史,很少會產生爭議。即使有,可能也只限於在和平獎、文學獎和經濟學獎中。因為這些門類多少難免會帶有更多評審委員的主觀性。
比如,奧巴馬剛上臺,還什麼都沒有做,瑞典的那些院士們卻很“闊氣地”把和平獎給了他。這也是為什麼特朗普會一再抱怨,“奧巴馬憑什麼獲諾貝爾和平獎?”
說來搞笑,老特嘴上說奧巴馬不配獲得,但是自己心底卻又十分渴望這份榮譽。比如近期就有媒體報道,可能是在特朗普的示意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挪威的2位專家共同向瑞典科學院提名美國總統特朗普為2019年和平獎獲得者。
如果說社科類的諾獎因其自身學科的特點,多少可能會有點“偏差”,那麼自然科學類的就很公正嗎?
客觀來講,總的來講,諾獎還是比較公正的,但是在歷史上,諾獎也有它的重大“遺憾“時刻。
最大的遺憾,發生在1906年的諾獎評選過程。
當時,化學獎的角逐主要發生在,以發現元素週期律的俄國化學家門捷利夫和“發明了高溫電氣弧光爐”的法國化學家莫瓦桑之間。
我們知道,發現元素週期律就好比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因為所有的化學元素都將在這個表內嚴格排列,人們可以通過它去系統認識元素的特性,以及發現元素的奧祕。
如果將化學這門學科比喻成一片海,那麼元素週期律就是化學家航行在這片大海上的指南。
根據諾貝爾檔案記載,諾貝爾獎委員會當時本已打算將1906年的化學獎頒給門捷列夫。在第一次組成的諾獎委員會投票中,門捷列夫以4:1輕鬆勝出。然而,瑞典皇家科學院不接受這個結果。於是,諾獎委員會在原來的5人委員會中,再加入了其他4名評委,組成了新的委員會,最終投票以5:4將諾獎頒給了莫瓦桑。
據說,在這次評選中,有一個人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這個人叫做阿倫尼烏斯。
阿倫尼烏斯是瑞典物理化學家,也是1903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據說在他擔任諾獎評委的27年期間(1900-1927),頤指氣使,不可一世。
當時,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離子解離理論,而離子解離理論一直受到以門捷列夫為代表的俄國化學界的尖銳批評。於是,他因此遷怒於門捷列夫,在委員會上利用自己的聲望,百般阻擾門捷列夫獲獎。
其實,這並不是阿倫尼烏斯最後一次幹這種事情。當時,德國物理化學家能斯特,和阿倫尼烏斯一樣,都是物理化學奠基人。只不過在阿倫尼烏斯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對手”關係。
因為不滿能斯特的一個學生曾對自己的一些發現提出挑戰,阿倫尼烏斯一直阻礙這位從1900年就被連續提名的科學家獲獎。最終後來因為阿倫尼烏斯實在壓不住了,1921年委員會才將1920年未授出的化學獎給了能斯特。
然而這距離能斯特第一次提名已經過去了20年。在這整整20年裡,能斯特先後被各路大神提名68次(其中化學獎58次,物理學家10次)。最令人詫異地是,光能斯特獲獎那年,在總共的50個提名中,能斯特就獲得了22個提名。實在是迫於壓力,委員會才不得不給了能斯特這份榮譽。
此外,阿倫尼烏斯雖然對“敵人”很冷酷,對親友卻很慷慨。為了報答德國同行奧斯特_瓦爾德當年的知遇之恩,他讓其獲得了1909年的化學家。此外,他還使得好友居里夫人於1911年獲得化學獎,維那和理查德茨分別於1913年和1914年獲得諾獎。
也許能斯特還能等,但是門捷列夫呢?1906年的門捷列夫已經高達72歲,而他的元素週期律成果早在1869年就發表了。結果在錯過1906年的諾獎之後,到了次年2月,門捷列夫就與世長辭了,實在是令人惋惜不已!
如果說到這,你可能只會覺得阿倫尼烏斯比較討厭,門捷列夫是被毒蛇咬了。但是,當你看到他當年的競爭對手莫瓦桑的情況,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上天跟他開的一個玩笑!
亨利_莫瓦桑,法國化學家,他當時利用電鍍製取了最活潑的非金素而有毒性最大的氟,此外還發明了高溫電爐並熔鍊了一系列高熔點金屬。因此名聲在外。
1704年牛頓證明了金剛石具有可燃性。1792年拉瓦錫用實驗的方法證明金剛石和石墨是碳的同素異形體。而到了1799年,法國化學家摩爾沃把一顆金剛石成功轉變為了石墨。
於是,這激發了人們的逆向思維,“能不能把石墨轉化成金剛石呢?”
莫瓦桑也注意到了這些訊息。要知道,如果能將石墨轉變成鑽石,那簡直就是一份發家致富的成就啊。
於是,莫瓦桑提出了一種試驗方案,他想到了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它石墨加壓。他當時設計了一種特殊裝置,在熔化的鐵水中丟進少量的石墨,使碳和鐵液混在一起,然後把燒紅的鐵液一下子倒入冷水中,熔化的鐵立即變成固體,同時內外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將石墨由扁平結構擠成立體結構(人造鑽石)。最後,利用酸性液體溶解掉鐵塊,然後從中找到鑽石的痕跡。
莫瓦桑和助手燒了一爐又一爐,卻只找到一些淤泥狀的石墨。但是,莫瓦桑堅信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於是讓助手一直燒下去。
要知道,這可是一件十分辛苦的差事,莫瓦桑當年就是如此一遍遍地靠這種不斷嘗試成功的,所以他並不會放棄的。
終於,在1903年,莫瓦桑得到了一小塊直徑0.7毫米的鑽石。莫瓦桑喜出望外,立刻將這個成就上報了法國科學院。而科學院又將這個成就通報了全世界。
莫瓦桑瞬間紅遍大江南北,人們無不知曉這種人造鑽石的神奇魅力。
雖然,1906年的諾獎是以“發明了高溫電氣弧光爐”頒給莫瓦桑的,但是,人造金剛石的名聲卻為莫瓦桑獲得評審專家認可立下了汗馬功勞。
說來也奇怪,也就在1907年,莫瓦桑也去世了。
但是,他的去世絲毫不影響一群商家們惦記這些人造鑽石。他們僱來龐大的團隊,批量式地按照莫瓦桑的方法一遍又一遍地在工廠裡嘗試造出鑽石。但是,他們所有人都失敗了。
於是,一些人最終找到了莫瓦桑的遺孀了解試驗情況。
結果這不查不要緊,一查嚇一跳!
經查明,那次成功的人造金剛石試驗,是莫瓦桑的助手實在是受不了這種反覆無休止的試驗,但又無法勸阻莫瓦桑停止試驗,迫於無奈,他悄悄地將實驗室裡本就有的一小塊天然鑽石混到了試驗中。
據說莫瓦桑找到鑽石後,很是激動,他又進行了無數次試驗,結果一次都沒有成功。但是,他卻對自己成功製造出鑽石的事情津津樂道,每到一處就“吹噓”個沒完(包括當年諾獎授獎現場)。
後來,人們才發現,莫瓦桑的試驗的高壓環境是遠遠不夠的。
1955年美國科學家霍爾在1650攝氏度和95000個大氣壓下合成了金剛石,而且試驗的重複性很好。這才是人類的第一顆人造鑽石!
人工鑽石,色澤、硬度均比天然鑽石佳
總的來說,這種玩笑真的有點開大了。也許莫瓦桑的助手從未想過自己的這個小舉動,可能會導致一代大師門捷列夫因此錯失諾獎。抑或無關這位助手,阿倫尼烏斯的“傑作”才是事件的關鍵因素。
但是,門捷列夫沒有得獎,無論如何應該說是一件諾貝爾獎史上的大憾事,我們都為此而惋惜。類似的遺憾還有法國物理學家龐加萊,甚至愛因斯坦差點也未能獲獎。
這裡面自然有很多因素。有可能是評選委員會受試驗主義的影響,也可能與評委中的偏見、私利等因素相關。
事實上,人世間任何一樣獎項,要想“通過一個完美無瑕的程式,不受任何偏好或偏見的玷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現實的。
只不過門捷列夫錯失諾貝爾獲獎,成了諾獎史上最大的“遺憾”!
----------------
(最後,懷緬一下偉大的諾貝爾當年簽下的遺囑)
“我,簽名人艾爾弗雷德·伯哈德·諾貝爾,經過鄭重的考慮後特此宣佈,下文是關於處理我死後所留下的財產的遺囑:
在此我要求遺囑執行人以如下方式處置我可以兌現的剩餘財產:將上述財產兌換成現金,然後進行安全可靠的投資;以這份資金成立一個基金會,將基金所產生的利息每年獎給在前一年度中為人類作出傑出貢獻的人。將此利息劃分為五等份,分配如下:
一份獎給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發現或發明的人;
一份獎給在化學上有最重大的發現或改進的人;
一份獎給在醫學和生理學界有最重大的發現的人;
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後一份獎給為促進民族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物理獎和化學獎由斯德哥爾摩瑞典科學院頒發;醫學和生理學獎由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頒發;文學獎由斯德哥爾摩文學院頒發;和平獎由挪威議會選舉產生的5人委員會頒發。
對於獲獎候選人的國籍不予任何考慮,也就是說,不管他或她是不是斯堪的納維亞人,誰最符合條件誰就應該獲得獎金,我在此宣告,這樣授予獎金是我的迫切願望······
這是我的一切遺囑中有效的遺囑。在我死後,若發現以前任何有關財產處置的遺囑,一概作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