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和西班牙對直布羅陀的爭奪由來已久,問題的關鍵就在於直布羅陀雖然在歷史上屬於西班牙,在地理上和西班牙接壤,但是直布羅陀人大都是多民族混合的移民,對西班牙並不認同,1967年,直布羅陀還舉行了一次公投,結果是繼續留在英國。
最終導致公投結果的原因也是耐人尋味的,多方面因素促成了這個最終的結果,這些因素可以分為三大方面:
首先就是直布羅陀人的民族構成很複雜,英國在1704年佔領直布羅陀之後,絕大部分住在當地的西班牙人都迀走了,現在的直布羅陀人民族構成複雜,基本上是由移民構成,所以這些移民對西班牙的歸屬感並不強烈;
其次,在三百多年間作為英國殖民地的期間,英國的價值觀對直布羅陀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這個影響包括各個方面:政治、經濟、社會、心理、語言、宗教和文化等;
最後,二戰後英國政府和西班牙政府對直布羅陀政策的巨大差異化是造成公投結果的直接原因,西班牙對直布羅陀採取封鎖孤立政策,造成了直布羅陀人對西班牙政府的極度不信任,最終呈現一邊倒的公投結果。
直布羅陀人的民族構成一些直布羅陀人認為,直布羅陀並不是正常意義上的殖民地;在一個被英國殖民的地區裡,他們不是一個被征服的民族。1704年,在海軍上將魯克爵士的率領下,英荷艦隊佔領了直布羅陀,在直布羅陀居住的5000名西班牙人中僅有70人留下,其他人迀往西班牙境內距直布羅陀幾英里外的聖羅克。1704年的戰爭幾乎把直布羅陀變成了一個空城,現在的直布羅陀本地人則是由移民及其後代構成。
不同地方的移民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直布羅陀,不同的種族混合構成了直布羅陀人。在這三百年間他們形成了共同的特點,就是認同自己的英國身份,並且對西班牙沒有什麼歸屬感。
其中英國人、西班牙人、義大利人居多,英國人佔到約27%的人口,西班牙人佔約24%,義大利人佔約19%。此外還有一些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葡萄牙人約佔10%,馬耳他人約佔8%、猶太人約佔3%、米諾坎人約佔2%,剩下的其他少數民族約佔6%。
在長達三百年的共同生活之後,這些民族逐漸融合在一起,民族間差異性越來越小,在直布羅陀形成了新的共同體,現在冠以“直布羅陀人”這一統稱。這些直布羅陀人會說英語與西班牙語兩種語言,但是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是英式的生活方式,比如酒吧、英國學校和穿著英式制服的警察都是直布羅陀典型的英國特徵。實際上,大部分地區的移民都與英國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絡。
西班牙人是直布羅陀民族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原因,生活在邊境兩邊的直布羅陀土著居民和西班牙人之間長期以來有著密切聯絡。商品和服務的密切需求保證了這種聯絡。每天從西班牙的拉林納和坎波地區湧入的西班牙工人相當多,有時上午就有多達3000人步行進入直布羅陀,晚上返回西班牙。
直布羅陀的士兵和水手們經常會去拉林納或者阿爾赫西拉斯等地的酒吧喝酒。這種社會交往會導致直布羅陀男子與西班牙女子結婚,這是將西班牙元素引入直布羅陀的主要方式。相反的情況很少發生,原因是直布羅陀女子在婚姻中的地位較高。在一些保留下來的1916年至1942年的政府檔案中的出生記錄簿中,可以看到父親幾乎是土生土長的直布羅陀人,母親這方除了一些英國人、摩洛哥人等,大部分是西班牙人。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戰前,二戰期間及以後,這種通婚情況就比較少見了。
英國價值觀對直布羅陀人的影響1704年英荷聯軍佔領直布羅陀,1713年英國與西班牙籤訂,在近三百年間英國在政治、經濟、社會、心理、語言、宗教和文化等方面都深刻的影響著直布羅陀人,直布羅陀人形成了對英國有著深深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價值觀。
《烏特勒支條約》簽訂後,西班牙失去了尼德蘭、米蘭、那不勒斯和撒丁島
政治方面。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英國人在行使權力時一直沒有忽視直布羅陀人的意願,一直在努力構建直布羅陀人想要的社會。二是直布羅陀人能夠自身獲得權力,成為政治機構和結構的主人。
歷任英國總督和高階官員是英國權力的實行者,這些人一直是殖民的主要代理人。他們是英國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並始終得到英國議會的批准。總督不僅是直布羅陀的最高的行政長官,還是最高的軍事長官,兼任要塞總司令,因此,總督都是由高階將領擔任,一般具有中將、大將軍銜。總督在直布羅陀的地位高於任何人。所以,他們不僅擁有巨大的權力和影響力,同時他們還是英國價值觀的捍衛者。
二戰後,英國通過憲法改革大大加強了殖民地的自治權,作為英國海外殖民地之一,直布羅陀人取得了一定的政治成果,組成了自治政府。直布羅陀想保障已經得到的自治權,其基礎就是維持與英國的聯絡,如果直布羅陀回到西班牙,那麼能否維持自治政府,就是一個未知數,從這方面來說,也影響了最終的公投結果。
直布羅陀的多民族融合,以及直布羅陀的移民屬性,都造成直布羅陀人的等級觀念不強,平等觀念更為符合直布羅陀人的心理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當獨立不切實際,直布羅陀人對於政治的訴求就是最大範圍的平等、自治,英國政府可以給予他們所希望的平等與尊重,相反,帶有法西斯性質的獨裁政府西班牙佛朗哥政府就不盡如人意了,這大大影響了公投的結果。
經濟方面。直布羅陀的地理位置優越,是英國控制地中海的重要戰略據點。直布羅陀保證了英國的海上航線運輸的暢通,也使英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能夠把地中海劃分到自己的勢力範圍。優越的地理位置,不僅是英國經濟的保障,同時也是直布羅陀經濟發展的保障。
1814年之前,直布羅陀不僅是一個殖民地,還是一個軍事堡壘和一個商業中心。到了1815年,拿破崙戰爭結束後,英國海軍的活動減少,直布羅陀的經濟短暫衰退。但是,由於西班牙經濟的崩潰,英國商品有了一個潛在的市場。英國的商人們跟直布羅陀的船運代理、商人和兄弟公司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英國為摩洛哥和西班牙生產的商品需要通過直布羅陀運輸。直布羅陀已經建設完備的港口成為了其巨大的優勢,它成為該地區重要的港口和運輸樞紐,並與西班牙前殖民地進行貿易往來。隨著英國通過地中海與印度和東印度群島的貿易不斷增長,直布羅陀成為各民族商人的聚會場所,在直布羅陀中進一步建立了一種貿易文化。
但是這種繁榮在1829年隨著蒸汽船的使用而結束,雖然,直布羅陀作為裝煤站也可以給直布羅陀人帶來一些新財富,但是轉口貿易的衰落,使其商業開始回落,直布羅陀成為了大多數船隻的停靠港。
除了合法的商業活動,還有走私活動,這也在直布羅陀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是這種走私活動大部分是西班牙人主導的。19世紀30年代,雪茄成為了主要的走私商品,雖然有走私雪茄的市場,但其中大部分貿易是合法的。在經濟困難時期,走私成為了經濟支柱。走私文化與商業和金錢文化相去不遠,而商業和金錢文化的盛行是直布羅陀經濟生活的主要特點。在19世紀中葉,直布羅陀經濟經歷了起起落落。
到19世紀80年代末,英國的貨物直接出口到西班牙和摩洛哥,從而剝奪了直布羅陀寶貴的轉口貿易機會。在這種時候,直布羅陀商會成立了,該商會是仿照英國商會成立的,這受到大大的歡迎,商會給英國政府壓力,希望英國政府能夠保護他們的利益。最終19世紀的直布羅陀經濟是以繁榮結束的,這是因為1890年開始的造船廠的巨大發展,而這需要英國對要塞進行重大投資,這促進了直布羅陀貿易的繁榮。
20世紀上半葉直布羅陀的經濟也有進一步的發展。西班牙結束了殖民大國的地位,開始著重發展本國經濟,直布羅陀的貿易也因此受益。一戰再次增加了直布羅陀的財富,至少是增加了商人的財富。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直布羅陀在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些貿易是在戰爭年代進行的,個體商業獲得了相當大的利益。儘管由於大多數土著居民都搬走了,貿易很難正常進行,但當撤離者返回時,經濟需要一個新的開始。二戰讓直布羅陀人萌生了修建機場的想法,這個機場是因為戰時的需要修建的,多用於軍事用途,但是1945年以後,這個機場越來越多的用於商業的用途。
在二戰剛結束的時候,由於還有1.5萬軍人留在直布羅陀,平民還沒有全部迀回,經濟學家認為直布羅陀的經濟發展範圍有限,而且幾乎需要完全依賴英國。直布羅陀的經濟完全建立在堡壘、造船廠和港口的基礎上,除一些船隻過往時的貿易,其他的產業幾乎沒有。既沒有農業,也沒有製造業,所有東西都必須進口。超過50%的勞動人口受僱於英國當局、造船廠、直布羅陀政府和市政府及陸軍部。除此之外,其餘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當局及其僱員以及海員和遊客等流動人口的消費。
結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直布羅陀的經濟在三百年間對英國有著巨大依賴性,英國方方面面影響著直布羅陀的經濟生活,直布羅陀人適應英國的貿易經濟方式。尤其是1954年之後,西班牙對直布羅陀實行孤立與封鎖的措施,使直布羅陀只能依靠英國。經濟是直接影響直布羅陀人利益的因素,為了維護已有的利益,並獲得未來能預想的經濟利益,直布羅陀人必須保有其英國公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