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中美高層官員將舉行面對面會晤

中美兩國都已確認,雙方高層官員將於3月18日在美國阿拉斯加舉行會晤,美方派出的官員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中方則是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以及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這種2+2的形式使得雙方能夠討論更為廣泛的外交和安全問題。

從左至右:布林肯、沙利文、楊潔篪、王毅

這是美國總統拜登上任以來,中美兩國高階官員的首次面對面會晤,預計將為拜登任內的中美關係定下基調。中美兩國上一次面對面的高層會晤還是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去年6月,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與楊潔篪在夏威夷舉行了會談,但雙方沒有達成實質性成果。

美國總統拜登

對於此次中美高層官員的會晤,我有幾點解讀跟大家分享。

第一,會議地點的選擇

會議地點是很有講究的,這次定在阿拉斯加最大城市安克雷奇,北京與華盛頓離安克拉治的距離相當,算是比較對等。然而,白宮發言人莎琪3月10日表示,拜登政府官員與中國官員的首次會晤是在美國的土地上舉行,並且是在美國與其亞歐盟友及夥伴完成緊密磋商後才進行。她的這番話暴露出美方的傲慢姿態。

白宮發言人莎琪

第二,會晤時間的選擇

會晤時間確定在美日印澳四國首腦峰會之後,以及美國國務卿和國防部長聯袂對日本和韓國進行訪問之後。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葛來儀認為,這種安排將向北京顯示,美國擁有強大的聯盟,美國將基於實力地位與中國接觸。拜登本人3月12日與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亞的領導人舉行史上首次四國首腦峰會,旨在加強美國在亞洲的外交影響,制衡中國在印太地區日益增加的經濟和軍事影響力。美中高層官員舉行會晤之前,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和國務卿布林肯也將前往日本和韓國訪問,訪問旨在鞏固美國及其盟國的同盟關係、共同遏制中國的力量增長,凸顯出拜登總統的外交政策重點。

美日印澳四國領導人,從左至右:莫里森、莫迪、拜登、菅義偉

第四,會晤目標

舉行這次會晤是為了落實春節期間中美兩國最高領導人通話的精神,會晤的目標不是重置兩國關係,而是重啟對話,雙方把問題和訴求擺在檯面上說清楚,就彼此的重要關切交換意見。預測中美關係將因這次對話而“重置”,是一種過於天真的想法,因為拜登政府並未放棄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強硬態度,而是在尋求更有效的競爭。

美國總統拜登、國務卿布林肯、國安顧問沙利文

第五,會晤結果

在我看來,如果此次會談美國仍然抱著一種對抗遏制中國的立場,如果仍然認為中美關係的問題責任在於中國,仍然老調重彈對中國說教的話,那麼恐怕很難有積極結果。

拜登政府上臺後,在諸多敏感議題上延續了前任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立場和干涉中國內政的做法,包括維持認定所謂中國政府對新疆維吾爾人實行“種族滅絕”,這是一種荒謬絕倫的指控和徹頭徹尾的世紀謊言;同時還指責中國政府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做法,稱破壞了香港的民主自由;多次聲稱美國對臺灣的承諾“堅如磐石”,要求中國停止對臺灣蔡英文政府施加經濟和軍事壓力;在新冠疫情問題繼續向中國甩鍋,並維持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高額懲罰性關稅,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制裁措施仍然生效。

春節期間拜登總統在與中國領導人通電話時提到了這些問題,但雙方在這些問題上似乎沒有共同立場。中方已經嚴正警告:中美對抗將是一場災難,香港、新疆和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涉及中國核心國家利益和民族尊嚴,美國應慎重行事,不得觸碰紅線。

中美能快速達成協議的領域有限

事實上,中美兩國當前的工作重點都放在國內事務上,讓兩國關係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然而,雙方能夠快速達成協議的領域有限,儘管雙方可能會在氣候變化、防核擴散等幾個領域嘗試合作。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說:現階段無意進行一系列的後續接觸。如果有,必須要基於這樣的條件,也就是中國在美國關切的議題上做出讓步。但是,這是不可能的,中國在涉及核心國家利益的問題上絕不會做出任何讓步和妥協。

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大城市安克雷奇

拜登任期內中美關係將以競爭(和衝突)為主基調

拜登總統把中國定位為“最嚴峻的競爭對手”,國務卿布林肯則形容中國是美國21世紀面臨的最大地緣政治考驗,他表示,美國的對華方針是“在應該競爭的領域競爭,在可合作的領域合作,在必須對抗的領域對抗”。 與中方頻頻提“合作”不同,華盛頓近來對美中關係的高頻關鍵詞是“競爭”。對華競爭的認識也體現在美國民意中,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近日最新報告顯示,89%的美國人認為中國是競爭對手或敵手,而非夥伴。

中國部署的東風-21D彈道導彈

這麼看來,在拜登任期內,中美兩國會在少數領域嘗試合作,但競爭和衝突將成為主基調,雙方所能做得更多的是找到管控分歧的辦法。

5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開戰!烏克蘭像打動物一樣對親俄民兵開火,3萬多人在衝突中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