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樂高
無論在哪裡做醫生,做什麼樣的醫生,為患者解決健康問題的本質不會改變。
“全科醫生”“主治醫師”“醫務科科長”“助理醫生培訓教學主任”,在河南省浚縣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身為90後的徐浩每天都要對這些崗位全權負責。
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每一天,都能具化成很多時間節點,身兼多職的徐浩每天都按計劃行動。參照筆記本寫好的順序,早晨進門第一件事先去病房檢視患者;查房後去落實當天的規培工作;醫務科的各項工作也必須實時跟進……
瑣碎、繁雜,是基層社群衛生服務工作最直接的體現,但徐浩並沒有因為工作繁雜而感到不適,久而久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也好像“粘”在身上,隨著每天的工作反覆塗抹修改。
學醫是一件很酷的事
當被問及為什麼會選擇做一名醫生,徐浩坦言:“學生時代,看到新聞裡播報‘非典’的訊息,看到電視裡汶川地震的訊息,這些場景讓我震驚。後來高考填報的時候想來想去還是做醫生,雖然那時不能確定未來到底如何,但我熱愛這個行業。每一個小男孩都有英雄夢,對我而言治病救人是一件很酷的事。”
徐浩是河南省首屆訂單定向生,走出校門就進入大三甲醫院進行規培。“5+3”的規培經歷,讓徐浩深深認識到正規培訓對全科醫生多麼重要。他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在全科醫生年輕的人才隊伍中,應當成為怎樣的中堅力量。
徐浩完成了從醫學生到醫生身份的轉變。三年時間讓他對全科醫學規培認識不斷加深,自我定位逐漸清晰。
基層有比大三甲更好的機會
“基層醫務工作的規範化、流程化亟待提升。無論是傳承醫術,還是最佳化診療流程,規培都必不可少。對於剛畢業的醫學生來說,培養正確診療思路,把基層醫療服務的地基築牢,才能真正在基層良性迴圈,知道具體做什麼對醫術精進最有用處。”徐浩如是說。
基層全科醫生對患者入院、看病、治病、健康管理、出院回訪等一系列工作都能親手經辦。自己管理患者對於年輕醫生來說機會難得。雖然基層無法治療危急重症患者,但針對常見病是可以進行全流程操作的,這也是大三甲年輕醫生少有的機會。
近年來,國家政策不斷向基層傾斜,培養全科醫生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因為紮根基層,徐浩對於基層的醫療政策、醫保政策、醫藥政策都逐漸瞭解。分級診療的大力推動,醫共體的全面建設,都讓他看到未來全科醫生髮展的勢頭。
規培也能做出精彩
切身體會過規培的益處,加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發展需求,院領導將培訓新鮮血液的擔子交給了徐浩。自此,徐浩日常工作又增加了助理醫生培訓教學主任一項內容。
剛負責規培工作的時候,部分比較年長的前輩不知道什麼是規培,也不知道這個東西到底怎麼用。在傳授新人業務經驗的時候,多以自己的教學方法為主,對規培的相關要求還不是很理解,這是推廣過程中的一些小插曲。
前輩們在規培帶教過程中,徐浩都和大家耐心溝通。時間久了,規培也逐漸深入人心。前輩們逐漸理解了規培的細則,加上整個培訓教學團隊的全力推進,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規培逐漸受到外界關注。
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上,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編撰的《助理全科醫生基層實踐基地培訓模式探索與實踐》被收取錄用。平日裡積攢的經驗,一點點拼湊起來竟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懂編輯文章就自行“百度”,查文獻、查編輯方法,哪裡不會查哪裡,幾個編輯門外漢硬是把文章寫了出來。
太陽昇起前睡一會兒
戰疫期間,徐浩主動請纓擔任疫情防控辦公室主任。
“熬夜和跑上跑下可能年輕人更有優勢,當時並未想過這個擔子的重量,情況緊急就衝上去了。”
徐浩和同事們,根據上級疫情防控指揮辦部署,設定轄區集中留觀站,隨後未休息一天又率先帶領團隊安排轄區集中留觀站。
初期戰疫最大的困難除了物資緊缺,誰進駐發熱門診,誰值守留觀站,誰去監測返鄉管理人員等這些排程問題成了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重大難題。現實條件如此,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堅持、鼓勵、關懷成為了大家共度難關的“方舟”。
徐浩在醫療物資極度緊缺情況下,帶領第一批團隊進入發熱門診24小時值守,每天通宵加班工作,連續50幾天,整個人瘦了十幾斤。初期物資緊缺,能反覆消毒使用的物品仔細消殺,多撐一天也是好的。
早晨5點起床,直到第二天太陽昇起前睡一會兒。整理材料、制定方案、發熱門診工作、留觀站工作每一樣都不能落下。院領導帶頭不眠不休,全力保證大家的飲食,牛奶雞蛋隨時供應,特製中藥給大家增強免疫力。“最大的動力,還是看到武漢最前線醫護人員的堅持,他們感染著整個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徐浩說道。
提升自我價值——基層醫生不止治病一條路
除了前文提到的多項“兼職”,徐浩平日裡也做培訓老師,但更多時候90後徐浩則更像一個兄長。“新來的青年醫師大多是94、95年生人,大家也都是同齡人,相處模式更多的是朋友間的交流。”就是這樣亦師亦友的學習氛圍,讓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教學工作辦得越來越紮實。
8月,正是學弟學妹考取執業醫師的關鍵時期。自己有考證經驗,平時大家相處的也融洽,大家平時諮詢考試的問題也逐漸多起來。徐浩決定抽出業餘時間,給大家儘可能地指導考試。功夫不負有心人,筆試70%的透過率,技能全員透過。
這些剛畢業的年輕人,在伾山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收穫頗豐。
工作能取得這些成績,徐浩發自內心的感謝家人。從大學時報考專業父母的支援,到工作後老婆孩子的支援,家人是徐浩前進的有力支撐。“平時工作繁忙,陪伴家人的時間確實有限,疫情期間孩子經常問爸爸去哪了,也只能是半夜回家悄悄看孩子一眼。”在那些疫情攻堅的日子裡,穩定的大後方對前線衝鋒意義重大。
全科醫生不是“開藥機器”
全科醫生仍是一個較為艱苦的職業。
談及全科醫生的待遇問題,徐浩坦言,“在大三甲醫院培訓過,見過他們的工作強度,相比之下基層工作並不輕鬆。但是基層的待遇確實逐年提升,激勵政策和方式也逐漸多元化,執業方式也逐漸摸索最佳化。透過國家大力培養全科醫生提升基層診療能力就可看出,近年來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大型裝置逐步引入,提升診療能力的同時,留在基層的患者也逐步增多。”
徐浩在社群全科門診每天也要判斷各種問題,全科醫生雖然沒有絕對精深的一科,但也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善相關檢查,對病情深入研判,在社群裡針對患者持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在社群場所對病人進行不間斷地管理和服務,並在必要時協調利用社群內外其他資源,哪一樣都要執行下去。
現在依舊處於平戰結合的時期,很多綜合醫院為了避免疫情交叉感染限制掛號數量,如此對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診療能力,防控能力更是提出空前考驗。
“全科醫生不是‘開藥機器’,基層首診不是兒戲。無論是大三甲還是基層,紮實的診療基本功永遠是醫生的立身之本。”徐浩說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功能除了看病就醫,定位未來也將更加清晰明確,解決老齡化社會帶來的老年人口保健和醫護照顧問題任重道遠。
經過三年的基層工作,徐浩基本每天都可以接診到各種不同的患者,用自己的醫療技術為患者診治,獲得成就感的同時也讓他如履薄冰。醫學診療就像逆水行舟,基層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需要做,全科醫生是國民健康第一道防線,三級診療網路織牢的最後一環。唯有全力以赴,基層醫療的公平性、經濟性與可及性才能日益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