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寫過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不要嘲笑那個40多歲買不起2000塊電腦的中年人,大家都會有人到中年的那天。每個人的際遇都是變化的,年輕人現在覺得賺錢很容易,或許到了中年會跟那個男人過得差不多,所以不要嘲笑別人不努力,只是生活太艱辛。

所以說,這個世界真的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很多人覺得自己年輕時有學歷、有份不錯的工作,賺得也不少,中年乃至晚年的生活只會過得更好,不可能潦倒,甚至幻想退休後如何度過自己的晚年。

但夢想終歸是夢想,現實和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昨天看了一部日本NHK的紀錄片,名叫《團塊世代,悄然迫近的老年破產》,又名《老後破產》。

片中介紹的三個家庭,也許年輕時跟你我都差不多,從沒想過老年生活會過得多潦倒,直到中年之後,老年慢慢逼近,直至步入老年生活,現實的殘酷才顯露出來。

今天寫這篇文章,一是想告訴年輕的朋友,未經他人事,真的不要輕易嘲笑和批評別人,二是想提醒各位,一個人永遠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若想老有所依,或許從年輕時就要開始做規劃。

團塊世代是指1947年到1951年之間出生的一代人,他們曾是日本經濟的脊樑,推動日本經濟迅速發展。

這部片子是2014年播出的,一播出便引發熱議,2018年又結合沒有播出的素材彙編成書,名叫《老後破產:名為“長壽”的噩夢》。

當時的團塊世代年齡在63歲到69歲之間,正處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夾心層”中。

節目組調查了埼玉縣的四個校區,團塊世代對未來生活最大的擔憂是:

存款很快就會花完,加上退休金每月入不敷出,不久的將來他們也許會面臨破產;孩子工作不穩定、生活困難,難以依靠;家有長壽老人需要照看,退休後無法脫身去打工賺錢。

作為曾經的中流砥柱,這無疑是令人絕望的事情。

片中的三個家庭各不相同,但面臨的困境卻都相似,其中最讓我覺得觸目驚心的是68歲的青山政司。

6年前妻子去世後,青山政司便一直跟母親在一起生活,接受採訪的時候,母親91歲,是個腿腳不方便,吃喝拉撒需要被人照顧的老人。

青山政司40歲前一直做小本生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光是存款就有2000萬日元,摺合人民幣快128萬了,按照存款數來看,青山政司算是相對比較富裕的人。

但是妻子去世後,獨自照顧高齡母親的日子,卻變得一天比一天難。

青山政司和母親的日子過得非常拮据,每天的生活費控制在500日元以內,差不多30幾塊人民幣,除了給老人買些骨頭之類的食物增加營養外,他基本不買貴的東西,一盒十幾塊錢的小菜要分幾次吃,每次給母親買的骨頭也要分兩三次吃。

對於青山政司來說,小菜拌米飯,這頓飯就解決了,如果吃肉錢會花超,所以他基本不買肉吃,是窮到吃不起肉。

或許有人會說,存款這麼多,再加上退休金,兩個老人的日常生活,不至於過得這樣吧。

我們來算一筆賬。

青山政司每月退休金有8萬日元,除了日常花銷外,每天30分鐘的上門護理和每週兩次的日漸寄養等各種費用,每個月要花15萬日元,赤子7萬日元。

據他說,在過去的5個月裡,2000萬日元的存款已經花了400萬。

他母親年輕時做小本生意,買不起保險,所以晚年沒有退休金。而青山政司,因為母親老年痴呆身邊離不開人,更不可能有機會外出賺錢。

聊到以後的生活,青山政司非常低落和無措,母親年輕時靠做家庭副業養活他,他不可能拋下母親不管,照顧家裡的長壽老人,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他想把母親照顧到最後一刻,可萬一還沒到最後一刻錢就花完了,該怎麼辦?

青山政司說:“我可能會自殺”。

他說完這句話,我特別難過,一個68歲的老人,有存款卻過得拮据,自己的老年生活可能老無所依。

那麼,有後代的家庭,老人的晚年會過得好一些嗎?

並非如此。

另外兩個家庭,69歲的河口晃有個39歲的兒子,67歲的新美夫婦有一個36歲的兒子和兩個孫子。

但這兩個家庭的兒子要麼是打工的收入不穩定,要麼是失業的無收入。

好像有了後代的家庭,壓力更大,上有高齡老人需要照顧,下有失業兒子需要接濟,處在中年的團塊世代生活是難上加難。

中年失業或者晚年過得不好,是他們不夠努力嗎?

新美夫婦27歲結婚,正是充滿幹勁的時候,他們在婚後不久買了喜歡的房子和車子,生了孩子,過上了夢寐以求的生活,是典型的工薪家庭。

那時的他們從未擔心自己的老年生活,更不會想到年輕時有房有車賺錢多的自己,40歲遭遇裁員失業,到了晚年依然要為生活疲於奔命。

有專家解讀,團塊世代生活拮据的原因有兩個:

一是父輩的長壽,他們要承擔父輩的養老重任;二是下一代正趕上日本就業冰河期,找不到工作,沒有收入,只好回家啃老。

因此,處於中間的他們,要想護住這個大家庭,就得努力承擔上下兩代人的責任。

我們會不會變成“團塊世代”?或許不是危言聳聽。

說實話,看完這個紀錄片,我挺為80、90後擔憂的。

大多數人都是獨生子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壓力都不小。

我有一個朋友,年輕時在北京的郊區買了房,中年時母親重病,賣了房給母親治病,錢花完了病沒治好,而朋友因為年紀慢慢變大,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只好回了老家,關於回老家能做什麼,他也不知道。

還有一個朋友失業後去送外賣,一起吃飯的時候酒喝多了,聊著聊著哭起來,說為了賺點錢送遲了對客戶點頭哈腰的,別人罵你你都得忍著。

新聞裡也出現過的,外賣小哥因為趕時間違反交通規則,在交警面前嚎啕大哭;失意的中年男人,應酬完後一個人坐在地鐵站哭;開家長會被老師批評不關心孩子後,坐在教室嗷嗷哭的爸爸;還有那些下班後坐在樓下抽菸解悶的中年人……

哪有人的生活不艱辛,不過都是在負重前行。

有人覺得沒必要這麼焦慮,或者直接說我販賣焦慮,說實話,你能歲月靜好不見得所有人都像你一樣。

小說《十宗罪》中說:有時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社會那些最悲慘的世界。

買不起2000塊電腦的人大有人在,學歷高不代表什麼,年輕時賺錢多也不代表什麼,只不過是你機遇好罷了。

你能保證自己年輕時得意,中年和老年就能一直得意嗎?

這很難說。

我們如何避免像日本的“團塊世代”那樣老年破產?這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解決的問題。

我們不做杞人憂天的人,但也別做缺少憐憫心的看客,更不要用一副“歲月靜好”的口吻去指點別人不太好的人生。

人人都想過得簡單幸福,不用為生活疲於奔命,不用為了省那幾塊錢被別人嘲笑,但這世上就是各人有各人的際遇,而我們不得不承認,大部分人都是平庸的。

紀錄片裡那位存款有128萬的日本老人,自己卻捨不得吃肉,除了大環境使然,不是他年輕時不努力,而是生活本就艱辛。

想起《了不起的比爾蓋茨》裡的一句話:

每當你想批評別人的時候,要記住,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共勉。

今日話題:

你如何看待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狀況?這算老無所依嗎?

2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小說:我媽說了什麼?使得我調頭就走,發誓再也不見我繼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