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桑度雲

前幾天外出,在公路邊上看到電力工人穿著鐵鞋爬電線杆,我不由得駐足仰望,一直看到那個工人登上電線杆頂端開始工作,我掏出手機拍了照片才離開。

這一幕,不僅僅喚起我兒時曾經對鐵鞋的那分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從內心深處對電力工人及鐵鞋的發明者張克京的一種敬畏!這種油然而升的敬畏,緣於閱讀了蔣新先生的報告文學《先行官》。

書中寫到,1960年的正月,剛參加工作兩年的張克京發明了鐵鞋,那年他26歲,是來自廣饒的農民,大字識不了一籮筐,是淄博供電所博山工區檢修班的一名學徒工。鐵鞋看上去並不複雜,也不起眼,卻是張克京冥思苦想,和同事們經過無數次捶打製作出來的,成為世界上的第一雙“鐵鞋”,張克京也被稱為“世界鐵鞋第一人”。鐵鞋的發明是在六零年的年初,我出生在歲尾,算起來我和鐵鞋同齡,今年整整60歲。

雖說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人們對電的認識僅僅停留在電器及“工具性”的認識上,而對供電企業的內部情況,對電力工人的生活及勞作則十分陌生,對為祖國的電力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那些樸素而又平凡的工人,更是瞭解甚少。

《先行官》客觀而真實地反映出電力工人一串串成功業績,充滿了昂揚向上的時代精神和強烈的家國情懷。蔣新先生揮灑自如的藝術語言及對家鄉的情感,自身的文化底蘊、詩人氣質和寬闊的藝術眼界,在紀實的過程中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把一個個平凡的電力工人、冰涼的水泥電線杆、看不見的電流,透過引經據典等各種手法展現給人們。沒有大起大落的命運起伏,在平和細膩、有血有肉、有情感的故事中循序漸進,展示出電力工人的精彩人生,而這種精彩,出自蔣新先生優美的紀實描寫,散發著耀眼的電力之光,凸顯出《先行官》之美譽。是一部令人慢慢咀嚼、靜靜回味的好書。

是《先行官》讓我瞭解到停電之時,正是電力工人爬電線杆搶修之時;電閃雷鳴之時,正是電力工人冒雨檢修之時。是他們的停電搶修、帶電作業、“種電線杆”的辛勤勞作,換來我們每天用電的安逸。

是《先行官》讓我這個外行人對電有了新的認識,讓我這個用電人處處受益,心存感恩!同時也喚醒我幾十年來用電的記憶,這裡面有快樂也有畏懼。

電線杆下的快樂

在我童年的記憶裡,晚飯後,街頭巷尾的電線杆下就是我們的遊樂場。老年人在燈底下象棋、打牌,男孩子在拍畫、彈琉璃珠,我們女孩則是跳繩,踢毽子,跳皮筋。跳皮筋至少要三個人才能跳,兩個人撐著,一個人跳,如果人數不夠,我們就把皮筋拴到電線杆上,來代替人撐皮筋。電線杆上還可以用滑石寫字,用“正”字來記錄我們的輸贏。電燈下把我們的身影照的很長,我們玩“踩影子”的遊戲,離電線杆不同的距離照射的影子大小也會不同,燈下的奔跑都會帶來無窮的快樂。這種快樂一旦停電或燈泡壞了就會消失,街上變得漆黑一片。那一刻,我們期盼供電局的叔叔快點來維修,換上電燈泡。

兒時眼中的鐵鞋

鐵鞋雖然和我同齡,但在我的記憶力,第一次見識這雙鐵鞋,是電力工人在我家門口維修的時候。我大概是在七、八歲左右,看到身穿工作服的工人,頭戴安全帽,腰上扎著寬腰帶,腳上套上一個大鐵環,像走路似的就爬到電線杆的頂端。我們都在電線杆下翹首仰望,直到維修工人把電燈泡換上,再一步一步的下來脫下鐵鞋。這時,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去看那雙神奇的大鐵鞋,男孩子們便好奇的伸手去摸摸鐵鞋,還把腳伸進去試試,只是那鐵鞋太沉了,他們的腳根本就抬不起來。我和小夥伴們看不懂鐵鞋的原理,也不知道發明人是誰?只是仰慕那穿鐵鞋的電力工人,行走在直立的電線杆上,去把燈泡安上,就會點亮我們的快樂!老人們即可在電線杆下打牌下棋,我們在燈下做遊戲......

難忘,那不用電的燈

在限量供電的70年代,停電是常有的事,那時候小,不知道電不夠用,卻也習以為常。停電的時候就點臘燭或是煤油燈,點一個燈時不夠亮的,我媽還在一個小碟子倒上豆油,用棉花捻成一個燈芯,一頭浸在油裡面,一頭點著,還要不停的用竹籤把燈芯往上挑一挑。挑大了煙大、火大,還浪費油,挑小了不亮,要挑的恰到好處。小時候我常爭著去挑燈芯,覺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每當停電的時候,爸爸都是一邊把小油燈放在高處,一邊說:高燈下亮!數年之後,偶爾停電,我如法炮製,做一盞油燈放在高處,成為應急燈。幼小的兒子同當年的我一樣,饒有興趣的去挑燈芯......

停電時外面一片漆黑,屋內燈光昏暗。如果看到鄰居家的窗戶裡透出的光線很亮,用的一定是電石燈。電石燈是博山有機化工廠的工人發明的,電石是廠裡生產的。那時候小,對化工產品不瞭解,覺得發明人很了不起。電石燈的亮度比15w的燈泡還亮,也是最省錢的,誰家能用上電石燈,而且每個房間都有,那一定是有機化工廠的工人,令人羨慕不已!我家的電石燈來之不易,是我媽轉了好幾個彎託有機化工廠的工人淘換的。

電石燈是用鐵製成的圓柱形,裡面放上電石,上面有一個細長的管子,最上端有一個很細的孔,火苗由此冒出。把電石燈放在一個有水的容器裡,下面的電石還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音,有一股濃濃的怪味,很不好聞,但確實很亮。第二天早上,我在洗臉到時候,發現鼻孔裡都是黑灰。現在想想,電石燈是有毒的。

記憶中的電石燈

與電老虎的親接密觸

我剛參加工作是在工藝美術廠,在美陶學習時買回一個造型色料都很好看的檯燈,上面是一隻尾巴很長的壽帶鳥。這個檯燈不帶電線和開關,是請廠裡的電工給安上的。電線的外面還是花線,電線的一端連著燈頭,燈頭上有個按鈕開關。電線的另一端是塑膠插頭,插頭夾著那兩片穿著電線的銅片,中間由一個螺絲固定。我又從廠裡買回一個鋪絲燈罩,真是一件完美的工藝品,既實用又美觀。我用的時候都先把插頭插在插座裡,再摁開燈頭上的開關,在燈下看書學習。

有一天晚上,我用檯燈時,不知道什麼原因,按下開關後臺燈卻沒有亮,我看看燈泡沒有斷絲,就去拔插頭,想看看是不是接觸不好。我拔出插頭,上面只有一個銅片,另一片落在插座裡,原來是電線脫落了。 我連想都沒想,伸手就去拔那個銅片。瞬間,從手指一直麻到胳膊,我被擊到了床上,大腦一片空白。幾秒鐘之後才反應過來,看到插座裡面的銅片,嚇出了一身冷汗。我竟然忘了它是個電老虎!差點被它電煞。我定了定神,找來老虎鉗捏出那個銅片。第二天,拿著檯燈到廠裡找到電工,把電線焊接在銅片上。從此,再沒出現類似狀況。

老式插頭

電與我形影不離

我們常說“術業有專攻 ,隔行如隔山。”有的行業我們一生都不會接觸到,也無需去了解,因為它和我們無關緊要。但是,唯有電這一行,卻和我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一刻也離不開它。

就拿我曾從事的琉璃行業來說,從古至今的琉璃製作,由燒炭的八卦爐到電爐,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代。冷加工的琉璃雕琢,從笨拙的腳蹬輪車到電動機械裝置,琢磨工具從鐵質的輪頭到電鍍金剛砂輪頭,都是因為有了電力的發展,才改變了工人的勞動環境。直到現在的琉璃工坊,一系列的熱成型都是用電爐、電退溫爐,從脫蠟製造、拔莛到冷加工的平輪、立輪、拋光等都是最先進的機電裝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同樣享受著電的便利與快捷。我們每天都在用電,已習以為常,卻很少去記錄日常用電的頻率,我無意中回顧了一天的用電次數,用電之頻繁,讓我很是驚訝!

每天早上,我都習慣性的開啟收音機,邊聽新聞邊收拾房間,用電水壺燒水洗漱,用微波爐熱牛奶早餐,還在電子秤上稱稱體重。去廣場晨練,用手機播放五禽戲開始起舞。在早市買菜,攤主用電子秤稱菜,我用手機支付。中午做飯,我從冰箱裡取出食材,炒菜時開啟油煙機。用電飯煲蒸米飯,用榨汁機榨蔬菜果汁,用電烤箱烤麵包。午飯後,我吹著臺式電風扇,在電腦上整理資料、發郵件,修照片。在網上下載學習資料,與朋友影片通話,交流學習,分享快樂。晚上,在燈下幹家務、看電視。用電熱水器燒水洗澡,用吹風機吹乾頭髮,用洗衣機洗衣服,再用蒸汽熨斗熨燙平整。臨睡前,在手機上淘寶,去拼多多逛逛......

60年來,我從不記事到有記憶用電,電給我們帶來光明、帶來快樂、帶來敬畏!從限量供電發展到現在的充足供應,都在推動新時代朝著更安全、更文明、更快捷的方向發展。

電改變著世界觀,改變著生活習慣,也改變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生命觀。電作為生產力發展的歷史產物,在人們的生活裡或者生命裡扮演著無可替代的社會角色。

不知不覺,電已經和我們形影不離......

假如有一天沒有了電,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我們的照明、工廠、通訊、我們的電器、高科技的智慧產品將會全部靜止不動,我們將在一片黑暗中度過每一個夜晚,將回到遠古的人類.....

習慣了用手機消費的現代人是不是會崩潰......?

《先行官》作者蔣新先生

6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3月13日足球比賽分析:意甲貝內文託VS佛羅倫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