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這篇文章值得全體創業者、產品經理、投資人、普通人的思考。

最近為了研究學習方法的底層原理,我開始回到分子生物學、腦神經科學,去研究大腦、神經元和突觸。

在研究突觸的時候,看到了一些神經遞質,比如乙醯膽鹼、多巴胺,於是就順便把幾種重要的神經遞質也一併研究了。

這一研究,我突然發現了一些奧秘,這些奧秘構成了慾望的第一原理,貫穿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普通人如果知道了,就能夠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被慾望所操縱,不被毒品、遊戲、情色、手機……所操縱。

創業者和投資人如果知道了,能夠更好的把握時代的趨勢。比如為什麼短影片是時代的趨勢?為什麼張小龍一定要做影片號?短影片之後是什麼?

插句題外話。

不論是學習也好,還是思考也要,一定要回到第一原理。

現在很多人在提複雜系統、混沌理論,但其實世界仍然是簡單的,仍然是存在第一原理的。你連簡單的東西都沒掌握,還妄想直接掌握複雜?

最近回到第一原理之後,感觸很深,不論是學習也好,還是人性也好,其實本質很簡單。掌握了第一原理,就能一通百通。

而且因為它是第一原理,是絕對為真的起點知識,如果你在第一原理之上去推演,推演出來的東西,也是必定為真的。

對於創業者、企業家、投資人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這也是為什麼馬斯克這麼喜歡第一原理的原因。

好了,回到正題,我們來看看慾望的第一原理“多巴胺”。

多巴胺的本質是什麼?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老規矩,要掌握一個概念,我們需要用到認知圈模型,先從它的本質和意義講起。

多巴胺的本質是什麼呢?為什麼它如此重要?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遞質,關於神經遞質我們沒必要展開講,因為你們也不搞科研。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它有三大功能:運動控制行為控制學習記憶

關於運動控制,這個不需要多講,這個話題留給醫生;關於學習記憶,這個話題我以後迭代進學習方法裡。這次我們主要講它的第三個功能——行為控制。

什麼是行為控制?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動機系統,即獎賞系統上癮機制等。

大腦靠什麼去支配我們的行為?

答案就是動機系統。動機系統又具體可分為獎賞系統懲罰系統,獎賞系統主要是由多巴胺來實現,掌控慾望;至於懲罰系統以後咱們單獨來講,那是另一個第一原理,跟恐懼有關。

現在我們對多巴胺有一個模糊的認識了,多巴胺主要負責獎賞系統的運轉,屬於動機系統之一。

這樣來講可能比較晦澀,我們借用《自控力》的話來說,多巴胺主導的是一種“我想要”的衝動,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慾望

一切的慾望,不論是色慾也好、食慾也好、收藏欲也好……基本上都是多巴胺在主導。

這是動物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不斷進化出來的。基因透過主導多巴胺來操縱我們的慾望,讓我們能及時獲取水和食物;並在合適的時候交配,繁衍後代;甚至我們對權力、地位的慾望、不斷變得更好的慾望,也都是為了服務於生存和繁衍。

可以想象,如果我們對水、食物、異性……不感興趣了,那麼基本上我們也就滅絕了。

事實也是如此,研究發現,抑鬱症之所以對很多事物都提不起興趣,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多巴胺的分泌出現了問題。當然還跟其他神經遞質有關,比如內啡肽。

總結來說,慾望是保證生存和繁衍的底層機制,而驅動慾望的介質就是多巴胺,多巴胺能產生一種“我想要”的衝動,從而控制我們的行為。

多巴胺的十大公理

但明白了多巴胺是一種“我想要”的衝動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深度剖析它的工作原理,從而才能理解人性,管理好自己的慾望。

由此我模仿歐幾里得,總結了十大公理,懂了這10大公理,就幾乎能理解關於慾望的一切。

1、多巴胺是一種“我想要”的衝動。

2、多巴胺的分泌越多,“我想要”的感覺就越強。

3、多巴胺的分泌取決於事物的獎勵值。

4、意志力可以克服“我想要”的衝動。

5、意志力是個消耗品,很快就會被用完,用完以後需要時間才能恢復。

6、在意志力不足的時候,我們會屈服於多巴胺的“我想要”衝動。

7、習慣化:重複給以某個同樣的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

8、習慣化是一種底層的生存機制,它迫使我們去尋找新鮮的刺激、更強的刺激、更快的刺激。

9、神經元具有可塑性。

10、神經元被重塑之後可以再次重塑。

我們一條一條來解釋這十大公理,看看這背後能幫我們發現哪些行為的秘密。

第一條,多巴胺是一種“我想要”的衝動。

這一條前面已經解釋了,多巴胺的功能之一,就是負責我們的獎賞機制,讓我們產生一種“我想要”的衝動,這是最主要的動機之一。

比如你此刻關掉手機,看看能忍住多長時間不看手機。在忍住不看手機的這段時間裡,那股想要看手機的衝動,就是多巴胺在驅使。

第二條,多巴胺越多,“我想要”的感覺就越強。

因為大腦必須確保我們不會出現決策混亂,所以用多巴胺的量來整合我們的衝動,保證我們同一時刻能做出不衝突的選擇。

最終表現出來就是,多巴胺越多,“我想要”的感覺越強;“我想要”的感覺越強,我們就會優先執行這件事。

比如此刻同時彈出一張美女(帥哥)圖片和一篇我的文章,你會傾向於先點開那張美女(帥哥)圖片,然後再看我的文章。

這裡延伸出來還有一個啟示,如果你的意志力很差,那麼就儘量離誘惑遠一點。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要少看小黃片的原因,因為不看還好,一看多巴胺就會立馬加速分泌,讓你產生“我想要”的感覺。

離誘惑的東西遠一點,就能減緩多巴胺的分泌。這樣你的意志力就更有可能戰勝多巴胺,奪回身體的主導權。

這也是為什麼佛教會遠離紅塵的原因。因為,一入紅塵多巴胺深似海,從此意志力是路人。

鍾麗緹有一部非常經典的電影《Samsara》,翻譯為《輪迴》,有的也翻譯為《色戒》。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得道高僧與慾望對抗的故事。男主人公達世在山洞裡面不吃不喝靜修了三年三個月零三天,成了一個人人稱讚的好喇嘛;結果下山後,因為瞥見了美麗聰慧的藏女(鍾麗緹飾),慾望一觸即發,從此墮入紅塵……

裡面有兩段話非常深刻

一段是達世與老僧的對話:“你常教導我佛的偉大,如何能拋卻妻兒,拋卻王位,終於得道。可是在他參悟之前,便已經擁有了一切,財富、地位、妻兒、人們的愛戴,樣樣都不缺。正是因為曾經擁有過著這些,他才可以放棄一切,終證菩提。我從小便做喇嘛修道,沒有體會過一絲人世的滋味。我如何真正明白我學到的一切?如果我沒有親身經歷過它們。”

一段是藏女對達世說的話:“如果你渴求佛法,像對我的愛慾一樣強烈,這一世,你可成佛。”

《色戒》

第三條,多巴胺的分泌取決於事物的獎勵值。

獎勵值是我自己造的詞,因為很明顯,不同的事物,會引發不同程度的刺激,從而導致多巴胺分泌的差異。

而形成這種差異的對應法則是什麼,我猜測可能是有一個類似於獎勵值的東西。這種獎勵值可能是生命在漫長的進化中逐漸形成的,比如對美食和杏愛,獎勵值就非常高。

其中最可怕的是藥物刺激,比如毒品,它們能直接劫持我們的大腦,促進大腦分泌高濃度的多巴胺,其刺激強度遠高於其他刺激。

所以,一定不要接觸高獎勵值的東西,比如毒品,一旦你接觸了,你的整個獎賞系統的排序就被打亂了,從此毒品將成為你人生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事,其他事情都得靠邊站。

所以,我從來不玩王者榮耀、吃雞、英雄聯盟等網路遊戲,一局也沒玩過,就是為了不打亂我現有的獎賞系統的排序。

總結來說就是,每件事都會有一個虛擬的獎勵值,獎勵值越高,多巴胺的分泌就越多,“我想要”的衝動就越強。

它們最終會形成一個獎勵值排序,儘量不要去接觸高獎勵值的東西,比如毒品,否則會打亂你現有的獎勵值排序。

第四條,意志力可以克服“我想要”的衝動。

好訊息是,我們並不是完全受多巴胺所驅使,我們還有一個叫做意志力的東西。

意志力受理性的驅使,能夠讓我們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依然能保持初心;讓我們面對美食的誘惑依然能忍住不吃,從而保持完美的身材;讓我們在手機不離身的時代,依然能抽點時間來學習。

第五條,意志力是個消耗品。

但壞訊息是,意志力並不是無窮無盡的,它很快就會被用完,用完之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當然,不同的人,意志力的強度不一樣。但總體來說,意志力絕對不是無窮無盡的。所以我們平時要儘可能地節約我們的意志力,有什麼雜事情就趕快處理了,不要一直拖著,拖著是會消耗意志力的。

所以,最好做到“今日事,今日畢”。

第六條,意志力不足的時候,我們會屈服於多巴胺的“我想要”的衝動。

意志力與多巴胺的關係,就是《思考快與慢》裡提到的系統一與系統二的關係,也是《象與騎象人》裡提到的象與騎象人的關係。

當意志力充足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就會聽從意志力的;當意志力不足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就會聽從多巴胺的。

所以,如何管理我們的意志力,如何管理我們的多巴胺,成了自律的關鍵。

具體如何管理我們的意志力以及如何訓練我們的意志力,可以去看看《自控力》這本書,這裡不過多講解。

我主要說一點,如果對抗人性很難,我們可以順應人性、利用人性。

比如意志力薄弱的時候,如果我們很難做那些艱鉅、複雜的任務,因為這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作為支撐。但是我們可以做一些輕鬆的、簡單的、比較開心的時候,比如整理桌面、整理檔案、處理訊息,等到我們意志力的很強的時候,再做那些複雜的、艱鉅的、枯燥的事情。

第七條,重複給以某個同樣的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

之前我在《多巴胺閾值》那篇文章裡寫到,如果我們不斷重複做某件事,多巴胺的刺激閾值會越來越高,分泌的多巴胺會越來越少。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神經元的動作電位也是存在閾值的,它是多巴胺閾值的第一原理。

研究發現,當我們第一次給神經元某個刺激的時候,神經元會產生一個動作電位,但是如果我們不斷給神經元一個相同的刺激,就會提高動作電位的閾值,導致動作電位不斷減弱,生物學把這種現象叫做習慣化

而神經遞質的分泌,又跟動作電位的刺激強度有關,所以電位的閾值,導致了多巴胺的閾值。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重複做同一件事,多巴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我們對做這件事的慾望也會逐漸降低。

當神經元接收到有意義的新刺激時,中腦腹側被蓋區會釋放多巴胺,引起警覺,當反覆收到該刺激時,機體熟悉後,就不再釋放多巴胺。——百度百科

這也是為什麼張愛玲那句話會那麼戳心,因為她從現象界看到了人性的本質: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玫瑰就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飯渣子,紅的還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張愛玲

所以,愛情從生物學上來說,並不是永恆的。促使我們永恆的是,親情、承諾、經歷、接納、包容、羈絆。

所以,比起一見鍾情,我認為《小王子》裡所說的馴化更動人。

第八條,習慣化是一種底層的生存機制,它迫使我們去尋找新鮮的刺激、更強的刺激、更快的刺激。

之所以會出現習慣化,也是因為只有這樣人類才能更好地生存。我們必須很快適應當下的環境,適應新事物,然後把精力投入到新的事物上。如此一來,我們就能不斷地學習新事物,完成新的挑戰。

當然,習慣化帶來的不一定是不斷尋找新刺激,還有可能是刺激強度的提升、刺激頻率的提升。

比如吸毒、抽菸,就是刺激強度的提升和刺激頻率的提升。一開始,一點點劑量就能滿足癮君子的需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神經元會慢慢習慣,同樣的劑量無法促進神經元分泌足夠的多巴胺,導致我們必須加大劑量、提高吸食的頻率。

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因為它導致了惡性迴圈的開始。

獎勵系統會給同樣的成就越來越少的獎勵,迫使我們追求更大的成功——毫無疑問,這是我們人類在科學、藝術、政治等等所有領域攀登一切高峰的關鍵動力。——混亂博物館

總結來說就是,出於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我們會對某些東西體現為喜新厭舊;對某些東西體現為加大劑量或者頻率;或者三者都有。

比如對於財富和地位,我們會傾向於不斷掙更多的錢、不斷追求更高的地位;

比如對於毒品和香菸,我們會傾向於加大劑量和頻率;

比如對於異性,我們會傾向於新的異性,當跟新的優秀異性在一起,我們又會變得內心狂跳(基因的奴隸);

有的是綜合性的,比如遊戲和短影片,我們既需要更強的刺激、更快的頻率、也需要更新鮮的內容,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抖音的時候,會不斷劃下一個影片的原因。

第九條,神經元具有可塑性。

隨著神經元被多次刺激之後,神經元之間的連線會被強化,並且會慢慢長出新的連線,這就是腦神經科學所說的“神經元具有可塑性”,這種可塑性在有的地方也叫作神經元的“永久”性改變

也就是說,你基本上是再也回不去了。

這是一件非常致命的事!第七條和第八條我們講到,神經元的刺激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習慣化,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耐受,它們是惡性迴圈的開始,真正導致這件事變得很恐怖的是神經元的可塑性,它導致習慣化的改變,變得幾乎不可逆轉,並且變得越來越糟糕。

比如吸毒這件事,習慣化帶來的是劑量的增加、頻率的增加。但這問題不大,戒掉就好了。但是由於神經元的可塑性,導致我們很難戒掉。

別說戒毒了,想想看我們有多難戒掉香菸、情色、遊戲、手機就知道了。

百度貼吧有個戒色吧,就是一群被情色操控了,神經元發生了永久性改變,試圖重新扭轉神經元,重新改變回來的人建的貼吧 。

他們為什麼那麼難以戒掉每天看小黃片、紫薇這件事?因為神經元已經發生了永久性的改變,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上癮

PS:當然,並不是提倡說不要紫薇,紫薇能緩解壓力,一直壓著也會消耗你的意志力,紫薇是健康的,但是不要過度!頻率因人而異,大概一週1-2次是比較正常的。

emmmmmm,今天是個性教育博主。

第十條,神經元被重塑之後可以再次重塑。

看起來事實讓人沮喪,似乎慾望之門後面是一條無盡的深淵。但是隻要你下定決心,其實神經元還是可以被再次重塑的。

因為第十條其實只是第九條的延伸。既然神經元可以被重塑,那麼我們就能把它重塑回正常狀態。只是難度要大很多,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感到異常的痛苦,會消耗大量的意志力,會焦躁激惹,會很沮喪。

所謂“熵增容易,熵減困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但,還是有戒毒成功的、戒菸成功的對不對?連被品毒和香菸改變的神經元都能重塑,還有什麼是無法被重塑的呢?

我們可能正走向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從上面的十大公理,我想延伸出來講講我的一個大洞察——我們可能正走向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這基於兩大第一原理:

①神經元的習慣化

②神經元的可塑性(即神經元的永久性變化)

這兩大第一原理,導致我們重複做同一件事時,多巴胺的分泌會越來越少,從而誕生四個第一原理:

①我們會不斷追求新鮮的刺激。

②我們會不斷追求更強的刺激。

④這個大趨勢幾乎是不可逆的。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貝索斯,他也是第一原理思維的大神。

他說過一句話我們非常熟悉「比起未來十年什麼將會改變,更重要的是未來十年什麼不會改變」。

那個不會改變的事物,就是第一原理。

但他還有一句話很少有人聽過,他提示說人們永遠在追求更多的選擇(新鮮的刺激)、更快的物流(更快的刺激)、更低的價格(更強的刺激),並把自己的戰略建立在此基礎之上。

國內有家偉大的公司很雞賊,把這套東西搬過來,加了一個好字,組成了“多快好省”的戰略,這家公司就是京東。

@京東,打錢!

這是第一個案例,電商領域。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案例,短影片。

要回答這幾個問題可不容易,如果我們從現象層面來思考,估計永遠也得不到正確答案;但是如果我們回到第一原理來思考,這事就變得無比簡單、清晰了。

①我們會不斷追求新鮮的刺激。

②我們會不斷追求更強的刺激。

④這個大趨勢幾乎是不可逆的。

我們之所以會從傳統媒體過渡到新媒體,就是因為慾望的驅使,我們想要了解更新鮮的內容、推送頻率更快速、更便捷的內容,以及刺激性更強的內容。

但是張小龍沒有把這件事繼續往前推進(現在才開始做影片號,233333),從而讓張一鳴有了可乘之機,進而完成了對騰訊的顛覆式創新。

而短影片之所以是大勢所趨,就是因為它剛好滿足這幾個第一原理:

①我們會不斷追求新鮮的刺激:在看抖音或者影片號的時候,我們只需要輕輕往上劃一下,就能看到新的內容。上劃一下就是一個新的刺激,上劃一下就是一個新的刺激……我們的時間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被浪費掉了。

②我們會不斷追求更強的刺激:影片有聲音、有畫面、有節奏,刺激遠遠強於文字。

④這個大趨勢幾乎是不可逆的:因為習慣化+可塑性,導致神經元一旦發生了“永久性”改變,便很難回到當初。

由此可見,影片號一定是大勢所趨。雷軍講,要順勢而為,這個勢就是時代的趨勢,就是人性的趨勢。所以,一定要做影片號!

但是,記得注意找準《生態位》,否則競爭太大,照樣做不起來。

可以肯定,影片號不是終點,未來將會有更新鮮的刺激、更強的刺激、更快的刺激出現,也許是VR(虛擬現實),也許VR也不是終點。

但無論是短影片也好,還是將來的VR也好,這些也都只是大娛樂這個領域中的很小一部分。

可以肯定是,大娛樂必定是未來的大趨勢,至於這個大趨勢下會誕生哪些產品,哪些大公司,留給你們——創業者和投資者,去思考。

最後,我想據此給出一個大膽的洞察,正如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所說的——人類可能正不可逆地走在一條娛樂至死的路上。

就在此刻,我做了個實驗:

關掉手機開始看書,看看自己的專注時間是多少。結果令人很沮喪,大約每專注5分鐘,就會下意識地想到手機,想要開啟看一下。太可怕了!我的專注時間居然只有5分鐘。

然後我開始用意志力去對抗這股“我想要看手機”的衝動,試圖無視掉手機的誘惑繼續看書,大概對抗了一個小時,我終於忍不住了,開啟手機看了一下。

然而,其實並沒有什麼重要的訊息。

此刻,你也可以覺察一下,關掉手機,看看你每隔多少時間會開啟手機一次。

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一天中的大半時間都花在了手機上,幾乎每隔幾分鐘(如果不是在工作,大多數情況不會超過10分鐘)就會開啟一次。因為我們的大腦已經發生了某種永久性改變,並且形成了某種無意識的反射行為。這太可怕了。

即,人類可能正不可逆地走在一條娛樂至死的路上。

6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3月12日起點上架新書首訂一覽:破千17本,大神玄雨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