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普陀寺始建於大宋年間,位於三元鎮普陀村寶鼎山下,寺廟建築依山型走勢坐西南向東北分為上中下三層大殿,從石梯而上,在大門前方是一個戲臺,戲臺的右側牆上是一幅下山猛虎的壁畫,畫上還有“虎嘯之聲、地動山崩,風雲匯聚、鳥獸皆驚。”幾個繁體的題跋;進大門是一個寬敞的院壩,在院壩的西南邊是大雄寶殿,寶殿的大梁上寫著:“大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子千秋千秋千千秋”。從大雄寶殿而入是一個天井,天井的左側是土地廟,右側是娘娘殿,天井的西南邊是石梯,在石梯的兩旁各有一株兩尺餘粗的桂花樹,旁有一座九層高的“夫子孔”(燒紙錢的字孔罐)沿石梯而上就是觀音殿,從觀音殿而入直到鄰山而建的三層高的玉皇殿。普陀寺的建築風格屬於當地取豐富的石材而就,石鋪的院壩、階梯、基礎、石柱、周圍圍牆中使用的石柱、石凳、石桌上雕佛塑像、刻龍繡鳳活靈活現,房頂青瓦、燒製的印花屋簷猶如雲開放的花朵,殿堂建築物全是典型的川東民間風格結合佛家寺廟獨特的外型設計,使用大量的木材、幾根兩人可合抱的柱子撐起整個立柵房子,穩如泰山;房內塑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羅漢像等,栩栩如生!

普陀寺是佛道兩教文化傳播的名寺,香火很盛,周邊三省十縣都有“普陀寺”的香客,寺內常年有僧人,現在還保留有幾座僧人圓寂和道人羽化後的墳、碑;其中一尊墓緊鄰普陀寺,墓碑上清晰可見主人是咸豐年間道人何通元“來秀”大師,墓碑的頂端上刻著“春暖瑤臺”四個楷書大字。

新中國成立後,“破四舊”時期將出家人全部退回了原籍或者送到了峨眉、昭覺等統一管理佛教文化的名山、名寺;把普陀寺作為村小學的教堂。1977-1979年撤除普陀寺,將木料、青瓦用於新學校,普陀寺僅剩下上下三塊平地。幾年後嚴姓、田姓人家在此地修房居家至今。故而只有那兩株粗壯的桂花樹保留至今,在每年農曆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陣微風吹過普陀村處處是桂花飄香……

2016年冬天普陀寺老年協會在十方善信的捐贈下,嚴姓人家讓出宅基地重修了普陀寺觀音殿,建築面積233平方米,全框架結構。每年農曆二月十六、六月十六、九月十六,舉辦觀音菩薩壽聖誕。周邊縣市及本地香客三五百人前來趕廟會。平日的普陀寺觀音殿是普陀村老年人的文化交流聚集地。

5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小說:給你泡了還嫌棄,你又不是我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