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生活中,我們在行動方面的掙扎和挫敗,大都可歸結為:想做的未做,不該做的卻常做。比如,你想成為一個健身達人,最好能擁有完美的馬甲線或八塊腹肌。而你選擇的方式是定期去健身房訓練,同時調整為合理健康的飲食結構。然而現實總是很骨感:健身房太遠,只想宅家消遣;訓練太累太辛苦,靜靜欣賞最靠譜;健康餐太乏味,還是炸雞啤酒與閒暇時光最般配。

對自身現狀的不滿,讓我們每每暗下決心,一定要變成自己期許的模樣。然而,行動中真切的阻力與困頓,又屢屢擊退我們前行的步伐。自我改變當真如此艱難嗎?是否有可行方法能夠參考或依循呢?又,究竟什麼才是決定行動成敗的關鍵呢?也許現在的你,正為這些問題困惑甚至苦惱著。我們不妨先放輕鬆,從一個小故事開始今天這場探索和揭秘之旅。

海量重複,塑造模式識別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Gary Clain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具有多年急救和護理經驗的職業醫師,受婆家邀請赴宴聚會。席間,她發現公公的臉色有些不對頭,當即提醒他去醫院檢查,而公公本人對此不以為然。也難怪,剛剛還春光滿面地談笑風生,卻突然被建議去醫院瞧病,換作是誰,大概多會認為大題小做、多此一舉罷。不過,在兒媳的堅持下,同時也為了安全起見,一家人還是把他送去了醫院。

就在抵達醫院後的幾小時內,這位老人經歷了人生中一次大型心臟手術,也因這場手術而成功挽回了性命。原來,由於供血動脈阻塞嚴重,他隨時有突發心臟病的危險。若非醫師兒媳的提醒,很可能因為在發病時得不到及時救助而陷入危機,甚至失去生命。

一切都看似正常,平靜無恙,這位姑娘是如何發現問題的呢?

實際上,當大動脈發生阻塞時,為了維持生命的基本機能,身體會優先保證核心器官的供血,暫時忽視距離心臟較遠的體表。這時,若仔細觀察人的面部,會發現所呈現的顏色深淺不一。原因就在於,各部位神經末梢得到的血液供應不盡相同,而血液的分佈不均又導致面色上的不均勻。當然,只有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察覺細節上的異樣,未經專業訓練的普通人是無法分辨的。

在數年的職業生涯中,醫師姑娘參與救治過眾多同類型心臟病患者,其面部特徵皆與家中老人的症狀相吻合。正是閱“臉“無數的經歷,造就了姑娘瞬間辨識疾病的直覺與判斷力,給予了她直指問題關鍵的篤定與自信。

對於觀察周圍環境一事,人類大腦的勤勉和敬業,與永動機不分伯仲。本質上,大腦是一臺“預測機器”,它不知疲倦地掃描和搜尋外部環境,分析接收的資訊,從中提取熟悉的線索,進而預測確定的收穫。任何一條線索,大腦之所以感到熟悉,是由於曾經大量的重複和練習,正如醫師姑娘對心臟病特徵近乎本能的識別能力。換言之,隨著行為反覆重現,我們最終能在“毫無所知”(無意識)的情況下,準確鎖定線索,併成功預測結果。

針對特定場景,大腦會自發地注意到與之相關的線索,這種能力正是所有習慣形成的本源和根基。大多數情況下,習慣行為的觸發及執行潛藏在意識海平面之下,並不為人所知。比如,我們並非每次親眼見到餐桌上的美味佳餚時,才發覺自己早已飢腸轆轆。身體中時刻執行著許多內迴圈網路和反饋迴路,它們“勤勉地”監測著諸如血糖指數等各項化學指標的動態。一旦指標數值大幅變化,就會引來大腦的“額外關照”和高度警覺。而對於餓的感知,也正源於神經系統傳送的提醒訊號。

想象當我們磕磕絆絆地學會開車後,不僅能駕輕就熟地操控方向盤、油門、剎車,還能同時眼觀六路——觀察路面車況和訊號燈指示,耳聽八方——聽音樂或與朋友閒談。聽憑動作自動執行,無需分秒刻意關注在做的事,正是習慣的最大優勢。惟其如此,大腦才能釋放寶貴的認知資源和思考空間,用以應對更復雜的問題與陌生的挑戰。

然而,任何事物都如一把雙刃劍。有時,習慣“自主執行”的優勢亦可能成為劣勢。比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罪惡的小手伸向了炸雞漢堡和可樂啤酒時,可能面前只剩下了美食“殘骸”。達成了“大快朵頤”的願望,“酒足飯飽”的大腦也心滿意足,並對下一次收穫同樣的獎勵產生了強烈的期待。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習慣的負面影響呢?世界上最先進的鐵路網之一——日本鐵路系統,或許可以為我們帶來一些參考和借鑑。

日本鐵路系統為何成功?

日本的鐵路系統被視為世界上最優秀的鐵路系統之一。如果你曾到東京、大阪等城市旅行過,便會發現,日本各線路火車操作員在工作時,都會按照相同的模式執行一套特有的動作和指令,井然有序、整齊劃一。

比如,當火車即將啟程時,操作員會指向執行時刻表並說出具體時間;當火車進出途徑站時,操作員會指向車速表並喊出火車的實際速度;當火車逐漸靠近排程臺時,操作員會用手指向訊號燈並說出:“現在是綠色訊號燈。”而在站臺一側,另一個操作員會如孿生兄弟般完成與同事相似的動作。

這套系統被稱作“Pointing-and-Calling”,在設計之初,是為了減少事故率,提高火車執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中的動作,乍看起來,不僅呆板枯燥,還有些傻傻的,無非是用語言道出當下表徵系統狀態的種種細節。然而,這個由簡單原理承載的安全系統,竟使列車執行的失誤率從85%銳減至30%。不僅如此,美國紐約市MTA地鐵也借鑑了這一思路,在應用改良版本“point-only”系統兩年後,地鐵誤停泊的比例較以往下降了57%。

為何“笨笨”的系統卻如此有效?從行為的角度看,我們通常在習慣的指引和驅使下,沿著既定慣性完成日常活動。比如,每天按相同的路線上下班,按相同的口味喜好就餐,或在固定的時間讀書刷劇。我們尚未意識到正做的事,就已完成了這些動作。由潛意識主導行動,在生活中多數時候並無大礙,甚至可視作一種高效決策 。但對於涉及生命安全的交通系統,情況則截然不同,因為任何細微的差錯或疏忽都可能釀成悲劇。

當鐵路操作員調動自身感官的力量,真切地喊出各類指令和狀態時,刻意製造並強化的“外界刺激”,能幫助他們瞬間將注意力焦點集中在列車系統上 。在意識的關照下,工作人員更容易發現潛在問題,並將其扼殺在搖籃中。此即系統失誤率降低的根源所在。

簡單的point與call,即可輕鬆控制注意力、駕馭全部心緒。那麼,是否可以把方法遷移至日常中呢?

構築你的生活提示系統

無論自己或周圍朋友曾經失敗的行動經歷,似乎都令一種事實昭然若揭:任何改變從來都不容易。因為我們要對抗的,是大腦根深蒂固的習性,以及對於未知和變化發乎本能的牴觸抗拒。靠“意志力”強行完成自我改變,也許短時間內收穫了一定成效,但我們很快會發覺,自己又不由自主地“溜回”原有習慣框架下。該怎麼辦?

首先,“真正意識到”是促生改變的第一步。如果有人向你提問:對於自己從清晨醒來到夜晚進入夢鄉,這一天光景中的時間分佈和精力投入,你可以清楚回答嗎?我們常常自詡有著充分清晰的自我認知,但真正將生活日程或事件經歷付諸筆端、呈現於白紙黑字間時,會發覺自己對細節的感知並不真切,甚至不夠真實。而實際上,這與大腦的記憶機制有關。

記憶研究學者們發現,當我們未曾對某一資訊進行深度加工時,即使它曾進入工作記憶區,也僅是“曇花一現”。在短暫地“到此一遊”後,會迅速被大腦清除快取,消失殆盡。為什麼看過很多書,回想時卻記不清內容?原因就在於缺少有效處理的必要步驟,新輸入的資訊只“走了過場”便匆匆離去。就閱讀而言,更高效的方式是:使勁兒想、費力地想,作者討論的知識或主題,與我過往瞭解的內容可以建立哪些關聯?與之相似的知識有哪些?它們之間有何異同?透過對新知全方位、多層次的思考,徹底嵌入已有知識網路中,固化在長時記憶區。再行回憶,便可輕而易舉地喚起和呼叫之。

剛剛解釋了為何對事件記憶會不真切,假設現在我們清晰地回憶出事情的來龍去脈與起承轉合,是否意味著可以完全相信大腦提供的故事版本?未必。為什麼?如果將大腦類比為計算機,其配置大概是:3GHz主頻、8KB記憶體,外加2GB硬碟。從效能角度分析,這是一種奇怪的配置組合——21世紀的高階機算力,搭配20世紀50年代的大塊頭原始機快取空間。由於受制於記憶記憶體的瓶頸,無論大腦多麼努力,多麼用心,都不可避免地會缺失和遺漏事件的一些細節資訊,比如時間混淆或空間錯位。

更有甚者,當期待與現實差距較大時,大腦往往會重新解釋行為,或是構建自圓其說的故事,以呵護內心的敏感脆弱,並維持良好的自我感覺,比如那隻“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小狐狸。心理學家們稱這種思維偏差為“認知失調”現象。大腦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刻意營造一種“漂亮”解釋,不僅干擾我們對客觀事實的準確判斷,而且使既有問題藏匿得更深更隱蔽。

化“潛”為“顯”,促成自我改變

不過,對於大腦的投機取巧與巧言令色,我們並非毫無對策。正如鐵路操作員透過使系統資訊“可聽化”,將實時狀態轉換成一種外界刺激作為提醒,生活中,我們亦可將行為和習慣“視覺化”,從中尋找最佳化空間,作為高效應對的策略。怎樣做到“視覺化”?——如實記錄。藉助紙筆等外部工具,客觀記錄下自己的慣常行為,甚至事無鉅細地列出從早到晚的行動。

比如,每天清晨,我們的活動一般是:

——鬧鈴響起,醒來

——摸到手機,關鬧鈴

——刷手機,檢視訊息和新聞

——起床,穿衣

——洗漱/洗澡,如廁

——吃早餐,出門上班

……

其中第三項,在關鬧鈴後,我們原可徑直穿衣起床,卻常常手捧起手機刷個不停。無聲無息中消耗的時間看似不多,但日積月累下數量亦相當可觀。況且,在尚未清醒的狀態下,通常其實沒有明確的資訊獲取目的,可能僅是一種慣性動作,也即“為了看手機而看”,但這一小小細節從未引起我們的注意,卻因為記錄和反思而真實呈現。對此,便可做出相應調整。比如,下一次,關上鬧鈴後,可以放下手機,直接起床。重複多次後,大腦便會形成新的習慣。

如實記錄,客觀觀察,分析問題,改進最佳化。簡單的四步, 構成了自我改變的完整閉環。在記錄和分析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許多問題或癥結點,但切記,不要試圖“一口吃個胖子”。一次完成所有改變,非但不現實,且在進展不如意時,極易打擊自信心。

比如,對於一個掛科多門課、瀕臨降級或退學的學生而言,也許現狀的發生並非其本意,可能因為不曾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所學非所愛;也可能是方法不當、時間投入不足,導致學習成效不佳;甚至可能由於家庭、疾病等緣故,讓自己陷入了習得性無助的負面迴圈。本人雖有迫切改變的願望,卻難以從漩渦中脫身。

對於這名學生而言,最要緊的,是頃刻間完成到學霸的轉變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樣的設想無益於改變。最符合現實的、最容易達成的目標,是先恢復學生常規的作息和飲食規律,用每一小步行動帶來的成功,逐步積攢和構建信心,指引其實現後續更難更復雜的學業目標。

從小處著眼,抽離出某個最佳化點,或聚焦於一個細化主題,在生活中改進,收穫反饋;再拎出另一個點,迴圈往復。才是最有效的改變策略。

每個人性格、經歷、境況各異,自我改變也從來沒有通用的萬全之策,但卻存在相同的立足點——全面地瞭解、知曉、意識到自身真實狀態;不懷成見地,如實記錄行為習慣;從長期視角出發,客觀評判優劣;保留精華、摒棄無益,持續迭代最佳化。

正如卡爾·榮格的那句: “潛意識如果沒有進入意識,它就會引導你的人生,而你還稱其為命運。”命運素來是個宏大命題,其中不僅蘊藏著種種運氣成分,更有無法決定的出身和家境。撇開這些不談,命雖不可改,但必定可運。不聽憑潛意識的自動驅使和執行,化“潛”為“顯”,正是成為自己生命主宰的必要條件之一。

所以,這一次,你準備好拿回自己人生的主動權了嗎?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拜登想在日本部署導彈?俄發言人強硬回答:必將報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