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生存和繁衍是兩大主題,為了達到生存的目的,動物們進化出了各樣的行為,只有生存得好才有機會繁衍,進而使整個種群有序地繁衍。從人類的視角來看,有一些動物的行為真的挺缺德的,但動物們並沒有道德約束,在種群內或許會因為某個體的風險而被尊為頭領,就像羊一樣,頭羊總是做最危險的事,逃跑時路上遇到坑它也先跳。

然而跨越物種之後,這樣的道德觀念就沒了,互相競爭互相捕食只為生存。對於動物而言,所有的生存行為都無可厚非。鬣狗就是一種看起來相當陰損,但是卻活得比較好的物種,鬣狗群的存在有時候能反過來壓制周遭的小型獅群。不過它們沒有傻到主動挑戰獅群,雄獅面對鬣狗還是有巨大的優勢。

首先鬣狗不挑食。能逮住什麼吃什麼,在雌性頭領的帶領下盤踞在獅子領地的周圍,仔細搜尋著所有可吃的東西,哪怕是獅子的遺骨、腐爛的臭肉,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填飽肚子再說。適應食腐的特徵,鬣狗的胃極其強大,可以耐受腐爛肉中的病原微生物,也可以消化堅硬的骨頭。腐爛的動物屍體,得來全部費工夫,只要聞得到就能找得到。鬣狗叼著獅子的殘肢或者腦袋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鬣狗足夠猛。單頭鬣狗的體型並不是很大,也就是一些大型犬的體型,其戰鬥力也就和體型差不多的獵豹等差不多,但是鬣狗常常群體出動,這樣就可以使戰鬥力大大提升。為了獲取食物,鬣狗總是想偷懶,趁獵豹或者母獅子捕獵之後群起而毆之,將因為捕獵爭鬥得渾身疲勞的猛獸驅趕走之後,自己就趕緊跑過去吃。鬣狗的咬合力比較強,可以迅速在動物身上撕下肉,就算是獅群趕回來驅逐鬣狗,鬣狗也不會空口而歸。

照著下三路進攻。貓科動物捕獵時常照著脖子攻擊,脖子上有很重要的血管神經,而且還有氣管、食管等器官,還有頸椎。一旦猛獸咬斷食草動物的頸椎,動物立馬就癱瘓了失去掙扎能力,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動物被咬住之後一點也不反抗,其實是反抗不了;血管和神經等構造被咬壞之後,獵物也會很快因為缺血等因素死亡。然後就是猛獸們大快朵頤的時候。

鬣狗也會自己捕獵,但是跑得不是很快,體型又不是很大,怎麼辦?鬣狗的策略比較簡單,照著下三路進攻,就算面對野牛等大型動物,下三路位於身下、身後,影響食草動物的視覺。前面有鬣狗挑釁,後邊有鬣狗出陰招,就算是野牛也會因為睪丸、腹部等柔軟部位突然被咬而迅速倒下,更嚇人的是此時獵物沒有死亡,但是鬣狗就已經忍不住了,一邊等待獵物死亡一邊照著柔軟部位胡吃海塞。

這就是另一項技能,生啃。管你死沒死,管你是否最終能跑掉,鬣狗就是覺得已經花力氣捕食了,怎麼著也得留下點什麼,所以它們能生啃的時候不會吃虧,抱著活著的還能奔跑的動物就啃。一口一口地啃下去,獵物要麼被活活啃死,要麼逃跑後因為傷重不治而死亡,結果又變成腐肉,最後還是進了鬣狗的嘴。你可能賺了,我始終不虧,況且這種情況下,食草動物只虧不賺,怎樣都受損。

雖然看起來不雅,鬣狗卻算得上生活得比較好的物種,它們的食物來源比較豐富,有的不需要花費多大力氣。鬣狗在非洲和中東一些地區廣泛分佈,足跡踏遍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總數量難以統計,但是肯定要超過獅子,如今獅子的數量大約還有幾萬只,鬣狗數倍於此,算個10多萬隻應該不誇張。如今在非洲的一些地區,人們還喜歡養鬣狗,別看鬣狗平時兇猛,卻也是個有奶便是孃的主,就算是野生的鬣狗,只要給它餵飽了,它們也樂得陪人類耍耍。

看著形象和行為都不雅的鬣狗,其實也是十分勤勞的。它們的生活很好地貫穿了動物的天性,生存和繁衍。為了生存它們什麼都可以吃,吃飽了就是繁衍,鬣狗沒有明顯的繁殖季節,所有的季節都可以繁衍,所以它們一年之間隨時可以擴大種群,日常就兩件事,找吃的、繁衍,不過鬣狗群也有著階級,只有作為首領的母鬣狗才可以繁衍,這樣做的目的是控制種群數量,避免數量迅速增長造成食物不足。因為對獅群有一定威脅,所以獅子看到鬣狗就會驅趕,對雄獅來說單獨殺死幾頭鬣狗還是跟玩一樣。

8
最新評論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福島核事故十年祭:嚴謹的日本人到底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