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兒子剛過完七歲生日,小學一年級的他已經感受到了學習的重壓,孩子總是會跟我說:“爸爸,人為什麼要學習?我為什麼不能每天都瘋狂的玩耍?你小時候也要天天寫字背書嗎?”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很難回答,因為時代不同,相差三十年,我們的童年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為了給兒子展示一下我的童年和少年是什麼樣子,我寫了很多小時候的真實故事,內容包括了玩哪些遊戲,吃哪些零食,當然還有幹了哪些農活,只有學習佔的時間和精力最少。

我出生在八十年代中期,老家在淮河沿岸,家家戶戶的茅草屋就蓋在細細長長的堤壩上,所以小時候我一直覺得所有人都是這樣長條形居住的,走個親戚要跑很遠很遠的路。上了小學以後我看到中國地圖,知道了眼前的大河叫淮河,我就想著等我長大了一定要順著大堤一直往東走,一直走到大海,那樣我就可以離開這個又窮又苦每年都發大水的地方了。

一道大堤把村子分成了兩半,裡面是農田、水井、道路、學校、村部,外面是一望無際的河灘。八九十年代的農村是非常忙碌的,春播、夏忙、秋收、冬戰,那個時候是沒有貓冬一說的,每年冬天都要開展農田水利大會戰,家家戶戶都要出義務工,自帶糧食柴火被子,一去就是一個多月。那時候的人真的很偉大,連我們住的這個淮河大堤都是全市人民大會戰修建出來的。

大人一年忙到頭,孩子自然也不能閒著。從記事時起,奶奶就開始教我農活,在她老人家看來農活就是安身立命的本錢,學會了伺候莊稼地,無論什麼年代至少不會把自己餓死。奶奶跟我說過無數遍,說她老是夢見一大片青草地,一頭小牛犢在上面吃的飽飽的,到處跑著玩,遠處還有一個棗紅馬駒子跑的很遠,都看不清楚……每次我也在幻想那個美麗魔幻的場景。後來我漸漸明白了,我是屬牛的,奶奶是希望我以後衣食無憂,不再捱餓受窮,就像那個小牛犢,有吃不完的青草。再後來我有了兒子,他是屬馬的,每每想起奶奶說的那個魔幻場景,我都感嘆不已,在心裡默默的對在天堂的她說:“奶奶,你的小牛犢已經長大了,當了公家人,有吃不完的青草了,您眼中的小馬駒也來到我們家了,他很活潑可愛,很強壯,您看見了嗎?您一定會開心的笑吧,我知道你的牙齒都掉的差不多啦……”

3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小說:婚禮上,總裁當中悔婚:我不願意!所有人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