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為何家會傷人》是一本百萬級暢銷書。它在豆瓣的評分高達8.2分,它是心理學家、諮詢師武志紅老師的代表作之一,是經典的“心理治癒”書系列,本書幫很多人看清了“中國式家庭”內在運作模式,從而指導我們看見自己、直面心理上的創傷,最終使得傷痛和家庭關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和緩解,直至治癒和進行有效的自我救贖。

一、“中國式家庭”中存在傷害,是模仿,也是傳承。

自古以來,大家都深知父母的偉大,俗語說 “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讚美中國父母的句子。本書讓讀者看到了很多“中國式家庭”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家長權力、孩子被忽略感受、分離焦慮、夫妻關係等等。看著看著,以前不明白的很多問題都有了答案。

畢竟,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溫暖、呵護和關愛,我們成年之後的幸福感很大一部分來自原生家庭,只是,很少有人覺知到,其實我們身心的某些“傷痕”也有大部分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沒能意識到,代表不存在。

武志紅老師的這本《為何家會傷人》,很合時宜地向讀者揭示了原生家庭在童年時期對人造成的負面影響,分析了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心理問題及其底層原因。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常常看到父母虐待兒童的案例發生。比如3歲女童被離異母親遺棄家中,活活餓死。生活中,也有不少望子成龍的父親,打罵、鄙視、忽略孩子……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了,以至於我們開始懷疑:家,真的只有溫暖沒有傷害嗎?成年後的我們,面對考試焦慮,走上社會有社交障礙……深入追究下去,這些居然都有一個共同的影響力——原生家庭。比如在影片《不完美的她》中,女主角之一36歲的齊汐,在從事兒童教育方面的工作。可每當她回憶起童年,就會感覺到很受傷。原因齊汐父母在她12歲時離婚,但12歲之前,跟父親生活在一起的她,受到了父親的無數次家暴。不管是她打碎杯子、弄丟東西,還是成績不理想,父親都會下狠手打她。因此,成年後的她,內心總是孤僻、不合眾,還特別容易抑鬱,性格上敏感、脆弱,戀愛也不順。她知道,爺爺脾氣也不大好,父親也是在暴力之下成長起來的,所以她父親談起童年,就情緒低落、煩躁。

所以,家裡的大人如果不留神,就有可能會傷害自己的孩子,書中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我們曾經被傷害,我們也正在傷害孩子。因此,家庭中的傷害,多半來自於上一輩人的教育方式,父母們無能為力,因為他們不知道,沒看見,只是一味地去模仿、去傳承。

二、童年時的傷害,會影響人的一生。

武老師在書中給我印象比較深的觀念:夫妻關係,才是家庭的核心。這也就是說,家庭和諧,孩子才容易體會到幸福,在以後的家庭關係中容易發展健康的夫妻關係。當然,《為何家會傷人》中還提到隔代撫養對的不良影響,因為“隔代親”,老人很容易對孫輩產生“溺愛”和盲目教育的現象。

書中有一章提到了:以愛的名義摧毀孩子的感受。父母一味希望孩子 “聽話”,而忽略他們內心真正的感受,理由是“我是為你好”。只是,聽話的孩子,很容易丟失內心的感受,去討好和遷就他人,在家順從父母,在學校聽老師,工作上服從領導。父母打著愛的幌子,也做了不少違背自己孩子內心的事情。就是這一句“我是為你好”,讓孩子變成了“牽線木偶”,於是,現代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巨嬰”、“媽寶男”、“名校廢物”……

另外,孩子的叛逆,其實也是在呼喚愛。比如湖南衛視的《變形記》,那些叛逆的城市孩子,多半父母都很忙,可以給孩子足夠的零花錢,卻無法得到父母的陪伴,所以才會出現叛逆現象。

而一個人長大之後,出現的焦慮、抑鬱及幸福感等,都能夠在自己的童年時期找到淵源。比如《不完善的她》中被迫早熟的齊汐,她兒時不敢撒嬌,不敢任性,表現得乖且順從,盡力做好每一件事,去討好自己的父親,努力不讓父親生氣,以避免父親的暴力,長大之後,雖然父母離婚,她跟著母親生活,但這些負面情緒和行為卻始終跟隨著她。她幾次談戀愛,對方的性格都與父親相似,他們衝動、控制、感情用事……她惶惑,每次都受傷,患上“戀愛恐懼症”,無法走進婚姻生活。

可見,童年時的傷害,真的會影響人的一生。尤其是在婚姻和感情方面。

三、童年被父母傷害,成年後如何面對和自我救贖?

看著書中那句話:“喂,你長大了有力量了,別逃了,現在是正視童年那個不能承受之痛的時候了。”我被擊中了,我在想,已經成長為成年人的我們,到底應該怎樣認清在童年時接受過冷暴力、感受忽略等等問題,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並處理內心深處的創傷?怎樣做才能夠與家人好好相處呢?

1.首先,直面傷痛。

生活中遇見問題,回憶兒時,如果你童年時期有自於父母的控制、冷漠、暴力等,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所以會感覺到痛苦,想回避等等,所以請一定要承認家會傷人這個事實,很多人只因承認了這一點,症狀就立刻緩解不少,然後再站在愛和原諒的角度,來幫助和修復自己,因為諱疾忌醫,可能會帶來更多、更大的問題。比如,齊汐被男友暴力至關節脫臼,就醫時,在醫生的建議之下,找到專業心理諮詢的幫助,她的治癒之路就此開始了。

2.其次,區別調節。

原生家庭的傷害,有些來自父親,有些來自母親,有異有同。對女孩子來說,母親容易帶來不信任感,缺乏安全感,嚴重的或會出現偏執、分裂、妄想等;父親則容易讓人出現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共同點是,都會表現為無法正確對待親密關係,情緒是暴躁,甚至有暴力行為等等。所以,應當分得清,針對嚴重程式,區別調節,具體分析和調節。

3.反覆覺知+內省。

有時候,我們容易反覆掉入同一個陷阱或情感模式裡,這時候覺知很重要。不論是對身邊的人不信任,還是對他人有一種破壞和攻擊欲……這些其實不是品德的問題,可能都是童年時原生家庭中那些無法治癒的傷痛。每當此時,正是需要內省的時候,可借債催眠、正念或冥想,找到那些潛意識的傷害記憶,並進行修復和療愈。

四、寫在最後。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為何家會傷人》這本書,並不是讓大家記恨父母,而是給了那些為家庭關係所困的人們一條看見自己、自我治癒和救贖的路,讓大家可以尋著這條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溫暖治癒,去追尋自己人生真正的幸福與自由。正如心理專業人士說的那樣:“我們和來訪者一起步入一段通向迷宮的旅程,裡面有不可避免的失望、暴怒和拒絕。我們指責我們的父母,質問我們自己。縱然過程緩慢,但在逐漸理解中,我們有時會選擇原諒。這會讓我們簽署一個新的存在主義合約……”

而真正有效的療愈,從承認家也會傷人開始,因為只有看清這一點,大家的很多症狀都會跟著減輕與好轉,因為正視事實才是減輕心理問題的一把鑰匙。

所有的直面、看見和覺知、內省都是為了修復創痛,治癒自己,獲得良好的內在及建立與原生家庭的穩定關係,讓我們的人生向更好的方向前進,帶領我們跨越當下的問題,收穫更好的自己,從而走向更加幸福的人生。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又是個要上課的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