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On running

戰士不能選擇戰場,但是跑者可以選擇訓練環境,如果不能選擇,也有相應措施,所謂在不完美中進步,帶著缺憾前行。

昨天和小夥伴剛剛跑了步,結束時候我們還抱怨空氣質量不咋地,結果一對比,昨天跑步無比明智。全國各地馬拉松正在復甦,跑友們的訓練也多了起來,這樣的天氣,實在是巨大困擾。

放眼全國,放眼更多時期,跑者勢必會遇到不同的天氣,颳風的,下雨的,霧霾的,沙暴的,天寒地凍的,忽冷忽熱的……跑步近乎靠天吃飯,靠臉刷贊。

戶外跑步在多數情況下,都是一個很愜意的事兒,天高雲淡,花草遠山,與山河共舞,與大地親暱,跑完揮汗如雨,周身通透,一頓大餐,一夜好覺,一片安寧,美女帥哥,自戀暗戀仰慕戀,近視眼都跟著變得得炯炯有神……

然而,並非時刻都有好天氣,並非所有天氣都適合跑步,四季更迭,風雨雷電,加上工廠汽車火車汙汙汙,本該愜意的跑步環境也經常是一團糟糕。拋開那些人為因素不算,單說天氣現象,那多彩多變,種類繁雜的各種氣象,均會對跑步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列舉一些“惡劣天氣”,嘗試著進行排行,供每位跑者考量。

天氣種類繁多,官方比較系統的說法如下圖所示。有些天氣現象我們不多見,有些則伴隨生活的大多數時間。從跑友經常遇到的情況來看,列舉一些惡劣天氣,會對跑友造造成什麼影響?以及有何對策?

跑步惡劣天氣第一名:霧霾及沙塵

理由:防護困難,殺傷力巨大

霧霾,是霧和霾的組合詞。不少地區將霧併入霾一起作為災害性天氣現象進行預警預報,統稱為“霧霾天氣”。霧霾中的pm2.5顆粒物吸入肺中會造巨大傷害,肺泡無法過濾pm2.5(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的汙染顆粒物,如果在這種天氣下跑步,肺會受到汙染,損傷肺功能。霧霾天,空氣中氧氣含量本身就低,呼吸困難,心情也壓抑。

沙塵天氣就更是了,呼吸中都帶著一股子土味,關好門窗都會從縫隙中擴散進來,就像今天,別說跑步,出門都需要巨大的勇氣和大無畏精神。

本來透過鍛鍊,我們是可以提升心肺功能的。跑步過程的深度呼吸,能激發肺部活力,增加肺活量和氧氣置換功能,如果吸入霧霾(特別是pm2.5以下的小顆粒),肺泡被髒顆粒物佔據,就不能進行氧氣交換了,並且,這種損傷很難逆轉,一旦吸入,還會誘發呼吸道疾病。霧霾多發生在秋冬季,北京馬拉松過去都是在10月舉行,後來因為2014年那次特別嚴重的霧霾,調整了比賽時間,從10月提前到了9月。

沙塵天氣多發生在春季,2002年北京的沙塵暴天氣發生在3月20日,和今天都快成“歷史上的今天了”。

防護措施:

霧霾天氣最好不跑步。如果實在要跑(比如是參加一場不願錯過的比賽),也要帶上可以過濾pm2.5的防護口罩。現在也有那種自帶馬達幫助提高通氣量的口罩,我試驗過幾款,騎行還可以,跑步還是負擔較大。

霧霾天氣在室內跑步也不是絕對安全,試想一下,pm2.5是無孔不入的,真正的霧霾天氣,室內外的擴散作用,如果沒有專門的淨化設施,pm2.5的指標並不會好多少。一般來說,霧霾pm2.5在100以下,放心跑;150以下,可以跑;pm2.5指數到了200,看情況,是否必要(比如在突擊備戰時間緊迫);200以上,除非萬不得已,不要跑。

跑步惡劣天氣第二名:高溫高溼

理由:防護困難,潛在危害巨大

高溫高溼不是名詞意義上的天氣分類,不過這樣的環境也很常見,特別是很多南方的夏天,溼度大,氣溫高,對跑步來說風險巨大。冷了可以多穿,熱到不能再脫,能有什麼辦法呢?

人體散熱主要有四種方式:輻射(自然散熱,如乘涼)、傳導(透過身體表面傳到熱量,如冰敷)、對流(如吹風、扇扇子)、蒸發(出汗)。如果高溫(比如超過35度),人體只能靠出汗散熱了,而出汗即意味著身體損失了水分和鹽分(鉀鈉鈣鎂等),必須得到及時補充。

如果在高溫中加上高溼度,會造成“出汗降溫的效率下降”,即,出了很多汗,體溫也降不下來,久之就形成危害。出汗得不到及時補充,還會造成內環境紊亂,引發一系列迴圈上的障礙。繼續得不到補充,體內溫度升高,就會中暑,甚至嚴重的熱射病。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熱射病在中暑的分級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種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該病通常發生在夏季高溫同時伴有高溼的天氣。)馬拉松上曾出現過高溫暈倒,醒來後還要繼續比賽的人,其實那不是跑者的倔強,實在是熱糊塗了。

如高溫下發生出現昏迷的現象,應立即將昏迷人員轉移至通風陰涼處,冷水反覆擦拭面板,持續監測體溫變化,若高溫持續應馬上送至醫院進行治療。實施急救前確認有沒有呼吸、心跳、意識等先前條件是非常重要的。遇到有人暈倒,很多例子反映出了大家對急救按壓的痴迷,只要有人暈倒,上來就是心肺復甦,還出現過馬拉松賽場上,被按壓者大喊求饒別按了的鬧劇。

對於熱射病不嚴謹的通俗解釋,就是身體太熱散熱不了,把自己熱熟了。(你蒸過螃蟹吧?)

防護措施:

儘量避免高溫高溼環境下跑步,如果非要跑,一定要控制好強度,並做好防暑降溫措施。耐高溫能力透過訓練能有部分提升,但多數還是基因決定的。也正因如此,惡水馬拉松才被評為世界上難度最大的賽事之一。絕大多數選手都要帶著龐大的補給隊伍,冰桶,噴淋,補液鹽……當年極地跑者(吳少剛)完成惡水超馬的時候,就用掉了幾大桶冰塊啊。

馬拉松賽場上,遇到高溫高溼環境,噴淋和溼海綿的用處很大,只要是高溫,噴淋和海綿跑者也都儘量用。

跑步惡劣天氣第三名:低溫(零下)大風

理由:嚴重影響訓練效果

單獨的低溫或者颳風天其實還是可以跑步的,但是如果低溫再加上大風,就變得非常麻煩。首先是穿多穿少極難掌握,附帶一個非常糟糕的情況就是影響訓練效果。

跑步是一項對呼吸感覺要求非常高的運動,如果寒冷,吸進去的空氣又非常有刺激性,極大影響運動中的感受。如果大風,甚至會造成無法呼吸。寒冷天氣最難掌握的就是“跑起來之後的熱量平衡”,有句名言:出門不冷,一定穿多了。比起出門冷跑起來合適的短暫痛苦,出門不冷,穿多了跑起來出汗才是更大的問題。

防護措施:

按照三層穿衣法進行著裝:內衣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內衣我穿過最好的要數odlo,這家瑞士品牌在冬季專案中幾乎是必備的內衣,功能內衣中的勞斯萊斯,可惜的是現在退出中國推廣了。帽子手套必不可少,襪子也要穿厚的。

冷天颳風最好帶上口罩或者魔術頭巾,簡單過濾下空氣。並且冷天實在是不適合跑強度,跑快了呼吸極易刺激肺部,還可能造成鼻腔過敏。

跑步惡劣天氣第四名:低溫風雨交加

理由:防護困難,永遠難受。

低溫在風雨交加的天氣實在不適合跑步,我在2014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就趕上這種天氣,幾乎失溫。而國內比較明顯的是2010年的北京馬拉松,風雨交加,溫度也很低,相信很多人都記憶有心。川內優輝獲得波馬冠軍那年就是低溫風雨交加,所有人都成績大幅下降,拼命三郎川內優輝成了最突出的人。

低溫情況下,身體輻射散熱,流失熱量,雨水打溼,傳導流失熱量,再颳風,對流流失熱量,與高溫高溼正相反,所有的散熱環節都來了。不過,把它排在第四名因為有裝備可以預防。

預防措施:

防水衣物即可,唯一比較難受的鞋子打溼很難預防。因為下雨意味著還是零度以上,所以不像低溫(零下)大風那樣難以預測穿多穿少。出汗的困擾相對較少。

跑步惡劣天氣第五名:暴曬

理由:對美白跑友有毀滅性打擊,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疲倦。

暴曬的危害主要對面板,曬得勻稱還好,但多數人還是會因為暴曬而呈現出斑馬的樣子,頭巾、墨鏡、護腕、護臂、護腿……讓自己呈現出各種服裝的條紋。

暴曬還會對心理造成很大影響,刺眼的陽光會讓心情變得浮躁。

預防措施:

全身防護衣物,防曬霜、墨鏡。全身防護甚至可以照顧到臉(比如把頭巾挖洞套套頭上成打劫面罩模式),防曬霜因人而異,墨鏡除了解決光線刺眼也可以很酷,拍照也不怕閉眼睛,最關鍵的是,戴墨鏡會讓人“心理上感覺到涼快”。

跑步惡略天氣第六名:路面問題

其他問題,比如下雨天的泥濘,冬季結冰,夏季路面苔蘚溼滑等等都是越野賽常見的問題,也沒有什麼光靠說就能形成的解決方案,需要實際去實驗,對應不同技術路段的鞋子,相應技術,登山杖應用等。

總之,跑步是一個全天候的運動,遇到好天氣,我們心懷感恩地跑,遇到壞天氣,我們能收穫艱苦奮鬥、適應力及智慧。一個跑過四季、跑過各種天氣的跑者,就會是戰鬥力爆棚的適應者。

黑跑黑話

“全天候跑者,最硬核&智慧。”

艱苦的環境造就適應力,是跑步的高階修行。

請少俠關注!

3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葉問曾對徒弟說李小龍短命,李小龍不以為然,後果然應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