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明天(3月16日)23點(北京時間)

2021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即將誕生!

普利茲克建築獎是建築界一年一度的最重要獎項,代表了建築師的終生榮譽。由傑伊·普利茲克(1922年—1999年)和妻子辛迪共同創立,旨在表彰—位或多位當代建築師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等優秀品質,以及他們透過建築藝術對人文科學和建築環境所做出的持久而傑出的貢獻。 獎項已持續頒發42年,共嘉獎48位建築師。

就在前不久,知名建築網站ArchDaily給出了2021年普利茲克建築獎得主預測名單,來自全球58位建築師入列,其中包括8位中國建築師。歷時十多天,來自世界各地的9700位讀者對名單中的候選人進行投票,截至3月12日,熱門候選人前三甲出爐:David Chipperfield(得票率7.3%)、Bjarke Ingels(得票率7.2%),以及並列第三的Kunlé Adeyemi(得票率4.5%)和Steven Holl(得票率4.5%)。

David Chipperfield

David Chipperfield

David Chipperfield(大衛·奇普菲爾德),生於1953年12月18日,英國建築師。他作為建築師、設計師和教授的職業生涯已達數十年,作品遍佈英、德、意、西、日、中、美等國家,與安藤忠雄、雅克·赫爾佐格、扎哈·哈迪德齊名,在全球具有很高的聲譽。

畢業於星光璀璨的倫敦皇家建築學院的大衛·奇普菲爾德,曾先後在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gers)及Douglas Stephen建築事務所中工作過,並於1984年在倫敦建立了自己的建築設計事務所。

大衛·奇普菲爾德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及德國建築師協會(BDA)的榮譽成員,他在2004年被授予大英帝國司令勳章(CBE)。在他職業生涯中先後獲得安德烈亞·帕拉第奧獎、海因裡希·特森諾金獎、2007 RIBA Stirling Prize獎、2013國際藝術獎等等。他的作品獲得國際上超過50個獎勵卓越設計的競賽榮譽。大衛·奇普菲爾德與他的建築事務所以“輕盈簡約”的設計風格著稱,在博物館設計和改造方面尤其專長。作品包括西班牙瓦倫西亞美洲盃大樓、英國特納美術館、德國馬爾巴赫現代文學博物館、柏林新博物館、倫敦設計博物館等。

部分作品

西班牙瓦倫西亞美洲盃大樓

2006年完成的西班牙瓦倫西亞美洲盃大樓是他最著名的設計作品之一,整座大樓由層層錯落有致的平臺組成。

柏林新博物館

新柏林博物館是古典和現代的完美結合,他珍視建築的“生命經歷”,所以他懂得在重建中保留這棟歷經戰火摧殘的建築的精髓。

杭州良渚博物館

以成簇的體量融入環境,並透過庭院來調和景觀與厚實建築之間的關係。

杭州西溪天堂·悅莊

建築被水系花園環繞,與溼地的地貌特徵息息相關。建築宛若鑲嵌於水系花園中的黑色石塊,與綠意盎然的周邊環境形成鮮明的對比。石基形成了建築群的基礎,牆體、圍欄和高低錯落的平臺打造了一系列室外空間,好似進入室內空間的序幕與前奏。

上海西岸美術館

矗立於上海黃浦江西北岸的西岸美術館,由三個均為17米高的建築體塊組成。三個承載著展覽功能的建築體量呈風車型旋轉排布,為各個部分帶來獨立運營的可能性。美術館修長的造型試圖將更多的江景帶給參觀者,同時也為二層入口創造了一個寬敞的露臺,扮演著聯絡濱江步道和城市空間的公共角色。

Bjarke Ingels

Bjarke Ingels

Bjarke Ingels(比亞克 · 英格爾斯)於1974年出生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自小熱愛漫畫,成為漫畫家的夢想為他點亮了繪畫技能。本著透過建築學習提升繪畫水平這一想法,英格爾斯聽從媽媽的建議進入丹麥皇家建築學院,從此他對建築的熱情和其在建築設計中的才華便一發不可收拾,奇思妙想也從未間斷。

2011年,比亞克·英格爾斯帶領著一群活躍在建築和城市研究領域的建築師、設計師及思想者共同創立BIG事務所。BIG事務所旨在創造一種務實的烏托邦式建築,避免了無聊盒子的僵化實用主義和數字形式主義的天真烏托邦思想,再次找到了改變地球表面、更好地適應當代生命形態的自由方式。

他的許多作品打破了人們對建築的常規理解,蔑視一切公約與信條,大膽地表達出其內心的夢想。他設計了2010上海世博會丹麥館,並把美人魚雕像倒騰到上海;在亞塞拜然的小島上建造模擬了七座自然山峰的建築;以及哥本哈根市郊可以騎著腳踏車上樓的公寓。他更獲得了包括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評委會特別獎、世界最佳住宅、北歐國家最佳建築獎等在內的國際獎項,專案叫好又叫座。

部分作品

扭體博物館

建築透過體量的簡單扭轉使橋從南部較低的森林河岸上升到北部的山坡區域。作為景觀中的連續路徑,建築的兩側作為主要入口。

CopenHill發電廠

這樣的工廠總會被貼上“死氣沉沉”和“毫無新意”的標籤,而他卻將其打造成了一個集供能、環保和娛樂為一體的“烏托邦”。除了承擔垃圾焚燒發電廠的職能之外,其還是城市休閒娛樂和環境教育的中心所在,在作為城市基建設施的同時,扮演地標建築的角色。

The Height(高地大樓)

BIG事務所在美國弗吉尼亞州設計的一座教學樓建築。它在形態構成上具有鮮明的特點:由5個長方體體塊圍繞著一箇中心軸旋轉而成,形成了由多個綠色露臺堆疊出的梯田式建築。

VM House公寓樓

因外觀酷似英文字母“V”和“M”,這兩棟住宅樓被命名為“VM House”。英格爾斯不僅在形式上對其進行了變形,還在內部將每層樓的層高增加了30%,確保209間公寓都是複式結構。

“VIA 57 WEST”的公寓樓

為了打破單一景觀,英格爾斯在設計中採用了經典的歐洲庭院架構,卻在公寓的體量和密度上遵循了摩天大樓的建造標準,並將這種全新的建築型別稱作“Court-scrape”(庭院式大樓)。

Kunlé Adeyemi

Kunlé Adeyemi

Kunlé Adeyemi(昆萊·阿德耶米)是一名奈及利亞的城市主義建築師,曾就讀於拉各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在成立NLÉ建築事務所之前,Adeyemi在OMA工作了近十年。

部分作品

馬科科漂浮學校

便於預製和快速組裝的三層浮動結構可以廣泛地應用到非洲等全球洪水易發地區,解決基礎設施問題。

MFS IIIx3岷江漂浮系統

浮竹和木結構群島,提供了一處讓人們思考藝術和水文化,並憧憬未來生態的創意場所。

Steven Holl

Steven Holl

Steven Holl(斯蒂文·霍爾),出生於華盛頓布雷默頓,他於1970年畢業於華盛頓大學並在羅馬進行建築學研究。1976年,他進入倫敦建築協會,並於1977年在紐約成立了斯蒂文·霍爾建築設計事務所(STEVEN HOLL ARCHITECTS)。1981年起,擔任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與規劃研究生院的終身教授。代表作品包括:愛荷華大學視覺藝術館(2016)、普林斯頓大學的路易斯藝術中心(2017)、倫敦瑪吉中心(2017)、弗吉尼亞州里士滿市的聯邦大學當代藝術學院(2018)、休斯頓藝術博物館的格拉塞爾藝術學院(2018)等。

斯蒂文·霍爾是美國當代建築界的代表人物,同時也是當代建築現象學堅定的實踐者。他的作品強調透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來感知世界,注重探討建築本身、使用者、周圍環境之間的關係,對光的敏感和善用成為他的一大設計特點,而可持續的環保則是他在建築設計過程中的一貫主題。

部分作品

北京當代MOMA

透過連環的空中長廊將8棟建築連線在一起,加之一棟藝術酒店和一座多功能水上影院,構成一個立體的建築空間。

四方當代美術館

由平行的透視空間“場域”,黑竹混凝土花園牆壁以及其上方懸空的輕盈”形體”組成。地平面筆直的道路漸漸變成了懸空形體內的彎曲通道。

Ex of In House

透過一系列不規則的形狀以及多個圓形組合成這間住宅,這些幾何體或相交,或相融,在各種充滿幻想的組合下形成了最終的空間形態。

2021年普利茲克獎得主會是他們中的一個嗎?

讓我們拭目以待~

8
最新評論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山河令》前塵難忘,恩怨情仇終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