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易經》,怎麼用?
最好的用法,是學習易變的規律,讓我們的認知,洞察規律,以此來指導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為人處世。
《易經》規律,驗證了:會變通的人,一生多順利。一個會追隨規律,善用規律的人,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
1、普通人執著自我,高手順應規律。《易經》的規律,其根本法則,是動和靜,陰和陽,乾和坤。類似計算機的二進位制,只有0和1,卻是一切程式運算的基礎。
而周文王推衍的《周易》執行法則,則是有規律地擴散。
《易經》繫辭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兩兩相重,得出64卦。
(這些推衍內容,我之前都寫過文章,做了詳細介紹,這裡不再重複。)
![](http://timg.juduo.cc/2021/03/9840a2c35e5b428bb4d5db284cd6a5cb.jpg)
可以說,《易經》順行時,是一部宇宙的衍生法則;逆行時,是宇宙的消退法則。
二者構成一個平衡,由此才有我們的世界。
高手看到了世間法的背後,被規律推著走,所以他們探索這些抽象的、看不見的規則,即:自然的力量。
普通人,活在世間法裡,所見,即所得;他們看不見,規律的來龍去脈。所以,普通人執著自我。
我接觸的人,100個裡面,99個半,都執著。包括一些修行人,他們執著修行,吃穿需要金錢,思想又鄙視金錢。
《易經》的規律,是變通,告訴我們:一切事情,都有其自身的執行軌跡,該來的,你擋不了;該走的,你留不住。沒有什麼事,是執著的。
![](http://timg.juduo.cc/2021/03/3968c8856dd74c75a872e852ca7bf17b.jpg)
有一首民謠小曲,很符合《易經》的規律:
“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轉。”
轉,就是變通。
《易經》的變化法則:“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在自然規律下,是沒有窮途末路的。
人為什麼會常常受困?因為執著和固執,是自己的腦筋不變通,所以才行不通。
![](http://timg.juduo.cc/2021/03/ec6bc234933b42a9bbe60a83b66256f5.jpg)
比方說,我自己的老父親,就很熱衷福利彩票。
作為一個科學的投資者,我已經告訴過他,福利彩票的執行規則,是不可能靠這個致富的。
他知道道理,可仍舊去買。一次又一次,沉浸在期望和失望的迴圈之中。
我是希望父親的退休生活,彈彈琴,唱唱歌,跳跳舞(他年輕時的愛好),心平氣和過日子。家和萬事興。
而不是被彩票迷住,鬼迷心竅,每週都有一兩天開獎,因為沒中獎而失望、生怨氣,產生負面情緒,給自己和家庭製造負能量。沒有和氣,家不興啊。父親不懂這條邏輯。
沒辦法。一個人固執起來,任何人都改變不了。
愛因斯坦說,要轉變一個人的頭腦,比分開一顆原子還難。
除非你自己想通了,願意轉變,否則即使你身邊有一位聖人教導你,你也只當耳邊風,對你沒有用。
父親的命,就是困在一點:固執,我意識到了,破解原生家庭的束縛,不走他的老路。我是一個善變的人。天道怎麼變,我就怎麼變。
![](http://timg.juduo.cc/2021/03/6abdd210e32f4b7793cfa2056cc0ec81.jpg)
有些讀者,感到困惑,說:“你一會說要堅持,一會說要變通,到底要怎麼樣?”
所以說,人的腦子,太死板。
事情總在變化,肯定要見機行事,該變通就變通,該堅持就堅持,哪裡有什麼標準呢?一切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易經》的變,萬變不離其宗:變通的是思路,不變的是規律。
比方說,我的目標,是要賺一個億。
怎麼賺到1個億?方法是無窮多的。
可以是書籍出版、投資生錢、或者其他一切未知的、可能發生的機會。
我會盡自己的努力,去實踐不同的機會。有些事,是行得通的;有些事,是行不通的。
這其中,就需要自己拿捏和變通。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定行。但,不要執著在一種方法,一種方式上。
無論用什麼方法,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賺1個億。
透過這個案例,你就能理解:變通和堅持,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二者並不矛盾。
我的自信,來自洞察《易經》的規律。一個會追隨規律,善用規律的人,沒有什麼事,是做不成的。只是時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