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出門前檢查帶沒帶錢包,為方便找零,特意往褲兜裡塞幾枚硬幣……

這幕場景不禁讓人回想起七八年前電子支付還沒普及時的生活,覺得既陌生又熟悉,然而,這依舊是當下大部分德國人每天的日常。

聽起來是不是有些詫異?身為歐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德國,居然還沿用著有些“落伍”的支付方式。

畢竟,根據“刻板印象”,無現金支付的普及率應該和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成正比。

對比資料,更覺得德國“不太符合邏輯”。

以2016年為例,該國所有買賣中,80%都是透過現金完成的。這一比例在英國和法國僅為47%和35%。

北歐更甚,有專家曾估計,瑞典在2023年就能達成“無現金社會”目標。

這不禁讓人發問,一向以高精尖技術聞名的德國,在花錢這件事上,怎麼一下就落入了“窪地”?這難道單純是因為德國人抗拒新事物嗎?

不然!稍做了解後便會發現,德國人鍾愛現金背後隱藏著多重原因——比如務實的消費觀、隱私至上的理念,甚至是特定歷史背景激發出的對紙幣的“信念感”。

現金為王

首先解釋下,歐洲的無現金模式與我國“電子支付”不同,主要依賴於儲蓄卡和信用卡。鑑於銀行卡的材質,不少人也調侃這種交易方式為“塑膠支付”。

比如這款英國勞埃德銀行的儲蓄卡,如果交易金額在45英鎊以下,就可以直接刷卡支付,缺點是增加了盜刷的風險

所以說,在歐洲,一個國家的支付技術越普及,當地居民對銀行卡,尤其是非接觸支付功能的熟悉程度就越高。

看著由四條曲線組成的“神秘圖騰”,一位中年大叔絕望地搖了搖頭表示“不知道惹”。

另一位頭髮花白的大爺更是一本正經分析了起來,“由圖形看,這應該是一種聲波。”

還是年輕人靠譜一些。一位姑娘道破了該標誌的真正含義,“在機器前一晃,不用輸密碼或簽字就能付錢”。

姑娘回答,“沒”。

由於商家的“任性”,德國人每次出門前“不得不”往錢包裡塞滿紙鈔和硬幣,一跑起來叮噹作響。

歐洲中央銀行在2017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德國人外出平均隨身攜帶103歐元現金,約合人民幣800元,是所有歐元區國家中最高的。

與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鄰居法國,出門人均只攜帶32歐元現金;大洋彼岸的美國更少:四分之三的受訪者表示出門攜帶的現金金額低於50美元,剩下的四分之一甚至少於10美元。

另一項資料同樣證明了德國人對現金的巨大需求量——自2002年歐元在歐元區普及至今,德國央行發行的紙幣數量比其他18個國家加起來還多。

複雜的成因

所以德國人究竟為什麼逆時代潮流,拒絕擁抱更加方便快捷的非現金支付呢?對於這個問題,歷史、心理和經濟學家大概會給出不同回答。

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保護個人資料和隱私。畢竟,不管是移動支付還是銀行卡支付,每一筆消費都會在金融系統留下記錄,讓人有跡可循。

考慮到特定歷史,這在德國人心中是難以接受的。

二戰後,美、英、法和蘇聯佔領了德國,由於不同的政治理念和追求,一道柏林牆將整個國家一分為二,同胞轉眼變天敵。

這個過程中,就有不少類似電影《竊聽風暴》展現的監聽、跟蹤、殺戮和陰謀,這也使德國人相較其他歐洲國家,更看重隱私,更在意自己留下的所謂痕跡。

《竊聽風暴》講述了一名東德國安局情報員由忠於職守到改變立場,開始保護被偵察的東德作家的故事

推倒柏林牆後,在從戰敗國發展為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的過程中,德國人也與紙幣發展出了“親密關係”。

具體點說,對於西德人,紙幣——那時候還是馬克——不僅是德國經濟奇蹟的締造者,還是建設全新民主國家、和平秩序及自由的“見證人”。這一路來,少不了馬克的陪伴。

對於東德人,紙幣更是脫離計劃經濟體制的象徵,意味著接入世界資本市場、填得飽的肚子和更充足的物質生活。

經濟的成功,使德國人對紙幣產生了複雜情感。這種情感有多濃厚呢?2002年,歐元正式開始流通時,就有不少德國人表示接受不了,眼睜睜看著歐元全面取代馬克,那種感覺大概類似於“再也不會愛了”的失落吧。

除了歷史因素,德國人節儉的民族性格也使得他們更加青睞於紙幣。

還記得小學學習中西方消費觀時,課本上介紹西方人多是“月光族”,還喜歡預支消費。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真的,但德國人卻是例外,不僅不“月光”,還熱愛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根據調查,德國家庭中,10%的收入都會存進銀行,更別說頻繁地透支刷信用卡了。德語中,債務一詞“schuld”也有罪惡的含義。

不少德國人認為,鈔票實實在在握在手裡,才有花錢的實感。不然,輕輕一揮銀行卡,錢就出去了,容易超支。

哥延根大學國際經濟學副教授Agnieszka Gehringer接受NPR採訪時也表示,“手裡拿錢的安全感,是電子貨幣給不了的!”

改變正在發生

全球範圍內,現金地位越來越邊緣化,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因此在德國,要不要改變對現金的過度迷戀,也成為熱點話題。

一些經濟專家認為,無現金社會對德國的未來是件好事,因為它可以有效減少偷稅漏稅行為,挫敗以“黑錢”為生的非法活動,並降低現金交易的巨大成本。

經濟學家、前德國經濟學家委員會成員Peter Bofinger就是堅定的無現金社會支持者,他曾提出激進提議,希望德國完全禁止紙幣交易。

Peter對面的另一個極端是Max Otte,同樣身為經濟學家,但卻極力維護現金在德國的主導地位。

2016年,Max還發起一個名為“保衛現金”的運動,大旗一揮,得到無數民眾響應。

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Max說他認為無現金社會的前景十分恐怖,意味著人們完全放棄對個人資訊的掌控。他還認為這是一種幫助銀行引入負利率的手段,背後的邏輯就是讓民眾少存錢,多花錢。

“對於那些想控制我們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完美工具。無現金社會可能是一個高效的社會,但絕對不是一個會讓我感到舒服的社會。”

改變同樣正在發生。

隨著網購普及和距離二戰越來越遠,年輕一代的消費觀變得更包容。哥延根大學國際經濟學副教授Agnieszka,對班上年輕人調查後發現,80%的學生經常頻繁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消費。

疫情背景下,這一個數字無疑會進一步提升,但專家估計,現金在德國的“王者地位”還要保持很長一段時間。

12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真實史強,成就《三體》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