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土耳其在昨天執行了代號“和平源泉”的軍事行動,空陸諸軍大舉攻入敘利亞庫爾德人控制區。雖然在地面行動初期,土耳其在攻城戰中遭遇了一定的挫折,但傷亡並不大,而不管是歐美還是庫爾德人,都不認為在初期的接觸性戰鬥取得優勢中,除了帶來給庫爾德人武裝力量士氣的鼓舞以外,還能有其他更多的意義。

而在聯合國決議出臺之前,不管是被國內輿論逼迫的白宮,還是英法德等歐盟國家,都紛紛發聲譴責土耳其,甚至一再威脅若土耳其軍事行動繼續“過火”乃至不停止“侵略行為”,各國將制裁土耳其。

土耳其卻不甘示弱,揚言威脅歐盟,如果再繼續將土耳其“建立安全區”的行動稱作“侵略”,土耳其將“放任三百六十萬難民湧入歐洲”,而至於特朗普的“警告”,埃爾多安並沒有過多回應——當然,根據此前美國政府人士披露,特朗普在跟埃爾多安的對話交鋒中一敗塗地,似乎也表明了雙方早已在此問題上達成一致。

除了歐美以外,中東地緣各國以及俄羅斯也先後表明了立場,除了俄羅斯擺明態度要充當庫爾德人和土耳其的“斡旋第三方”以外,以色列已經承諾將對庫爾德人提供“人道援助”,伊朗更是擺明車馬,陳兵大軍於邊境揚言要支援庫爾德人。

而光從各國表態上來看,土耳其似乎在此輪行動之中,已經“舉世無友”,但土耳其卻依然我行我素,軍事攻勢更勝初時。

埃爾多安之所以安之若素,其實是因為他知道,現在正是歐盟和美國最虛弱的時候,如果不趁此把握住時機——不說一舉摧毀庫爾德人,至少也要將庫爾德人在反伊斯蘭國戰爭裡積攢的成熟軍力一舉摧毀的話,恐怕土耳其就將成為“庫爾德人建國”中“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美國大選在即,白宮搖搖欲墜之下,特朗普全力以赴拼連任

民主黨初選還未完,但美國大選卻已經提前進入白熱化,民主黨發動彈劾調查,雖然殃及拜登,但本以為“清者自清”的特朗普卻被徹底拉下了水。

面對民主黨的胡攪蠻纏,民調本來就處在低水平的特朗普在打起精神全面應對“彈劾門”之餘,也不得不尋求兌現更多的競選承諾。

而撤軍這一議題,本來就是當初特朗普的主要競選承諾之一,在他面對政治杯葛的當下,既然無法從阿富汗撤軍以完成承諾,就只能將目光放在駐敘利亞的兩千美軍上,雖然此舉會導致庫爾德人遭到土耳其的毀滅性打擊,但對特朗普而言,這已經是撤軍的最好選擇。

因為撤軍兩千的規模,不會引起五角大樓的激烈反對,同時將漸漸倒向俄羅斯的土耳其,通過“撤軍庫區”拉回美國身邊,並且還能繼續讓土耳其任勞任怨幾乎白幫歐盟阻截難民,說是一舉多得不為過——除了出賣庫爾德人,這可謂已經是特朗普在顧全選舉下的“最優撤軍解”了。

歐盟政治左衰右盛,各國視難民如燙手山芋

相對美國白宮輕飄飄的一句“若土耳其行動逾越底線,將採取制裁措施”的口頭警告,歐盟無疑更具有行動力,芬蘭不顧土耳其是其軍火的大買家,已經率先切斷了對土耳其的軍火販售,法國歐洲事務長蒙特利林也鏗鏘表示“必將在歐盟理事會辯論後施以制裁,我們絕不會作壁上觀”。

但歐盟到底是否會對土耳其會採取強硬措施,其實還得打個問號。

就如埃爾多安威脅中所說的那樣,土耳其手握三百六十萬“嚮往歐洲”的難民,而在難民危機持續發酵,已經引發歐盟多國左翼政府下臺後的今天,歐盟左翼力量是否願意承受難民大舉湧入所帶來的後果,其實毋庸多疑。

再者,在美國軍事力量缺位下,如果庫爾德人沒有獲得外國軍事力量的直接支撐,不管是獲得以色列已經承諾的“人道援助”,還是得到敘俄伊聯軍的陳兵邊境牽制土耳其的戰略幫助,都很難改變這場戰爭的結局——土耳其現在作為北約裡的軍事大國,庫爾德人實在跟其不是一個體量。

而歐盟各國有無能力派兵支援庫爾德人呢?恐怕沒有這個能力,因為歐盟各國除了德國以外,都被福利政策所拖累,赤字高漲,經濟乏力,根本支付不起高昂軍費。

後續猜想:庫爾德人遭遇毀滅性打擊,美俄出面斡旋緩解戰局

如果美國不出兵干預,或者不建立軍事基地對土耳其人和庫爾德人進行“隔離”,恐怕其他國家恐怕更不會為庫爾德人出兵火中取粟了——雖然伊朗現在陳兵邊境,揚言要支援庫爾德人,但畢竟伊朗的軍事力量和土耳其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恐怕伊朗自身也還要面對波斯灣危機,在敘利亞繼續深入干涉,未免託大。

而英、法、德三國組成聯軍進行干涉的可能性也不強,德軍戰力和規模自冷戰結束後就直線下滑,根本難當大戰,英軍和法軍近年來雖然不乏戰事歷練,但都缺乏這種現代“大規模戰役”的經驗,當年利比亞戰局英法聯軍坐擁絕對制空權,尚且無力收拾局面,最終還要美國出兵才解了了班加西之圍,便可見一斑。

以色列自不多提,作為一個猶太人國家,在中東出兵干係太大,不太可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庫爾德人恐怕難逃土耳其的毀滅性打擊,但土耳其想徹底佔領敘利亞北境也不太可能。

首先,庫爾德人在國際上奧援還是頗多,歐盟雖然出兵乏力,但配合美國國內支援庫爾德的力量輪番遊說白宮,至少也能讓白宮出面保住相當面積的庫爾德人聚居區——事實上這輪“和平源泉”軍事行動,土耳其也是打著建立邊境“安全區”的名義,若全面吞併敘利亞幼發拉底河以北的土地,未免“失之於道義”。

再者,敘利亞主權政府巴沙爾政權尚在,而庫爾德人和敘利亞、俄羅斯關係尚可,不管出於主權還是建立跟土耳其的“緩衝區”,俄羅斯和敘利亞都不會坐視敘利亞庫區被土耳其徹底佔領——當然指望連伊德利卜都收拾不下來的俄敘聯軍出兵抗土也不現實。

因此敘利亞庫區被土耳其徹底佔領的可能性並不大。

所以發展到最後,應該是美俄在戰事發展到一定程度上後,斡旋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人握手言和——這可能會發生在土耳其完成既定建立“敘利亞北境安全區”的戰略或者庫爾德人精銳主力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後。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購得日本70萬平方公尺小島的中國女子是誰?
  • 土耳其轟炸敘利亞,庫爾德人迴應:我們要麼贏,要麼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