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我們是如何成為我們的,有多少先天因素,有多少後天因素?”

2018年,一部名為《孿生陌生人》的紀錄片上映,震驚了美國,還獲得了美國紀錄片評審團特別獎。

該紀錄片主要講述了三胞胎兄弟鮑比、艾迪、大衛分別被三個家庭結構相同,但社會等級完全不同的家庭領養,十幾年後所發生迥然不同變化的故事。

三兄弟在十九歲偶然相遇,雖然沒有任何共同生活的經歷,但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興趣卻極為相似,都在初中時學過摔跤,抽同樣品牌的香菸,喜歡同類型的異性等等。然而,儘管外貌十分相似,但因為家庭養育方式的不同,他們的性格有著千差萬別:

鮑比被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領養,他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一名律師,父母均受過良好的教育,家境優良,生活在最富盛名的地區之一。父母雖然工作都很忙,但會盡可能的照顧著鮑比,給他溫暖的陪伴。鮑比在三人之中性格較為保守,但也生活得最好。

艾迪的領養家庭屬於中產階級,父親是一名教師,同時也接受過大學教育。但他的教育方式非常傳統,相當嚴格,喜歡制定規矩,軍事化管理,一家人也很少溝通,艾迪時常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家庭,曾被確診為躁狂抑鬱症,最後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大衛的家庭受教育程度最低,父母都是移民,英語是第二語言,一家經營著一個小商店,屬於藍領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非常慷慨和溫暖的大人,一直以大衛為驕傲,經常鼓勵大衛,並始終陪伴在大衛身邊,大衛也是三人中性格最好的那位。

三兄弟擁有相同的先天基因,卻因為後天教育方式的不同產生了性格差異,也許正如紀錄片所告訴我們的,雖然先天條件和後天培養都很重要,但後天培養對孩子性格的塑造更勝過於孩子的先天條件。而家庭是孩子的主要社會群體,因此孩子的學習和社會交往受家庭的影響最大。其中,大衛父親的鼓勵式教育最值得我們學習。

什麼是鼓勵式教育?

著名教育專家靳麗霞曾在《這樣鼓勵孩子最有效》一書中指出,鼓勵式教育法是指以激發、勉勵和鼓勵為原則,採取一定的措施,激發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熱情和願望,進而促使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技能和行為準則,從而提高孩子各方面素質的一種教育方法。

鼓勵式教育也稱為賞識教育法,是一種在寬鬆、和諧、愉快的氣氛中使學生以自信、自強、進取的態度去完成學習任務的教育方法。鼓勵式教育是符合學生心理特點、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一種方式。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於幫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培養他們的自信心。

而鼓勵式教育也被各個國家所提倡和運用。

德國鼓勵式教育

從事教育研究多年的“知心姐姐”盧勤曾經在一個電視節目中說過,德國的孩子表現力非常強,他們彷彿不知道什麼是害羞,即使一支沒有唱過的歌,他們跑著調也能大聲地唱下去。

在德國,採取的是鼓勵式教學方法,儘可能地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個性,給他們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他們認為,自信心的培養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是做任何事情的基礎。

德國前總理科爾小時候曾因為說話和做事都比別的小朋友慢一拍,從而被其他小朋友稱為“笨蟲”,自尊心受到傷害的科爾曾哭著問父親是不是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父親用非常肯定地口吻告訴科爾:別人能做好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好,我一直都這麼認為。

年幼的科爾從父親那裡獲得了的信心和鼓勵,並開始嘗試去做以前認為自己無法做到的事,試著在課堂上勇敢回答問題,試著在集體活動時站在隊伍的前面。每一天晚上,父親會詢問科爾在這一天做了什麼,當科爾回答完畢,父親也會回以鼓勵和肯定的問候,認為科爾做的非常棒。

回憶起往事,科爾感觸頗深:“一個人的自信心首先應該從父母那裡獲得,父母的肯定讓我感覺到非常美妙。”

美國鼓勵式教育

“沒有殘疾的孩子,只有殘疾的教育。”美國教師認為,教育如果專門注視孩子的短處,那激發的是孩子的自卑。為此,美國教育的任務是發現並設法彌補孩子的短處。竭盡全力肯定孩子們的一切,並努力讚揚孩子們獨立思考的結論,保護和激勵孩子們所有的創造慾望和嘗試。

在美國一位老師的課堂上,開始上課前老師會分別表揚每一位孩子,並與他們擊掌打氣,相關影片也曾在Facebook等社交軟體上獲得很多網友的支援。

影片中,老師單獨面向每個學生,微笑地讚美他們。這位老師說:透過鼓勵孩子們,我可以看到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價值快速提升。

他認為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接納和讚揚:

“我不再只談論愛與和平,而是向孩子們展示愛與和平。孩子對世界的認識是由早期生活塑造的,如果他們有一個刻薄的老師,他們就會認為這個世界是刻薄的。”

透過這樣的練習,這位老師的學生們也開始學會互相稱讚,同學之間也從不打罵,而是積極地幫助對方。

美國教育家麗塔 • 皮爾遜曾在一次演講上說過:

真正的教育,需要將小孩當做一個獨立的人格來引導,教導他們自信而不自滿,獨立而不孤立。激發他們的想象能力、質疑能力、自理能力、謙遜能力... 所有好的教育,都帶著智慧的光芒,和發自內心的關愛。真正的教育,需要回歸到人格的本質上。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中國鼓勵式教育

在中國,也開始逐漸提倡鼓勵式教育。

在海嘉雙語國際學校的課堂上,老師們一直都鼓勵孩子們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不限制孩子們天馬行空的發散性思維,他們的課堂永遠都是自由的,放鬆的,孩子們永遠都是熱情高漲的。

海嘉雙語國際學校的苗琳琳老師曾在某次採訪上說起海嘉的課堂:“有一節課,我們講的是‘探索風的力量’。在探索過程中,孩子們突然就想到了更有趣的東西,於是老師就把思維拓寬,T字形發展,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深入。”

也許正是這樣,海嘉的孩子們才總是充滿自信,在海嘉的課堂上,老師只是作為一個引領者,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課堂上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也會獲得老師的肯定。

而在天津惠靈頓學校,也非常注重鼓勵學生和支援學生。

獲得牛津大學錄取的畢業生Eric在談到學校在他的教育歷程中的角色時說,學校將學生置於中心,課堂規模小而引人入勝,引發學生參與真正的辯論和對話。這種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考慮問題,而老師也會不斷地支援和鼓勵他們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Eric還進一步解釋說,老師們總是鼓勵他為那些自認為超出能力範圍的事情而努力,並盡最大所能幫助他,包括為他研究的專案提供所需的資源。

也正是老師們的鼓勵和支援,促成了Eric的成功。

小結

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博士說:受到鼓勵的孩子在生活中更有自信,在遇到困難時如果努力嘗試,他們也會認為自己會做的更好。

而且受到鼓勵或真誠讚美的孩子也更有韌性。因為他們專注於自己的努力,並且相信他們可以透過決心或學習來改變自己的處境,所以他們並沒有因為遭受逆境而有所動搖。

然而,對於孩子的鼓勵和讚揚並不是一味的放縱和沒有原則,我們應該運用科學的、適當的方法來鼓勵每一位孩子,掌握最佳的方式,讓孩子健康的成長。

參考資料:

德國職業教育與中國職業教育特點比較https://www.xzbu.com/9/view-9266036.htm

13
  • 3本作者大大最好的一本小說,劇情讓人拍手叫好,連看三遍也不膩
  • 99年崩牙駒突然入獄,其實並非霍英東提點他,而是因為被人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