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法案有沒有用?
今天想跟朋友們瞎扯點東西。
瞎扯什麼內容呢?就是美國的亞利桑那州前幾天正式通過了一個法案,法案的主題是:允許企業主選擇性執行強制配口罩的規定。
這是什麼意思?
就是美國新任老大拜登在上臺的當天就簽署了17個法案,其中第1個法案就是強制佩戴口罩。但這個國家比較奇葩,總統簽署的法案,地方可以不執行。
比如3月2日美國德克薩斯州就宣佈取消口罩強制令。截止到那一天,美國已經有12個州取消了口罩強制令,或者從來就沒有執行過口罩強制令。
現在亞利桑那州也正式透過法案,決定企業可以選擇性執行口罩強制令。
一個法案,被選擇性執行,也就是可以執行,可以不執行,實際上就是讓法案成為一張廢紙。
這樣的人也能當選議員啊?不過,這不是我今天要跟朋友們扯的主要內容。
我今天想扯的主要內容是他們在透過法案的時候,有一個眾議員叫約瑟夫·查普利克發表的演講內容,這個人也是推動這個法案透過的主要人物。
要說這個叫約瑟夫·查普利克的眾議員還真聰明,也真敢說。
美國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已經名列前茅,病毒到處跑,這個眾議員硬是講了個道理出來:“艾滋病爆發的時候都沒有要求佩戴口罩,因此新冠疫情期間也不需要戴口罩……”
他還說:“我們上世紀80年代聽說HIV病毒透過讓人們感染艾滋病將導致全球滅亡,但當時都沒有要求戴口罩。”
這個意思歸納起來說就是,把新冠肺炎和艾滋病相對比,艾滋病那麼可怕,都沒有要求戴口罩,新冠肺炎為什麼要戴口罩呢?
你們有沒有笑出聲?
我們先來簡單理解一下,艾滋病和新冠肺炎雖然都是傳染病,但是有很大不同。
艾滋病是透過性和血液傳播,也就是說,你只要沒有跟艾滋病人有性行為的接觸,或者血液方面的接觸,你就不會得艾滋病。
可是新冠肺炎不一樣,新冠肺炎是透過飛沫傳播,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透過唾沫星子傳播,所以在一起說話的時候,別人噴出來的唾沫星子裡面帶的病毒,就有可能被你吸進去,所以防控新冠肺炎需要戴口罩。
但是,防控艾滋病就不需要戴口罩了。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有一年多了,關於戴不戴口罩,這屬於常識中的常識。
可是美國的堂堂的議員竟然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的區別都沒搞清楚,也難怪有人在網上質疑說:“這樣的人也能當選議員啊?”
有沒有一點基本的科學常識?
雖然政客不一定是科學家,也不一定是非常專業的人士,但是最基本的科學常識應該要有吧?這是一名政客的基本要素和必備技能。
美國政客言論的特殊性今天,我並不想在這裡諷刺他“沒文化”,因為沒必要,浪費時間。
我今天想跟朋友們一起把這件事情往深處和往背後再扯一扯。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政客的言論有什麼特點,尤其是他跟老百姓說話有什麼不同。
我們一般認為,老百姓說話,說過撂過,不怎麼過腦。說到底就是不嚴謹,不認真,想到哪兒說到哪兒,張口就來,說完就忘。
這是因為老百姓大多數的說話場景是在日常生活中,是跟自己的熟人隨口說說,只要不惡意散佈社會謠言,也就沒有必要那麼較真兒。
但政客說話就不同了,我們通常說政客說話,都是指政客在公共的和正式場合說話,既然是在正式的和公共的場合說話,那自然是要三思而後說,想好了再說。
因為政客們在公共和正式的場合說話,有很多人在聽。如果他說的話老百姓不贊成,可能就會影響他的光輝形象——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會影響他當官。
所以他們不能亂說。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他說話一定要講老百姓喜歡聽的話說呢?我認為至少在美國是沒有這個必要的。
我把美國的民主稱之為“51%的民主”。也就是政客們說話所要追求的目標是隻要有51%的人贊成就OK了,至於有另外49%的人反對他無所謂。
想當總統也好,想透過一個法案也好,不需要100%的人贊成,也不需要90%的人贊成,也不需要80、70、60%的人贊成,只需要有51%的人贊成就可以了。
所以我們發現,美國政客很多時候說話根本不照顧反對者的意見,因為49%的反對者在他眼中都不是事兒。
歸納美國的民主就是,美國的政客講話,他不擔心有人反對他甚至不擔心有很多人反對,他只關注有人贊成就可以了。
反過來說,美國政客講話不怕有人反對,就怕沒有人贊成。
歸根結底一句話,美國政客講話一定是事先想好了,相信有人贊成,他才會說。
這樣說來就很簡單了,政客說的話一定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而是一群人的意思。
所以,我們在看美國政客們講話的時候,不管他發出怎麼樣的奇談怪論,都千萬不要以為那只是他個人的言論,他一定是代表了一群人的思想。
這是我們分析美國政客言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
美國在科技領域存在貧富差距按照剛才的邏輯,亞利桑那州眾議員在州議會表決法案時,說出“預防艾滋病不戴口罩,所以預防新冠肺炎也不戴口罩”這樣缺乏基本科學常識的話,意味著在美國普通民眾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也這樣想。
不僅在普通民眾當中有相當的人這樣想,在他們的官僚體系裡面,也有相當人數的政客也這麼想。
這是根據邏輯推理出來的結果,實際上也是這樣,因為這個法案在這個眾議員發表這個講話之後,以31票贊成對28票反對被通過了。
這充分說明了亞利桑那州眾議員約瑟夫·查普利克的毫無科學常識的講話,在美國的民眾和精英層面都很有市場。
通俗地說就是,美國的上上下下,都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艾滋病傳染的途徑和新冠肺炎傳染的途徑的不同。
這讓美國這個號稱是全世界公認的頭號科技強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立和矛盾。
我們常說美國的貧富差距比較嚴重,一方面美國的GDP總量全世界第一,人均GDP6.3萬美元,排名世界前10位。
但另一方面,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去年7月21日釋出的資料,美國有大約3,000萬人面臨食物短缺的問題。
什麼叫食物短缺?用中國人的話來說叫做吃不上飯,或者叫吃不飽飯。
3,000萬人是個什麼概念?是美國人口的大約1/10——這也就是說,美國有大約1/10的人吃不上飯,或者吃不飽飯。由此可見,美國的貧富差距有多麼嚴重。
這是經濟上的貧富差距,而我今天要說的,是根據亞利桑那州眾議員約瑟夫·查普利克的這番言論分析過後,發現美國在科技領域的貧富差距也非常嚴重。
科技貧富差距過大會導致什麼後果有的朋友可能會認為,發展高科技是科學家們的事,普通老百姓,還有政客,懂不懂科技不重要。
但我認為,發展科技是全社會的事,因為氛圍很重要。
有了氛圍才會形成有千軍萬馬,百舸爭流,才會形成整體上的良好態勢。沒有氛圍,只會是少數人孤軍奮戰,不能改變總體格局。
舉個例子:
預防新冠肺炎需要戴口罩,這不是什麼高科技,但也是科學範疇的事。
我們都知道,美國人戴口罩的事做得不徹底,是他們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重要原因。
他們為什麼不好好戴口罩呢?無非也就是他們很多人沒有基本的科學常識,認識不到戴口罩的好處,就連政治精英層面都不能夠在這個問題上形成一致意見,所以疫情防控一塌糊塗。
美國人口不足世界總人口的5%,但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卻超過全球總數的25%,死亡病例數佔全球總數的接近20%,超過50萬美國人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失去了生命。
由此看來,科技這樣一個高大上的玩意兒,其實也跟全社會每一個人的科學素養息息相關。
當一個國家有太多人的科學素養太低的時候,不管是科學研究,還是研究出來的科技在實踐當中的應用,都會大打折扣。
由此看來,約瑟夫·查普利克的一番缺乏科學常識的講話,透露出美國在接下來的科技競爭當中的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美國社會在科技領域的貧富差距特別嚴重,這必然嚴重影響他們的科技發展速度。
那麼,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答案是很簡單的,這意味著:美國在科技領域可能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強大。
正所謂:“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好了,今天就扯到這裡了。